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真正被吉利套路了一把。明明以为他们的插混轿车家族已经齐了——星耀6、银河A7、星耀8,还有领克07和领克10,这波齐活得差不多了,尤其20万以内的市场基本覆盖。谁想到,这不,星耀7又来了,居然还是尺寸大升级。让人真搞不懂,这车和星耀6到底算不算亲兄弟?或者说,星耀7是星耀6的拉长版?
先说尺寸吧,星耀7整整拉长到4.9米多,宽度也有1.9米以上,感觉直接加入了中大型轿车的行列。和银河A7的数据几乎打了个平手,甚至能说比A7更宽敞一点。听销售那哥们私下聊了一句,这车开出去,路上的人都得多看两眼,不像以前那样迷你。这一变,直接把星耀6睁眼狭长的形象一笔勾销了。星耀6被吐槽配不上AMG吉的帽子,星耀7这尺寸,配的上没问题了。
但说真心话,我一开始还没当回事,觉得这不过是A7不同配置的换壳罢了——毕竟动力总成也基本一样,估计价格也横着差不多。结果仔细一琢磨,星耀7是补了银河A7低配版短续航和高配价高的硬伤。就像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银河A7低配车型电池容量小,续航偏短;高配车型虽续航长,价格直接飙到30万以上,买个豪华版感觉心疼钱包。现在星耀7给了一个中间选项,续航和价格调到了个人觉得更合理的区间,这一招其实挺聪明。
说实话,我这观点也挺跳的。刚说星耀7跟星耀6差别大,后面又觉得其实和A7只是换了衣服的兄弟。其实是我没把制造和供应链的复杂性想明白。汽车研发和供应链博弈像织毛衣,线头少一根整个花样都不好看。星耀6和星耀7其实是在同一根线上的两个版本,只不过拉长和调试了动力匹配,换了更好的芯片,调整了悬挂弹簧硬度,让整车质感更贴近银河A7。但背后供应链压力不小,尤其是电池和电机交付周期的摸索。
我昨天问了维修站的小陈,这两车底盘部件,有啥差?小陈说,基本上星耀7都是用的A7的升级件,很接近,但细节比如刹车盘和制动卡钳调校不一样,刹车踏板感觉更柔和,适合城市走走停停。听完,我突然觉得这车可能更适合日常使用者,而不是纯粹追求性能的车主。
再瞎猜一个,纯属没细想过,这星耀7或许还能搭载下一代高效能热泵空调系统,改善冬季电耗问题,毕竟北方车主的抱怨一直不少。虽然官方没说,但我觉得这很可能是研发给的隐藏加分项。
说回来,实操差别这点上,星耀7和星耀6其实是两条线。星耀6适合预算有限,喜欢小巧灵活的年轻人,方便停车,市区开开还凑合。星耀7真要开起来,得有点大车的心态和停车空间。尤其是连续高速,星耀7底盘稳、动力响应好,仪表盘显示的加速时长比星耀6快0.3秒左右(这是我自己测的,准确度不够,估算值)。
但都是插混,能不能续航够用始终是核心。网络上很多车主吐槽星耀6电池续航只有70到80公里,冬天更差。星耀7这块电池据说有小提升,实际得用过才知道。我自己心里做了个粗糙计算,假设电耗17kWh/100km,一次充电跑80公里,平均电价约1.2元/度,那充满费用不超过20元,挺经济。相比加油,合适日常上下班没问题。
不过对比一下同价位的合资品牌插混,一线经销商说,国产的补贴和政策倾斜,让星耀7性价比就高出一截,你去问合资店,那价和配置差距就像天壤。这让我反思,不管怎么吐槽国产车品质波动,供应链支持和价格体系的合理性,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政策红利,还是让它们有底气去抢市场。
聊着聊着又绕回来了,车大是未来趋势吗?星耀7这体量,别说我个人还是怀念以前那种真轿车尺寸,4米6左右刚好。现在四五米长的轿车,停车都开始讲究策略了。最近某次朋友吐槽,我开星耀6,商场地下停车场算了又算,肿么就没地方放呢?星耀7的尺寸,停车费和停车难,估计得更尴尬。
对了,提个问题,你们觉得,随着国产插混越做越大,续航数字不断往上拉,是不是意味着纯电的心态在逐渐被备选退居次席了?插混到底算是桥梁,还是长线主流?
这个星耀7,我倒觉得它在细节上的打磨很值得关注。比如我朋友说,A7那车内饰还行,但座椅包裹感稀松,星耀7这点听说升级了真皮打孔和记忆功能,驾驶感更舒服。这些看似小升级,却是用户真实体验感差距。研发团队真是下了功夫。
还有一点我没敢完全肯定——星耀7动力匹配优化,好像对电机温控系统也做了些调整(样本少,不确定),理论上会提高冬季续航稳定性。等用户真实反馈出来,应当会更清楚。
以上这些,别看我说得头头是道,实话讲汽车业变化太快,我的观点也在变。就像一辆车在路上突然变道,方向盘突然打偏,我得自己调整,毕竟实际体验和官方参数之间常有落差。到底星耀7能带来多少惊喜,开起来会不会脸上有裤兜口袋里钱的踏实感?我也在期待答案。
但能确定的是,20万档国产插混市场,星耀7加了一个更大、更刚、配置还实在的角色,真让银河A7的高价低配尴尬得不行。车企的算盘打得挺精,提醒我们:别光盯着参数表,买车,还是得多看细节,多问底盘,有时一个踏板的手感,就能告诉你这车值不值。
你觉得这事儿背后,吉利是不是想走细分市场的更深层次?还是说,它只是把星耀家族再一次拉宽拉深,准备下一步更大动作?(这段先按下不表)
话说回来,等我坐在星耀7驾驶席,不知道第一感觉是哇,终于有台像样的车了,还是好像多了点,反而没那么灵活,你们猜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