为什么很多车取消备胎?车企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这个原因
爆胎时摸不到备胎?这波操作车企早算准了!
老王上周开新车去郊游,右前轮扎了个钉子,翻遍后备箱只找到补胎液和充气泵,最后花了200块叫拖车。
这场景要是搁90年代,老司机们早就抄起备胎自己换了。
现在的新车为啥集体“阉割”备胎?真不是车企抠门,而是时代变了——
1. 减重狂魔的续航执念
新能源车对重量敏感得像电子秤上的超模。
一个全尺寸备胎加工具将近40斤,背着它跑得多耗3%的电。
工程师们实测发现,拆掉备胎能多跑十几公里续航,这数据比塞个十年用一次的备胎划算多了。
油车时代备胎藏后备箱底板下,现在掀开全是电池包。
某新势力拆解图显示,底盘电池模组直接顶到后悬挂,硬塞备胎得砍电池容量,这买卖厂家打死不干。
2. 防爆胎+云端救援双保险
现在20万以上的电车基本标配自修复轮胎,扎个钉子胶质层自动封口。
就算真爆胎了,加厚侧壁的防爆胎能撑到80公里时速跑到维修站,比普通人哆哆嗦嗦换备胎快多了。
厂家比你还怕你被困住。
买电车送的道路救援不是摆设,后台检测到胎压异常直接派单。
有车主在戈壁滩爆胎,救援队两小时带着同款胎杀到,比自个儿折腾备胎靠谱十倍。
3. 备胎早成“工业时代的瑞士军刀”
国内机动车备胎使用率最高才7%,包括商用车。
普通人爆胎第一反应是打保险公司电话,很多人连备胎藏哪都不知道。
车企砍掉备胎能省单车几百块成本,年产百万辆就是几个小目标。
后备箱空间还因此变大,车主拍手叫好。
新能源时代连门把手都要做成隐藏式减风阻,备胎这种低频使用的“甜蜜负担”,注定要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你会为没有备胎的车买单吗?
评论区聊聊:你上次用备胎是哪年?要是现在买车,补胎液救援服务和全尺寸备胎三选一,你站哪边?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