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L90上市,前备仓已被拼夕夕版复刻

乐道L90上市才10天,前备箱设计就被零跑“拼多多”版1:1复刻!

当乐道L90带着它那个能塞下6人10箱行李、号称重新定义了电车前舱用途的240升超大前备箱,在聚光灯下收获无数惊叹时,谁也没想到,一场赤裸裸的“神复制”大戏已经火速上演。

乐道L90上市,前备仓已被拼夕夕版复刻-有驾

上市仅仅过去10天,甚至许多潜在车主还在研究乐道L90的配置单,一组来自零跑全新SUV车型D21的低伪装谍照就全网刷屏了。 让所有汽车圈内人惊掉下巴的是,这辆D21的前舱盖下,竟然装着一个与乐道L90前备箱几乎一模一样的“孪生兄弟”! 开口巨大、离地超低、地台平整得就像照搬了图纸。 这哪里是灵感碰撞? 简直是像素级复刻!

乐道L90上市,前备仓已被拼夕夕版复刻-有驾

这种速度不是“学习”,是“瞬移”! 零跑用实际产品诠释了什么叫“拼多多爆款逻辑”:管你是不是首创,只要你做出了爆款卖点,我就能以“快准狠”的方式,用你想象不到的工程效率,把核心功能1:1搬过来,成为市场上更早出现、或者价格更狠的那个“搬运工”。 乐道L90费心打造的“前备箱革命”,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被零跑用Leap 3.0自研架构玩出的“闪电战”打了个措手不及。

谍照上的D21前舱结构清晰得无须任何想象。 与乐道L90标志性的低矮、宽大开口如出一辙,机盖抬起的瞬间,视觉焦点完全被那个深邃规整的储物空间占据。 目测尺寸惊人,与L90强调的240升容量所呈现的效果高度吻合。

乐道L90上市,前备仓已被拼夕夕版复刻-有驾

这并非简单的“储物盒变大”。 关键在于对前舱空间利用逻辑的彻底颠覆。 传统电车受限于三电布局,前舱常常是“有空间也无力”的象征,顶多塞个充电包。 L90通过创新的整车工程布局,硬是把这里变成了足以匹敌尾箱实用性的大件行李区,其“前备箱”宣传的核心在于“6人10箱”这个具象化的场景承诺。

乐道L90上市,前备仓已被拼夕夕版复刻-有驾

零跑D21曝光的前舱结构,几乎完美复现了这种实用主义内核:极低的舱底离地高度方便重物取放,内部平整无凸起的地台,保证了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这不是简单的造型模仿,更像是从结构设计、工程方案到功能目标都精准对标的“产品逻辑复刻”。 零跑似乎没兴趣在外观差异上打转,直奔解决用户“装得多、拿得轻松”的核心痛点而来。

乐道L90的发布会尚在行业讨论的余热中,算算时间,大概也就10天多点,零跑D21带着这个复刻版“大前备箱”的谍照就毫不客气地甩了出来。 这个效率快得让同行脊背发凉。 对大多数车企而言,一个全新设计从概念到实物落地,往往伴随着漫长的平台开发、测试和验证周期。 即便是想“借鉴”一个成功设计,也没法跳过年复一年的研发流程。

乐道L90上市,前备仓已被拼夕夕版复刻-有驾

零跑这次的操作清晰表明:在Leap 3.0全栈自研架构支撑下,其所谓的“平台级改造能力”并非虚言。 这种能力超越了个别功能模块的创新,它让零跑具备了惊人的“快速响应+精准复制”实力。 当别人还在等待新一代架构换血来集成新功能时,零跑已经能像搭积木一样,在现有体系内高效整合一个像L90前备箱这样对整车结构、线束布局、悬吊调校都有深度要求的复杂子系统。 这意味着,从结构件的重新设计、空间布局的彻底优化、到整车性能的匹配标定,零跑能在远低于行业预期的时间里完成闭环。

