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汽车集团能做到像长安这样,把一场媒体沟通会开得像是一场“技术春晚”。2025年7月30日,重庆,一群媒体人见证了长安汽车集团的首场媒体沟通会。这是一场名为沟通的会议,实则更像一次高调的“展技”——长安把智能化这道招牌菜端上桌,高调宣称:我们要跑步进入智能化新赛道。
中国的汽车行业,说是“卷”得天昏地暗不为过。有的企业号称要把飞行汽车造出来,有的则“智能”二字喊得比春晚小品台词还响。但有趣的是,轮到长安发言时,他们倒没一味堆砌概念词汇,而是把“智能化平台落地”“自动驾驶商业化”和“用户体验升级”这些实打实的内容,作为核心方向摆在明面。比起空谈未来,他们更像是把实验室的宠儿——“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领出来,摆上了前线战场。
作为集团的三大智能平台,“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或许听起来颇具未来感,像是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名词。实际上,这些平台的首轮车型搭载早就完成,覆盖了启源Q07、深蓝G318、阿维塔11/12等主销产品。换句话说,这不是PPT幻灯片,而是街头巷尾已经可以买到能摸到的车。对“智能泊车”“自动变道”“语音控制”这些功能,用户正用实际点击和喊话次数,组成最好的销量曲线。
这里有个细节值得玩味:一般汽车公司的发布,重点往往是“我们明年要量产多少辆”,而长安这次给的信号更像是,“我们内部已经赛跑,谁的功能更好用户说了算”。高频使用的数据反馈,逼得后端团队不得不成天琢磨,“怎么让语音助手分清楚驾驶员和八卦女友的对话”“如何让自动变道不再被‘马路三宝’干扰”。这一切的动力,不是天边的理想,而是地上的绩效——你用得多,我们优化得更快。
至于阿维塔今年四季度的智驾辅助系统升级,深蓝的多场景互联功能,启源的智能节能系统优化,这种分头狂奔的态势,让人分不清这是一个公司,还是一群创业公司打群架。不怕竞争,反而拿“自家人内卷”做动力——这场面,多少让人觉得长安比行业卷得更优雅。
长安在会上又抛出一记重磅——技术统一协同、平台标准制定。意思很简单:不是让每个分公司各自为政,而是“集团级”统一发力。家族企业的温情和军团作战的效率并存,这背后恐怕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可达成,而更多依赖技术兼容和价值认同。如果技术能实现平台标准化,那么无论是智能泊车、自动驾驶、还是个性化语音交互,一旦在A车型解决了问题,B车型照单全收。这种效率,想不快都难。
很多企业喜欢在宣传里说“让中国汽车走向世界”,但往往说得多,做得少。长安汽车这次则更像是悄悄地把地基打牢,每一项智能技术的“课代表”都已落地生根。他们要的是用扎实的智能制造和标准化平台,推动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往前跑,而不是拉着所有人一起喝“智能”鸡汤。
当然,没人敢保证智能化的路上不会跌倒摔跤。长安的做法,无非是给了整个行业一种新的思路——把遥远的未来分解成今天就能实现的动作,然后持续用迭代推进梦想成真。至于市场会不会买账?那得让每一位坐进车里尝试语音交互、体验一次“无感变道”、感受那份从琐碎生活中解放出来的小确幸时,心里打分。
最后,这场沟通会其实不只是媒体人的新年钟声,更是给汽车行业同行的一记闷棍:光说不练,智能都是嘴上的;落到地上,智能才是真的。长安这一次,不问山有多高,只管脚下路有多坚实。这种务实比聪明,有时候更重要。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