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现在这些(非新国标)车型,8月31日之后就不能在店里摆放销售了,但会有缓冲时间供上牌。”7月30日,在上海市普陀区的一家电动自行车门店,销售人员指着店内的电动自行车向《中国经营报》记者直言,“这些天,好多人来换车。国家大力支持换车,现在还有国补。”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1辆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安全性能等问题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重点。2024年年底,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发布,共设定了两个实施时间,其中生产环节实施时间是2025年9月1日,销售环节实施时间是2025年12月1日。
对于即将实施的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世纪证券研报指出,随着新国标实施,大量不符合标准的存量车辆需更新换代,加之各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推动,将刺激市场需求。
新国标进入“倒计时”
7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电动自行车相关标准政策”新闻发布会,介绍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及《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目前,距离9月1日新标准正式实施仅剩1个月左右。但标准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多个环节同步推进。”
记者了解到,新国标在防火阻燃、塑料占比、防篡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动自行车企业也做好了相关的工作。绿源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绿源集团积极响应新国标的实施,认为新国标将推动电动自行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集团已针对防火阻燃、塑料占比、防篡改等方面的新要求进行产品线全面升级和技术革新,以确保产品符合更高的安全标准。”
“新国标是推动电动自行车产业安全升级、服务民生需求的关键部署,更是保障用户骑行安全的重要举措。作为行业头部企业,雅迪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落地相关要求,同时引领行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雅迪将新国标视为技术升级的契机和产品迭代的加速器。”雅迪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技术层面,新国标对防火阻燃、轻量化材料、防篡改等要求提升,随着新国标的实施,我们的产品在安全性、品质和用户体验方面也迈上了新台阶。”
对于产品新国标CCC认证的落地进展及生产线的改造,绿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已有2款车型行业首批通过新国标CCC认证,另有多款在认证过程中。生产线改造方面,目前已基本完成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预计在标准正式实施前能够全面达成生产要求。
雅迪相关负责人称:“目前,雅迪已获6款车型新国标CCC认证,另有21款车型处于申报流程;生产线改造采用分批切换策略,旧国标车生产正有序缩减,从8月中旬开始将停止生产旧国标车,全面切换为新国标产品的生产,9月份消费者可以在门店购买到新国标产品。”
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九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到:“新国标实施将催生更多创新机遇。公司凭借在外观设计与用户需求洞察方面的优势,未来产品将着重打造独特的体验价值与鲜明的产品标签,2026年规划推出的多款新品值得市场期待。”
经销商加速去库存
“目前店里卖的都是旧国标的车,新国标的车要等到9月1日之后才有。”在上海市普陀区的另一家电动自行车门店,销售人员吴天(化名)表示,“然后从9月1日—12月1日,还有三个月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就是让大家(厂家和商家)赶紧把库存的旧国标车卖掉。”
“这款车原价是3199元,现在厂家直接补贴500元,相当于到手价2699元。同时,国家还有补贴,额度是600元。以旧换新的话,还有补贴。”吴天指着一辆电动自行车向记者直言,“所以现在是政府和企业都在给补贴,力度还都蛮大的,车子价格比之前便宜多了。”
雅迪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雅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率先落地新国标,高效落实‘以旧换新’等政策,并凭借强大的产能与技术优势,新旧国标车相关调整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如何确保经销商在新旧产品的交替过程中,实现销售的平稳过渡?绿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绿源已经出台多项措施支持经销商,安排了专项促销资源,帮助经销商快速消化旧国标车库存,降低库存积压风险。此外,公司还制定了详细的新旧产品切换计划,通过精准营销、灵活备货和有效培训,确保经销商在产品更替期内的销售稳定性,防止销量波动过大。”
“目前店里在售的都是旧国标的车。我们会在政策落实前,提前上好上海牌照,后面销售只需要走过户流程就行。”另一家电动自行车门店的销售人员刘野(化名)称,“我们这批(旧国标)车不存在清库存的压力。目前都在正常销售,而且这两天的销量比之前还多。”
“现在需求还挺大的。”不过,吴天也告诉记者,因为现在是新旧国标切换的关键时间点,也有不少观望的消费者,“也可以等等。毕竟在过渡期(9月1日—12月1日)内,旧国标车还是能买、能上牌。9月1日之后新国标车会上市。新国标车主要优势在于:第一,安全性是主打;第二,全车塑料件减少了,起火风险基本消除了;第三,车架用料更好。”
雅迪相关负责人称:“从市场表现看,短期确实存在部分消费者等待新车上市而产生的观望情绪。然而,消费者的实际使用需求并未消失,因此对全年整体销量的影响较为有限。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普遍提升,新国标车型的关注度持续上升,门店咨询量也随之增加。”
“虽然当前市场上存在部分消费者因等待新车型而产生观望情绪,但由于公司近期针对旧国标车型开展了积极的促销活动,整体市场需求仍保持稳定。”绿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道。
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电动自行车行业或将迎来深度洗牌期。世纪证券研报指出,新国标对车辆和电池的安全要求更高、更严格,意味着厂家需要额外投入资源完成相关切换,迫使部分中小品牌因无法满足标准和升级成本压力而退出市场,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有望凭借品牌优势、规模效应和研发实力,在新国标实施下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
面对新国标实施带来的行业洗牌预期和未来一两年的经营目标,绿源集团相关负责人称:“面对新国标推动的行业整合,我们认为这是提升行业集中度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机遇。公司将坚定地执行差异化竞争策略,进一步强化品牌优势、技术优势,未来一两年,绿源的最关键发展目标是,利用新国标契机巩固并扩大市场领先地位,推动品牌持续高质量发展。”
产品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尤其在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全面落地的当下,围绕 “品质竞赛”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国标对产品一致性、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提出了严苛要求,如何在满足这些刚性标准的同时守住成本底线、保持市场灵活性,成为企业必须破解的现实课题。
对于质量管控与成本平衡之间的策略,绿源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满足新国标的严格要求,绿源对生产流程进行了深度优化,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控体系,引进了更为精准的检验、检测设备和流程管控措施。由于新国标产品对智能化和新材料有更高要求,因此短期内会有成本的上升,但随着行业整体的升级转型、供应链提量增效,会逐步带来成本的下降。绿源会根据产品定位和竞争需要,合理调整产品定价,通过技术创新、精益管理,平衡合规要求与价格竞争力,尽可能降低价格敏感度,确保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平稳过渡。”
“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包含新材料研究)、完善的供应链和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我们得以实现高效的成本控制。同时,我们早就淘汰了高耗能、低效率的老方法。现在都是高端智能工厂,用自动化设备生产,以及使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这些改造让工厂更节能、更环保,生产也更快、更省,成本自然降下来了。”雅迪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我们紧密配合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出了置换补贴、分期免息等配套活动,实实在在地降低大家换新车的门槛,让过渡更轻松。”
对于新国标实施在即,公司产品线调整、生产线改造等相关问题,7月28日—29日,记者致函并致电新日股份和九号有限公司。其中,新日股份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查看采访函;九号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称会帮忙对接。但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上述两家企业的回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