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新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农民“一脚泥水一身汗”的传统插秧方式正被更加智能、更有效率的现代化耕作方式取代。
眼下,水稻插秧进入关键时期。在汉台区武乡镇吴庄村谷有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正穿梭作业。
这台“农机能手”凭借精准定位和智能路径规划功能,以毫米级精度行进,自动完成直线插秧与精准掉头,秧苗交接行误差严格控制在3公分以内。与传统人工插秧相比,它不仅攻克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难题,还通过智能系统确保秧苗间距、插秧深度一致,为水稻后期生长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这台智能插秧机只需一人在机器上装填秧苗而无需驾驶员,作业人力从两人精简至一人,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
“往年插秧季,用工难、成本高。”合作社负责人王会国难掩喜悦,“今年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上岗,每天8小时能完成30至40亩插秧任务,效率远超传统方式,插秧质量也大幅提升!”
目前,汉台区水稻机插秧工作已全面铺开,预计6月初可完成14万余亩插秧任务。今年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较去年将提升2.5个百分点,每亩生产成本预计降低200元以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