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出了件挺有意思的事,让不少人都觉得有些意外。
那就是沉寂了很久的威马汽车,突然传出了要“复活”的消息。
说起威马,可能一些新关注新能源车的朋友不太熟悉,但对于早几年就看车的人来说,这可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当年,它和蔚来、小鹏、理想一起,被大家称作造车新势力的“四小龙”,风光得很。
可后来因为各种问题,资金跟不上,工厂停工,慢慢地就从大家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很多人都以为这家车企已经彻底凉了。
没想到,最近通过一封给供应商的信,威马宣布要重新开工,准备再次生产旗下的EX5和E5这两款车。
这个消息一出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了块石头,大家一下子就议论开了。
一个已经倒下过的选手,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到可以说是“惨烈”的汽车市场里,真的还能重新站起来,并且活下去吗?
这事儿确实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
咱们得先搞清楚,威马当年是怎么从一个明星企业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想当年,威马的起点非常高。
它的创始人是从传统汽车大厂出来的高管,懂技术也懂市场,一出场就拉来了像百度这样的大公司投资,可以说是不差钱也不差人。
它推出的第一款车威马EX5,在2019年的时候,一年卖了两万多台,这个成绩在当时的新势力里是单一车型的销售冠军,非常了不起。
那时候,谁都觉得威马的未来一片光明。
但是,造车这个事,实在是太烧钱了。
随着后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威马在后续车型的研发和市场上没能跟上节奏,慢慢地资金就开始紧张了。
后来的故事大家可能也从新闻里看到过一些,工厂停产、员工工资发不出、高管团队动荡,最让老车主们寒心的是,车坏了找不到地方修,甚至连车上的智能系统都因为后台服务器关闭,变成了一块“板砖”,十几二十万买的车,用起来糟心透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段经历,大家对威马的信心可以说降到了冰点。
现在,虽然有新的投资方接盘,让威马有了重新启动的机会,但它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变了样的江湖。
现在买新能源车,大家最看重的是什么?
简单来说,无非就是几个方面:价格够不够便宜,车子够不够智能,样子够不够好看。
咱们就拿这几把尺子来量一量威马准备复产的EX5,看看它还有没有竞争力。
先说价格。
朋友们,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是什么行情?
是比亚迪直接把一款混合动力轿车的价格打到了8万块钱以下,让合资燃油车睡不着觉的时代。
在这个十几万到二十万的价位区间,也就是威马EX5过去的主力市场,现在简直是“神仙打架”。
你看比亚迪的宋PLUS和宋Pro,每个月都是几万台的销量,稳如泰山;还有像深蓝S7、零跑C11这些车,要配置有配置,要空间有空间,价格还特别实在。
更不用说吉利、长城、奇瑞这些传统大厂,它们推出的新能源车也个个身手不凡。
威马EX5作为一款几年前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在成本控制、技术配置上,跟这些新一代的车型相比,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它想在价格上拼过这些对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来看智能化。
这几年,汽车的智能化发展速度快得吓人。
以前我们觉得有个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就算很高级了。
现在呢?
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它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号称在全国大部分城市都能像老司机一样自己开;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也在朝着摆脱高精度地图的方向努力。
这些头部企业已经把智能驾驶的技术门槛提得非常高。
反观威马,它的技术储备还停留在几年以前的水平。
在消费者已经被各种“黑科技”惯坏了的今天,一个功能相对基础的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很难再作为卖点去吸引人了。
而想要追赶上现在的技术水平,又需要投入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和时间,这恰恰是刚刚“大病初愈”的威马最缺乏的。
最后说说外观设计。
车好不好看,虽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汽车设计越来越追求时尚感和科技感。
你看路上跑的极氪007、小米SU7,还有很多新出的车型,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都下了很大功夫,力求让人眼前一亮。
汽车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交通工具,更像是一个电子产品或者潮流单品。
威马EX5的设计,放在今天来看,虽然不能说丑,但确实显得有些平淡和过时了,就像是现在让你去买一部五年前发布的旗舰手机,总会觉得差点意思。
所以你看,从产品本身来说,威马要走的路非常艰难。
但比产品力不足更致命的,是信任的崩塌。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买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谁会愿意拿自己辛苦挣来的十几万,去赌一个曾经“掉过链子”的企业不会再出问题呢?
现在市场上可选的车型这么多,品牌一个比一个可靠,售后服务一个比一个周到,消费者为什么要冒这个险?
这种普遍存在的疑虑,是威马重新回归市场时需要面对的最大障碍。
信心的建立,比生产线重新转起来要困难得多,它需要时间,更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和行动。
话又说回来,难道威马就真的没有一线生机了吗?
其实也未必。
有些网友提出的一个建议,我觉得非常在理,那就是先别急着和那些大热门车型在个人消费市场硬碰硬,而是可以考虑转向一个相对特殊的细分市场——网约车。
你想想,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他们买车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他们可能不太在乎车子有没有最酷炫的大屏幕,或者能不能实现高阶自动驾驶。
他们最关心的是这台车能不能帮他们赚钱。
也就是说,车价要便宜,这样回本快;车子要皮实耐用,不容易出毛病,这样才能保证出勤率;使用成本要低,比如电耗要省。
如果威马能够利用现有的EX5和E5这两款已经很成熟的车型,把生产成本压到最低,然后以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卖给网约车公司或者个人司机,把它打造成一款“回本神器”,这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
先通过面向企业客户(to B)的业务先生存下来,保证工厂有活干,公司有现金流,慢慢地把供应链和售后服务体系重新建立起来。
等到自己缓过劲来,有了更强的实力,再来考虑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重新回到个人消费市场(to C)。
这可以说是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虽然听起来不够风光,但却非常务实。
因此,威马复活后的第一步棋怎么走,至关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