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碳足迹互认,车企出海添翼!

导语: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化浪潮,动力电池的碳足迹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欧盟等国家已开始制定相关法规,要求动力电池产品提供碳足迹报告,这无疑为中国车企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近日,中欧汽车碳足迹互认机制取得重要进展,为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欧碳足迹互认,车企出海添翼!-有驾

什么是碳足迹互认?

碳足迹互认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结果进行认可和接受,从而避免重复计算和核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绿色贸易效率。

中欧碳足迹互认取得突破!

近日,由中欧互认工作组出品的《中欧汽车碳足迹核算、核查与互认指南v1.0》正式上线。该指南是全球首个聚焦中欧互认的系统性技术文件,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算多认”机制,涵盖从方法学对接、数据互信到核查程序等完整流程,打通了绿色贸易中的“数据壁垒”。

中欧碳足迹互认,车企出海添翼!-有驾

指南的亮点:

中欧双方共同认可:指南明确了中欧在方法学、数据库、核查流程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衔接路径,为跨境碳数据采信提供了标准化依据。

“一算多认”机制:企业可通过一次评估,满足中欧多区域合规要求,显著提高出海效率与可信度。

中欧碳足迹互认,车企出海添翼!-有驾

首批车型落地:首张证书已于今年6月在西班牙颁发给奇瑞的一款车型,标志着实车互认机制正式落地。

对车企的影响:

降低成本:企业无需为不同市场重复编制碳足迹报告和反复接受审核,降低合规成本。

提高效率:一次评估即可满足多区域合规要求,提高出海效率。

中欧碳足迹互认,车企出海添翼!-有驾

增强竞争力:获得中欧机构双方共同认可的“互认证书”,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未来展望:

中汽碳计划下半年启动中欧电池碳足迹互认工作,未来电池出海若能基于该机制建立中欧互认标准,企业可一次建模,多地适用,进一步提升绿色合规能力与成本控制力。

中欧碳足迹互认,车企出海添翼!-有驾

对中国车企的建议:

关注法规动态:持续关注欧盟及其成员国相关法规动态,及时优化自身碳管理工作。

加快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对排放数据、法规动态与风险点的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提升跨国运营下的响应效率和合规透明度。

中欧碳足迹互认,车企出海添翼!-有驾

结语:

中欧汽车碳足迹互认机制的建立,为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车企应积极拥抱绿色低碳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占据有利地位。

#新车预报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