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的高速上,老李的手突然僵住了。
原本握着方向盘的掌心传来一阵诡异的松动,他下意识往右转避让货车,方向盘却像断了线的风筝空转半圈,车头依旧直勾勾往护栏冲。副驾上的老伴尖叫着抓住扶手,老李浑身冷汗直冒,猛踩刹车的同时用尽全身力气扳动方向盘,轮胎摩擦地面的刺耳声响划破车流,车最终斜着停在应急车道,后轮离护栏只差半米。😱
“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就觉得方向盘跟车不是一套的。” 事后老李蹲在应急车道边抽烟,手还在发抖。这辆开了六年的 SUV 是他退休后买的,平时接送孙子、周末钓鱼全靠它,半个月前就发现方向盘有点不对劲 —— 打方向时总像卡着东西,回正的时候要多掰半圈,仪表盘却没亮任何故障灯。
“不就是点小间隙吗?老车都这样。” 老李当时没当回事,甚至觉得去修理厂肯定要被 “宰”。直到这次高速惊魂,他才后怕得一夜没睡。
隔天一早,老李把车开到常去的修车铺,老板张师傅蹲在方向盘下方拆护板,没两分钟就皱起了眉:“转向机里的齿条都磨出沟了,你这是硬生生把小毛病拖成了大问题。”
举升机升起时,老李才看清底盘下的猫腻:连接方向盘的转向拉杆球头锈迹斑斑,防尘套裂开道口子,里面的润滑脂早干成了硬块。“这东西就像门把手的合页,缺油磨损了不换,迟早卡死或松动。” 张师傅拿着新球头比划,“现在换套拉杆加转向机检修,也就八百来块。真等它彻底坏了,在路上失控撞了,那可不是小钱能解决的。”
这话让老李想起前阵子小区老王的遭遇。老王的车也是方向盘间隙变大,总说 “等有空再修”,结果上周接孙女放学时,过路口突然转向失灵,蹭到路边的电动车,赔了三千多不说,孙女还受了惊吓。“当时老王还嘴硬,说厂家该召回,结果 4S 店查了说不是批次问题,就是正常磨损没及时处理。”
正聊着,铺子里进来个年轻小伙,一进门就抱怨:“师傅,我这新能源车才开一年,方向盘怎么总跑偏?4S 店说没事,就给打了点胶。”
张师傅接过车钥匙一试,方向盘果然有明显虚位。“又是打胶糊弄事的。” 他往地上啐了口,“前阵子新闻里不就说吗,有的车企转向机进水出问题,给老车主换整机,新车主就只打胶应付。这玩意儿治标不治本,水汽进去照样坏,真出了事他们能负责?”
老李凑过去看,小伙的车底盘下果然有块新鲜的胶痕,边缘还溢着未干的黏合剂。“我这可是刚过保,4S 店说再出问题就得自费换转向机,要四千多。” 小伙挠着头叹气,“早知道当初发现跑偏就较真儿,不该听他们说‘正常现象’。”
张师傅一边给老李的车换零件,一边念叨:“你们总觉得方向盘能动就行,不知道这是保命的东西。转向系统只要有一点不对劲 —— 比如打方向时咯噔响、松手就跑偏、原地打方向有虚位 —— 就得立马检查。别信什么‘老车都这样’的鬼话,去年有个跑运输的,就是转向机故障翻了车,现在腿还没好利索。”
他从工具箱里翻出本维修记录,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个,去年冬天有个车主,方向盘间隙大了没修,零下几度的天,转向机冻住直接抱死,在高速上横过来了,幸好后面没车,不然命都没了。”
老李看着新换的拉杆球头,忽然想起前两个月带孙子去郊游,过弯道时方向盘突然 “卡壳” 一下,当时以为是路面颠簸,现在想起来后背直发凉。“那时候要是在山路上,后果不堪设想。”
下午取车时,老李特意试了段山路。方向盘变得紧实,以前过弯要来回修正的情况没了,握着方向盘的手也踏实多了。张师傅递过来瓶润滑脂:“以后每半年检查下防尘套,发现裂了就换,花几十块钱省大心。”
回家路上经过汽配城,老李瞥见有家店挂着 “转向系统专修” 的牌子,想起张师傅说的话:这方向盘就像人的腰,平时不疼不代表没事,等真疼起来就晚了。他掏出手机给老王发消息:“赶紧去修修你那方向盘,别等出事才后悔。”
夕阳把车影拉得很长,方向盘在手中转动的触感无比清晰。老李忽然觉得,这几百块花得值 —— 毕竟比起省钱,家人坐在车里的安全感才是最金贵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