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新闻,说宝马出了一款全新的M2赛车,名字叫BMW M2 Racing,在国外的预订价格换算过来,大概要102万人民币。
很多人一听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可能跟我一样,心里先“咯噔”一下,然后冒出好几个问号。
一百万出头买一台宝马M2,听起来好像还挺划算的,毕竟是M家族的明星小跑车。
但是,当我们仔细去看这台车的详细资料时,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参数出现了:发动机排量1998cc,直列四缸。
等一等,这不对劲啊!
在咱们所有车迷的印象里,宝马M2的精髓,不就是那台充满魅力、声浪浑厚的直列六缸发动机吗?
怎么到了这台百万级的赛车上,反而“降级”成了四缸机?
这是宝马在跟我们开玩笑,还是觉得车迷的钱好赚,想用一台“缩水”版的M2来糊弄人?
花上一百多万,买回来的却是一颗四缸的心脏,这笔买卖,到底图的是什么?
其实,这件事背后的门道,远比我们表面上看到的要深,也更加专业。
今天咱们就换个普通人的视角,好好聊聊这台看起来有点“奇葩”的四缸M2赛车,看看它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首先,咱们必须明确一件事,这台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是给你我日常在城市里代步、周末去郊区兜风用的。
它的身份,用一个专业的词来说,叫做“客户赛车”。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咱们可以打个比方来理解。
假如你特别喜欢打篮球,想体验一下专业比赛的感觉,你是会穿着牛仔裤和皮鞋就上场,还是会去买一套专业的球衣、球鞋,甚至护膝、护腕?
答案肯定是后者。
这台BMW M2 Racing,就是宝马官方为你准备好的那套“专业篮球装备”。
它是一台纯粹的、不掺任何水分的比赛机器,它的唯一使命就是在赛道上飞驰。
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那些有赛车梦想,但又不是职业车队的人,能用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成本,安全地、正规地参与到赛车运动中去。
所以,我们不能用看待普通家用车的眼光去评价它。
搞清楚了它的定位,我们再来回答那个最核心的问题:为什么非要用一台四缸发动机?
这难道不是一种妥协和倒退吗?
恰恰相反,这正是宝马作为一家百年车企,在赛车领域里专业和精明的体现。
在客户赛车这个圈子里,单纯的马力大、速度快并不能决定一切,更重要的是成本控制、耐用性和比赛的公平性。
第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成本。
我们都知道,宝马那台经典的直列六缸发动机,无论是代号S55还是S58,本身制造成本就非常高昂,而且结构复杂精密。
把它放到赛道上,长时间用极限的方式去压榨它的性能,那后期的维护、保养、维修,甚至万一出了故障需要大修的费用,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于那些没有大企业赞助,靠自己热情和积蓄来玩赛车的“绅士车手”或者小型车队来说,这笔开销是难以承受的。
而换成这台代号为B48的2.0T直列四缸发动机,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台发动机在宝马的很多普通车型上都在使用,比如3系、5系,技术非常成熟,保有量巨大,所以它的配件供应充足,维修保养的成本自然也就低得多。
对于赛车这种高损耗的活动来说,一年跑下来,光是在发动机上省下的钱,可能就足够再办一场小型比赛了。
而且,这台发动机经过宝马工程师的专门调校后,能稳定输出313匹马力和420牛米的扭矩,这个动力水平,对于入门级的房车赛来说绰绰有余,既能让你体验到赛车的速度与激情,又能保证它的可靠性,不会跑着跑着就趴窝了。
第二点,是为了比赛的公平性。
现在国际上有很多非常受欢迎的房车赛事,比如TCR系列赛。
这类比赛为了让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赛车能够同场竞技,增加比赛的观赏性,会制定一个叫做“性能平衡机制”(简称BoP)的规则。
简单来说,就是赛事组委会会想办法把所有赛车的性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比如给马力太大的车增加额外的重量,或者限制发动机的进气量。
如果这台M2 Racing坚持使用那台性能过剩的六缸发动机,那么它在比赛里要么会被规则“阉割”掉大部分动力,一身武功无处施展;要么就会因为性能太强,被分到更高级别的组别里,去跟那些价值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GT3级别赛车竞争,那基本上就是“鸡蛋碰石头”,毫无胜算。
而使用四缸发动机,它的性能正好可以完美地契合TCR这类赛事的规则框架,可以跟奥迪RS3 LMS、本田思域Type R TCR这些同级别的对手们在赛道上真刀真枪地较量,有来有往,这才是赛车运动的魅力所在。
理解了发动机的选择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台车其他地方都“硬核”在哪里。
它绝不是把一台普通的M2拆掉内饰那么简单。
首先,整个车身结构都经过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原厂的车壳被拆得只剩下一个框架,然后由专业的技师手工焊接进去一整套复杂的钢管结构,这就是“防滚架”。
这套架子可不是为了好看,它是整台车的“骨骼”,一方面能在发生严重碰撞或翻滚时,撑住车身,保证驾驶员的安全空间,是赛道上最重要的保命装置;另一方面,它极大地增强了车身的整体刚性,让车子在高速过弯时不会发生多余的形变,操控起来更加精准、直接。
同时,像车顶、发动机盖这些部件,全都换成了更轻的复合材料,目的就是为了“减重”,把每一分重量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当你坐进驾驶舱,你会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任何与舒适有关的东西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包裹性极强的桶形赛车座椅,和能把你牢牢绑在上面的六点式安全带。
这些可不是汽配城买来的货色,都是经过国际汽联(FIA)严格认证的专业产品,能在巨大的冲击力下保护车手。
车里还有一个符合安全标准的防爆油箱和一套自动灭火系统,这些都是为了在极端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安全。
在底盘部分,悬挂系统换成了德国KW代工的专业赛用绞牙避震,可以根据不同赛道的路面情况进行非常精细的调校。
刹车系统也升级成了更耐高温的M系列复合刹车盘和赛用刹车片,确保在赛道上连续重刹也不会失灵。
更有意思的是,宝马还提供了一长串的“选装清单”,让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驾驶水平,一步步升级这台赛车。
比如,你可以选装一个巨大的尾翼,来增加高速行驶时的下压力;可以通过加装配重块,来微调车辆的前后重量平衡;甚至可以选装专业的数据记录仪,来分析自己在赛道上每一个弯角的走线和刹车点,从而提高圈速。
这些专业化的配置,真正体现了它作为一台“大玩具”的可玩性。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看看这样一台百万级的专业赛车,对于我们国家正在快速发展的赛车运动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它的出现,其实为广大的中国赛车爱好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过去,一个普通的车迷如果想下赛道体验,要么是开着自己改装的家用车,这其中不仅改装水平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要么就得去仰望那些遥不可及的顶级赛车,那高昂的费用又让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而像BMW M2 Racing这样的客户赛车,正好填补了中间的巨大空白。
它提供了一个官方出品、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并且有完整赛事体系支持的平台。
我们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在上海、珠海、浙江这些国际一流的赛道上,很可能会出现由这款赛车组成的单一品牌赛事。
这会让更多有赛车梦想的中国人,能够在一个公平、专业的环境里,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这不仅仅是宝马的一个商业策略,更是对中国汽车市场和赛车文化潜力的一种认可和推动。
当我们的赛车爱好者和年轻车手,能够用上和世界同步的专业赛车进行训练和比赛时,中国赛车运动的整体水平,无疑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