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用一个灯告诉你:电车的终局不是技术,是玄学

问界给老款M9加个灯这事儿,讲真,看着平平无奇,但实际上是把同行往绝路上又推了一把。

你以为这是个简单的硬件升级?错了。这根本就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个玄学问题。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存量竞争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生存战。所有车企都陷入了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核心就是比谁对用户更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不像是在卖车,像是在修仙渡劫,生怕信徒们的信仰有一丝动摇。

你看,别的品牌还在纠结下一代平台要不要兼容老车型,问界不装了,摊牌了,直接用行动告诉你:什么新老款,在我这里,只有“自己人”。这次给老M9升级小蓝灯,不是简单的“常用常新”,这是直接给你来了一手“血脉飞升”。别人家老车主还在群里骂娘,问界车主已经开始考虑渡劫之后去哪个天界当公务员了。这就叫格局,典中典。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品品,是不是内味儿一下就出来了?

那个小蓝灯,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安全?是是是,你说的都对,官方通稿也是这么写的,给其他交通参与者一个直观的系统状态反馈,提升安心感,666。但它更像是一个帮派的图腾,一个移动的“自己人”标识。它在马路上无声地宣告:看到没,我开智驾了,而且我的厂家还惦记着我这个老baby。你呢?你家的厂家是不是已经把你忘了?

问界用一个灯告诉你:电车的终局不是技术,是玄学-有驾

这种心理上的降维打击,比任何广告都好使。最好的营销,就是让你的用户自发地产生优越感。

讲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对这种事儿感触特别深。我的第一台电车,买回来第二年,车机卡得像是我姥姥家的算盘,厂家理都不理。那种被抛弃的感觉,就像你刚办了健身房的年卡,第二天健身房就带着你的钱跟小姨子跑了。扎心不?我靠,凭什么!所以,当问界搞出这种“背刺自己未来”的操作时,它其实是在给所有老用户喂定心丸。这颗定心丸,比什么800V、激光雷达都管用。

问界用一个灯告诉你:电车的终局不是技术,是玄学-有驾

因为买车到最后,尤其是在这个价位,买的根本不是参数,是一种“被在乎”的感觉。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从竞争的角度看,问界这手更是阴狠。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问界这种行为就是连桌子上的蜡案都没放过。它直接把竞争从产品力维度,拖入了“用户关系维护”的无底洞。这就好比武林大会,大家都在比谁的内力深厚、招式精妙,问界突然掏出一本《葵花宝典》,说我们不比武功了,我们比谁对自己人更好。

这就让友商很难受了。跟不跟?跟,成本谁来出?老车型设计的时候就没留接口,怎么加?不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用户心态爆了,天天在论坛里问候你全家。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别小看这个灯,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看着不起眼,扔到市场的汪洋大海里,瞬间就能膨胀成一个巨大的叙事。这个叙事的核心,就是解构所谓的“技术崇拜”。

我们总觉得智能驾驶的核心是算力、是算法、是激光雷达。但问界用一个灯告诉你,错了,智能驾驶的成败,关键在于如何与这个世界上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沟通。比如,一个横穿马路的老头乐。你算法再牛逼,能算到大爷今天出门是左脚先迈的吗?不能。但一个亮瞎眼的小蓝灯,能让大爷下意识地离你远点。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这玩意的终极奥义,是让那些还在路上横冲直撞的移动路障,都知道这辆车里坐着一个“氪金玩家”,离远点。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诚不我欺。

问界用一个灯告诉你:电车的终局不是技术,是玄学-有驾

说白了,加个灯,成本能有多少?但它带来的情绪价值,那可是核弹级别的。有时候打败魔法的,就是另一个更不讲理的魔法,或者说,一个看起来很蠢的物理外挂。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好像也涨价了,万物皆可升级,就是钱包不行。

当用户看到自己的爱车焕新升级,那种“被持续重视”的满足感,会直接转化为对品牌近乎宗教的信仰。这种情感价值的积累,正在给问界的品牌信仰,套上了一层刀枪不入的“金钟罩铁布衫”。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问界现在做的,就是给自己的品牌疯狂注入这种“玄学”价值。

所以,别再分析什么市场数据、交付量了。当一个品牌开始不务正业,把重心从“卖车”转移到“养蛊”,哦不,“养用户”的时候,它就已经跳出了常规的竞争逻辑。它在第五层,而很多同行还在地下室找电梯。

问界用一个灯告诉你:电车的终局不是技术,是玄学-有驾

那抹在夜色中亮起的蓝色光芒,它照亮的不是前行的路,而是友商们哭晕过去的脸。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真的,同行看了也得傻。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