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里的所有内容都来自可靠的资料,关于细节呢,会放在文章最后面说明。
文章作者:昕昕
白天跑客,晚上搬货。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现在路上公交车变得越来越少了,就算偶尔能遇到公交车,车上的乘客也少得可怜,一眼望去就能点清多少个。
嘿,说起公交车变少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城市里的人口和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拼车、共享单车、网约车挺火的,很多人都选择这些,而公交线路也面临着调整和优化,所以车次变少了。有人担心,公交车会不会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其实吧,公交还是未来的重要出行方式,只要城市规划合理、服务好,它还是会存在的,只是会变得更智能、更便捷罢了。
公交车,这算是咱们都特别熟悉的一种出行工具了。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从小就习惯坐公交出门。到了2010年左右,这行业还挺红火的,收益也是相当不错,年收入上亿元都算轻松。
不过现如今,公交车的生意情况就惨淡多了。到2023年,湖南双峰县整整20辆公交车一天的总收入才1492元,得了,这比以前可差远了。以前一辆车每天都至少能赚个3000块,再多都不在话下,现在却几乎难以维持。
现在这个公交行业的“铁饭碗”已经不稳定了,甚至说快要没了似的。好多城市一天到晚都是空车在跑,一天下来也就百来个乘客,真是让人唏嘘。
可大家都知道,公交车的票价就一块钱,虽然有些城市是两块钱的,但乘客也不多。两块的票价也没啥用,一个月的收入说难听点,别说给司机发工资,就算维持公交公司的日常运营都挺捉襟见肘的。
其实公交车碰到这样的情况,也不算啥新鲜事,毕竟社会飞快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出行渠道。现在的人出门啊,多是开私家车或者骑电瓶车,公交车的份额自然就被挤压了一大块。
尤其是私家车,不光能用来上下班,出门还方便自驾游。虽然电动车不太适合长途旅游,但在室内的各种出行需求完全没问题,甚至比开车还要方便些。
电瓶车没有限号限制,堵车的时候还能灵活掉头换路,挺方便的。说到出门玩儿呀,很多人都喜欢骑电瓶车,结果公交车就被很多人放弃了。
更别提共享单车的出现了,之前没有共享单车的时候,公交车还算能应付,但一有了这些方便的自行车,大家随时想走就走,也不用在车站等着了。
这些出行选项越来越多,渐渐让公交车的地位变得没那么稳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公交行业可是直接遇上了寒冬。
为了防止交叉传播,在疫情期间很多城市都限制居民乘坐公交,怕车上人多容易传染,于是公交公司也减少了不少车辆,只保留了少部分在运营。
于是,坐公交的人显得越发稀少,再加上疫情时间长,很多人早就习惯了不用坐公交。即使疫情一过,也没人在选择搭车。
看到没有,往年各大城市的公交车都是年复一年地减少,到了2023年,湖南双峰县的公交车因为生意太差,整个县都把公交停了,完全没有了公共汽车的身影!
政府为公交车提供了一些财政补贴,想帮一把,但这补贴也不是永远的,要是行业本身不行,光靠补贴撑不了多久,还得靠自己努力才能走得长远。
不少地方的公交公司即便拿到补贴,也难以维持,最终只好选择退出运营,这样的情况可不是个别现象,实际上全国范围内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公交停运的情况。
在亚历山大的情况下,公交企业得想办法找条新路出,光靠拉客肯定走不远,像不少大城市的公交公司就转向跟快递合作,试图寻找新的生存之道。
像郑州、南京这些城市,公交车的角色慢慢变成了“白天拉客,晚上搞货运”,白天还能正常跑班,等到七八点收完车,公交车就开始忙着拉货去了。
快递公司虽然都有同城快递,但即便如此,有时候送得也不算特别快,主要原因是同城快递的包裹挺多,而且大部分都不是集中在一个地点上。而公交车一出场,送货的速度就明显提升了不少。
公交车能载不少快件,这可是其他车辆比不上的一个大优点。此外,公交车开得也挺快,线路上每天都有车在跑。当快件整理好之后,晚上就可以直接搭乘公交车沿着固定线路送出去,这样一来,效率可以说是杠杠的快。
而且郑州的公交车和顺丰快递合作不止是表面文章,两边合作挺深的,公交车的维修车间变成了分拣站,公交车站点也设有自提点、营业网点啥的,这样一来,老百姓取快递就方便多了。
这种做法的出现为公交车带来了新的动力,也让城市的便民服务变得更加便捷,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所以很多城市都可以借鉴一下。
还有一些地方的公交公司把车改成了婚车,许多年轻人也喜欢用公交车接送宾客,甚至有人选择在公交车上办婚礼,这事儿还挺新鲜的。
这类变化对公交车来说算是挺让人高兴的好消息,不过早在2019年,广州的公交系统就开始有了自救方案,广州的公交和邮政合作,把快递通过公交车送到乡镇,挺实用的。
不少农村的道路挺差,开车挺麻烦,但乡村基本上都有公交车通行,靠公交车送货比邮政自己跑更方便一些。这种方式在广州公交行业里很快就推广开了,目前广州有30多条直达村里的专线,和邮政的合作也变得更加密切。
你问公交车会不会消失,其实如果仅靠运输乘客活下去,那公交车确实可能会逐渐消失。毕竟,随着社会的变化,传统的公交出行方式已经被逐步取代或者被其他更方便的交通工具所替代了。
要是公交车能找到新的合作模式,那它可能就不会完全没了。毕竟,公交车有一些优点是其他交通工具难以比拟的,只要合理发挥这些优势,就能扭转局势,继续存在下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