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位主播驾驶荣威M7 DMH从成都抵达三亚时,仪表盘显示的数字让所有人震惊——2094公里!这不仅超越了官方标注的2050km CLTC续航,更以102.14%的达成率创下混动车型实测新纪录。在这场横跨六省的极限挑战中,2.7L/100km的亏电油耗与全程自动空调的真实场景,彻底撕碎了新能源行业"续航虚标"的遮羞布。
一场跨越六省的极限续航挑战
这场从成都到三亚的史诗级测试,全程模拟用户日常用车场景:满油满电封箱出发,空调设为自动模式,能量回收调至最低档。车辆自主决策油电切换的策略,如同一位普通车主周末自驾游的真实选择。
穿越蜀道陡坡时,219kW综合功率让动力随叫随到;途经贵州多弯隧道,AI预瞄悬架稳如磐石;海南环岛高温下,能耗曲线依然平稳。六省2094公里的复杂路况,最终交出比官方数据多44公里的"反向超标"成绩单,每公里成本仅0.2元的经济性,重新定义了混动出行的价值标准。
技术硬实力:DMH混动系统如何炼就"反向虚标"
荣威M7 DMH的惊人表现,源于其DMH 6.0混动系统的三大技术革命。21合1 PICU全域控制器如同超级大脑,实现发动机与电机0.2秒级的无缝协同;同轴结构设计将传动损耗降至最低,效率提升3.2%;而AI预瞄的mCDC悬架系统,则在复杂路况中默默守护着每一份能量。
在其他平台的严苛测试中,这款车曾以120km/h时速连续行驶1122.4公里,全程动力输出线性稳定。当同级车型还在为达成官方数据挣扎时,荣威M7 DMH已经建立起"实测>标定"的技术信用体系。
复杂路况全纪实:从蜀道到环岛的续航试金石
成都至重庆的连续上坡路段,成为检验动力系统的首道关卡。荣威M7 DMH的油电耦合系统展现出惊人默契,爬坡超车时电机瞬间补位,避免了传统混动车型的功率断层。
在贵州荔波的喀斯特地貌中,车辆遭遇了本次行程最曲折的路段。多隧道弯道组合下,AI悬架提前500米开始调整阻尼参数,使电池能量回收效率提升15%。而抵达海南后的环岛测试,则验证了高温环境下空调持续运行的能耗稳定性——这对混动系统的热管理提出极高要求。
行业启示:用实测数据重塑混动市场信任
当某日系混动车型实测续航仅达标87%,某德系PHEV亏电油耗暴涨至6L时,荣威M7 DMH的"反向超标"犹如行业清流。预售9.78万元的价格,配合398元即可行驶2143公里的经济性,彻底击穿了"长续航必高价"的市场认知。
这场测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方法论创新——用最真实的用户场景替代实验室理想条件。当空调、载重、路况等变量全部保留,依然能交出超官方数据的成绩,这才是对消费者真正的负责。
混动家轿新标杆:长续航与真技术的双向奔赴
从巴山蜀水到天涯海角,荣威M7 DMH用2094公里书写了混动技术的新篇章。当"2L级油耗+2000km+续航"成为可触及的现实,当每公里0.2元的成本重塑出行经济账,这场跨越北纬21°的远征证明:真正的技术突破,永远经得起真实世界的检验。或许,汽车行业的诚信标准,就该由这样的实测数据来定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