乐道L90上市,前备仓已被拼夕夕版复刻-有驾

“全栈自研”的光环在此刻被具象化了。 它并非玄乎的芯片或算法专利,而是转化为了“你想得到,我就能快速做到”的硬核工程落地实力。 自研能力的厚度,直接化作了零跑在产品迭代赛道上令人心惊的加速度。 零跑展现的核心并非做“第一个发明者”的决心,而是成为“第一个(甚至可能是唯一一个)能把领先设计迅速大规模量产并做得可能更彻底”的玩家。 效率,就是最犀利的竞争武器。

回头看乐道品牌,背靠蔚来母体的资源和庞大供应链体系是其立足的根本优势。 它诞生之初就带着成熟的研发路径和完善的零部件配套,旨在用家族积累打造一款符合“智能家庭大件”定位的爆品。

乐道L90上市,前备仓已被拼夕夕版复刻-有驾

零跑则画风截然不同。 尤其在去年底试图借力华为实现技术飞跃未果后,这个品牌果断选择了“单飞突围”。 它的筹码,就是多年磨砺积累下的底层工程开发能力以及对成本控制极限的挑战精神。 没有超长供应链的臃肿,零跑必须更敏锐、更敏捷。

乐道L90上市,前备仓已被拼夕夕版复刻-有驾

乐道用经验与体系保证了一个惊艳产品的稳定诞生;零跑则依靠其工程团队对产品的深刻理解和自研架构赋予的“模块化组装”能力,上演了一出闪电般的“拿来主义”升级。 当乐道还在向市场证明L90的“场景化创新”价值时,零跑已经用D21的谍照宣告:同样的场景解决方案,我能更快、成本可能更低地推到用户面前。 这几乎就是“拼多多模式”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上演:不需要做概念的缔造者,专注于做爆款功能的优秀复刻者和高性价比交付者。

乐道L90前脚在台上用那个巨大前备箱引爆媒体镜头和市场关注,成为三排SUV实用性的新标杆,零跑D21后脚就用一个几乎同款的前舱设计狠狠搅局。 这绝不是市场后来者的常规“致敬”,更像是一次精准的战术切入,直插乐道尚未稳固的“腹地”。

乐道L90上市,前备仓已被拼夕夕版复刻-有驾

这个爆款设计的价值,被零跑以近乎“抄作业”的速度复刻,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压缩了乐道L90依靠这一创新点享受“独一无二”红利的时间窗口。 既然功能都一样,市场下一步的竞争焦点会被谁主导?

乐道L90上市,前备仓已被拼夕夕版复刻-有驾

谍照中的D21,后悬架的形态透露出。 根据现有Leap 3.0平台车型的结构布局,D21为实现与L90同等规格的超大前备箱,工程师需要对后悬架布置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无论是调低后电机位置或重新设计悬架结构)。 这意味着零跑的确不是在现有车型上“硬塞”,而是在平台层面进行了适配性改造,证明了其架构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这场速度竞赛的终局悬念被清晰抛向市场:乐道和零跑,谁能更快地、更大量地把配备了“6人10箱”级超大前备箱的真车送到用户的车库里? 对于追求功能性、实用性和成本的消费者而言,“场景化大前备箱”这个强刚需卖点,已经不再是乐道的独家王牌。 当功能体验被高度同质化之后,价格和交付效率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手牌。

乐道将L90定位为“智能家庭新大件”,倾注了品质、技术和家庭场景理念。 然而,零跑D21的快速“复刻”,如同将这一概念迅速拉入“拼多多爆款”的逻辑轨道,不纠结于是否原创,重点在于用最快的速度、最可能的低价位,把一个已被市场验证的“爆点”功能转化为实际销售力。 D21的出现,从一开始就跳过了“概念培育期”,直接瞄准了L90试图建立的场景优势腹地,意图在相同功能卖点上开启贴身肉搏。 这不仅仅是产品发布的接力,更是一场市场认知的争夺战:当消费者看到两款车都能解决“三排满员、行李超多”这个核心痛点时,选择天平会向谁倾斜? 答案可能落在更早的提车日期,或者更具杀伤力的价格标签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