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爆款,亮相欧洲?问界M589首次海外展出,出席慕尼黑车展

朋友们,听说问界这次跑到德国慕尼黑车展搞了个大动静,带去了M5、M8、M9三款主力车型,这可是它们头一回在海外正式亮相! 我翻了不少资料,也跟几位关注欧洲市场的车友聊了聊,大家都挺好奇:这几台在国内卖得火热的“智能电动车”,到底能不能打动欧洲消费者?

我先聊聊问界M9吧。 这台车定位是“全景智慧旗舰SUV”,名字听着就挺霸气。 它用了一个叫“鲲鹏展翼”的设计理念,车身长5230mm,轴距3110mm,站在那气场就很足。 最吸引我的是那套华为双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不仅能照明,还能投影文字、图案甚至动画,晚上开车门的时候估计科技感直接拉满。 我想象了一下,假如一家人出去露营,用它投个一百英寸的电影在帐篷上,不就是个移动露天影院吗?

再说说问界M8,这台车明显冲着家庭用户来的。 5座、6座两种布局,车长5190mm,轴距3105mm,空间方面没啥可挑剔的。 它也搭载了HUAWEI XPIXEL投影大灯,支持100英寸巨幕投影——带娃出门的时候,应该能省下不少哄孩子的功夫。 我个人觉得,对于多人口家庭来说,M8的灵活空间和娱乐功能可能会是个很大的吸引力。

国货爆款,亮相欧洲?问界M589首次海外展出,出席慕尼黑车展-有驾

至于问界新M5 Ultra,虽然尺寸稍小一些,属于中型SUV,但智驾硬件一点没含糊。 它用了192线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还引入了AEB全向防碰撞和eAES自动紧急转向。 这些功能在城市拥堵路段或者高速长途时,应该能大幅减轻驾驶压力。 我也注意到,它在欧洲特别强调了智能驾驶辅助的本土化验证——这点挺重要,毕竟不同国家的交通环境、法规习惯都不太一样。

聊到本土化,问界这次明显是做足了功课。 比如针对中东市场(阿联酋是第一站),他们的智慧座舱支持中文、英文、阿拉伯语三语交互,还接入了当地数字生态。 整车硬件也针对高温、多沙等环境做了强化。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中国品牌不再是简单把车卖出去,而是真正在研究当地人的使用习惯了。

国货爆款,亮相欧洲?问界M589首次海外展出,出席慕尼黑车展-有驾

动力系统方面,赛力斯第五代超级增程动力总成也在慕尼黑车展上海外首秀了。 它基于“赛翼(C2E)增程架构”和“RoboREX智能控制技术”,官方说做到了高性能、高效率、高集成、轻量化和超静音。 虽然没有实际试驾过,但根据我国内开过增程版问界的朋友反馈,这类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兼顾纯电平顺性和燃油车的补能便利性,尤其适合充电设施还没那么完善的地区。

国货爆款,亮相欧洲?问界M589首次海外展出,出席慕尼黑车展-有驾

智能化一直是问界的强项。 海外版M9也会搭载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系统,支持多模态交互和全场景自动驾驶。 我在想,假如以后真能实现全程智能导航、自动超车、精准泊车,那开车可就真变成一种享受了。

有意思的是,德国观众对中国电动车的反馈相当积极。 有不少人试驾后表示,中国车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和辅助驾驶方面的体验,已经超越了很多欧洲传统品牌。 一位慕尼黑本地人说“新鲜感正在变成信任感”——这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 你看,咱们国产车这几年进步是真快,不光卷价格,更在卷技术、卷体验。

说到使用场景,我问了一位在国内开问界M7的朋友(虽然M7没去欧洲,但智能系统相似),他最喜欢的是城区通勤时的自动跟车和遥控泊车功能。 他说现在每天上下班堵车都不焦虑了,车子自己就能跟车、转弯、刹停。 而周末带家人出去,孩子一上车就看动画片,安静得很。 如果问界M8/M9在欧洲也能做到这种体验,那的确很有竞争力。

当然啦,欧洲市场可不是那么容易进的。 消费者看重品牌历史、驾驶质感、安全性,还有售后服务的便利性。 问界虽然在国内卖得不错,但在欧洲才刚起步。 它能不能真正站稳脚跟,还得看后续交付口碑、服务网络建设和长期可靠性。

不过从这次慕尼黑车展的表现来看,中国智能电动车已经不再是“陪跑者”了。 它们有更超前的智能功能、更贴合用户场景的设计,以及快速迭代的技术能力。 这种“科技平权”的趋势,可能真的会重塑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怎么样朋友们,你看好问界在欧洲的发展吗? 如果M9或者M8引进到你所在的国家,你会考虑试驾甚至入手吗? 这样的国产智能车,你觉得它到底香不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