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近出台了一项新规定,针对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依托平台工作的劳动者提供保障。从今年 9 月 1 日起,新职业的劳动者将获得更具体的权益支持。
在保险方面,以往不少从业者缺乏社保,现在有了新的安排。
如果平台与劳动者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就需要为其缴纳社保;
即便未签订合同,平台也得为劳动者办理补充工伤保险,或者购买商业保险。
安徽省通过创新实施社保 “数据找人计划”,支持从业者在省内自主选择参保地和缴费档次,同时积极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截至 5 月底,全省已有 1.23 万户用人单位、超 43 万名劳动者纳入补充工伤保险体系,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
若遇到突发情况,新规也有相应考虑。对于因突发事件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困难的劳动者,会提供临时救助。在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下,平台需通过语音提示、暂停派单等方式,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于维权,以往存在 “凡投诉即扣钱” 的情况,现在有所改变。平台要建立劳动者申诉机制,确保线上线下沟通渠道畅通,申诉能得到及时处理。同时,会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建立恶意投诉甄别机制,避免劳动者因不实投诉遭受损失。
全省已建成 138 家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这些中心整合了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能高效化解矛盾,让劳动者维权更便捷。此外,有条件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等,会为这些劳动者提供上门服务、交通工具临时停放等便利。
在算法管理和报酬分配上,新规要求平台企业等在制定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时,听取工会或劳动者代表的意见。
针对 “抽成不透明”“分配不合理” 等问题,明确企业要合理设置抽成比例,按时足额支付报酬。在恶劣天气、夜间等特殊情形下工作的劳动者,可能会获得适当的报酬增加。同时,企业要科学设定工作量,避免劳动强度过大。
总的来说,这项新规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作出了规定,有助于让这些劳动者在工作时更有保障,减少后顾之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