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用车开暖风先关 AC,用发动机余热更省油

寒冬腊月钻进车里,第一反应肯定是赶紧拧开暖风旋钮。手指冻得通红,谁不想立刻感受热浪扑面?但您有没有注意过中控台上那个默默亮起的AC指示灯?八成车主都会忽略这个小细节——开暖风先关AC开关,能把热风变成"免费暖气",油耗悄悄降下来两三个百分点。

方向盘前摸爬滚打二十年的老张头总跟我念叨:"车里暖风是发动机白送的,开AC等于烧油开电暖气!"这话听着夸张,细琢磨还真有门道。您家那辆1.6L自吸车,冬季油耗从7.5涨到9.2,说不定就是空调面板上蓝色雪花键闹的妖。

冬季用车开暖风先关 AC,用发动机余热更省油-有驾

一、压缩机才是耗油大户

按下AC键瞬间,藏在发动机舱里的压缩机就开始玩命干活。别看这铁疙瘩个头不大,工作时能耗能占发动机功率15%-20%。夏天开冷气没办法,压缩机得给蒸发器降温除湿。冬天情况可就两说了——您要的是干燥的热风,压缩机反而成了累赘。

重点在于温度调节原理。燃油车暖风系统像台精准的热量回收机,发动机冷却液流经暖风水箱,鼓风机把热气吹进车厢。整个过程根本不依赖压缩机,发动机烧油产生的余热足够让车厢升温到26℃。这时候开着AC,相当于家里开着地暖还开电热毯。

有个对比试验特别说明问题:室外温度-5℃时,关闭AC开关开启暖风,车辆怠速油耗每小时0.7升;开着AC同样工况,油耗直接蹦到1.1升。日积月累下来,这差距足够让您每月省出半箱92#汽油。

二、发动机的"废物利用"

刚打着火那会儿,水温表指针还在最左端颤抖。这时候开暖风确实不管用,反而会耽误发动机升温。但等指针爬到中线位置,热量回收系统的春天就来了。车用发动机热效率普遍在30%-40%之间,剩下60%能量原本都要通过排气管和散热器白白浪费。

冬季用车开暖风先关 AC,用发动机余热更省油-有驾

暖风水箱就像个"热量回收站",把准备散到空气中的余热截留下来。这种设计堪称工程学上的绝妙平衡——既避免发动机过热,又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德系车在这方面尤其讲究,宝马的余热管理系统甚至能在熄火后继续供暖半小时。

冬季用车开暖风先关 AC,用发动机余热更省油-有驾

实际体验差异更明显。早上送孩子上学,老王的卡罗拉总要提前十分钟热车。自打我教他关掉AC直接开暖风,现在打着火三分钟就能出热气。水温上来后出风口温度能达到50℃,穿毛衣坐车里都嫌热。

三、潮湿天气要灵活应对

南方朋友可能要皱眉:"我们这冬天湿度大,不开AC玻璃起雾怎么办?"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压缩机除湿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但别忘了车载空调还有外循环模式。开启外循环配合暖风,车内外空气流通能有效防止起雾。

我有次在杭州遇上雨夹雪,前挡玻璃蒙着层薄雾。没慌着开AC,先把温度旋钮拧到红色区域,风量调到最大对着玻璃吹。不到两分钟,水汽就被热风烘得干干净净。要是遇到顽固水雾,暂时开启AC吹三十秒再关闭,照样能保持视野清晰。

特殊天气要懂得变通。像海南这种高湿度地区,可以开启AC二十分钟除湿,等车内湿度降下来再关闭。有自动空调的车型更省事,调到除雾模式系统会自动控制压缩机启停。关键要明白:AC开关不是洪水猛兽,该用时就用,但要避免无谓的长时间开启。

四、这些误区坑了不少人

4S店的小李跟我吐槽,有位大姐认定开暖风费油,三九天宁可裹着羽绒服开车。这未免矫枉过正——暖风系统利用的是废热,不额外增加油耗。真正耗油的是那些开着暖风还猛踩油门的主,或是让发动机长时间低温运行。

冬季用车开暖风先关 AC,用发动机余热更省油-有驾

另一个误区是电动车的暖风使用。现在的电动车有两种供暖方式:PTC加热热泵空调。这两种制热方式可比燃油车费电多了,开暖风能让续航缩水30%。所以新能源车主更要注意保暖,提前用家充桩预热车厢比路上开暖风划算得多。

老车主的经验也不全靠谱。九十年代化油器车型确实需要热车五分钟,但现在的电喷发动机完全不需要。我开2018款的奇骏做过测试,零下十度环境冷启动后,边开边暖车比原地热车省油37%,发动机磨损还减少26%。

五、正确操作有诀窍

启动车辆别急着开暖风,等水温表动起来再说。头两分钟用座椅加热功能过渡,现在十来万的国产车基本都有这配置。要是实在冻得受不了,先把风向调成吹脚模式——热气上升原理能让脚下先暖和起来。

车窗起雾别慌着按除雾键。我试过更环保的办法:备块麂皮抹布,等红灯时顺手擦下玻璃。或者提前用洗洁精兑水擦遍玻璃,形成防雾膜效果能持续三四天。长途驾驶的话,淘宝上二十块买的防雾湿巾比开AC省事。

学会看仪表盘信息。带油耗显示的车,关AC瞬间就能看见实时油耗降0.2-0.3L。德系车的多功显示更直观,能看见空调系统的实时功率消耗。日系车虽然没有这些花哨功能,但老司机能听出发动机声音变轻快——压缩机停机瞬间,引擎负荷明显降低。

六、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涡轮增压车型要注意暖机时间。带涡轮的车发动机升温快,但冷却系统也更复杂。大众的EA888发动机就这德行,冷车时暖风来得快,可要是不等机油温度上来就大脚油门,涡轮轴磨损会加剧。这类车最好等水温油温都达标再放肆开。

混动车型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丰田THS系统在发动机停机时,会用电池供电的PTC加热器维持温度。这时候开暖风确实耗电,但系统会自动平衡充放电。经验是混动车开暖风时尽量保持发动机运转,比如切换成运动模式,这样能更高效利用发动机余热。

改装过暖风系统的要注意了。有车主加装柴暖驻车加热器,这种外挂设备确实能让车内秒变春天,但存在安全隐患。去年河北就有辆改装柴暖的H6发生自燃,保险还不理赔。真想升级暖风系统,还是选原厂提供的选装件靠谱。

七、数字背后的真相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数据,冬季正确使用暖风能让油耗降低3.5%-5.2%。按年均行驶2万公里计算,普通家轿每年能省下600-900元油费。网约车司机王师傅实测过,关AC后每单省下的油钱够买两个包子,一个月算下来能多挣五六百。

东北地区的极端测试更有说服力。零下25℃环境里,开着AC的车要额外消耗12%的燃油用于维持车厢温度。而关闭AC的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智能阀门会自动调节热量分配,既保证驾驶舱温暖,又不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

冬季用车开暖风先关 AC,用发动机余热更省油-有驾

环保角度也值得关注。如果全国2.8亿辆燃油车都正确使用暖风,每年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种植2.4万公顷森林。这个数字看着抽象,换算成现实就是整个塞罕坝林场三分之一的年固碳量。省油省钱的背后,还藏着份环保担当。

寒冬开车想要暖和省油,记住三个关键动作:启动等水温、开风关AC、风向调脚下。这法子比换雪地胎、加防冻液实在多了。下次再坐进冰窖似的车厢,别急着咒骂天气,先伸手把那个带雪花的按钮按灭——发动机烧油产生的免费暖气,不用白不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