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数过,早上7点半的路口,电动车到底能有多少种花式超速?再或者,你在路边瞅见过昏黄的天光里,一辆小电驴就跟上满发条似的,嘶溜一下飞过你身边,你心头会不会一震,想着这速度咋比自行车快成这样了?其实许多人以为电动车嘛,小巧方便、随处可冲,但真让你深入了解这行,最近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就说前两天,25公里、换国标、涨价、限速、新保险,哪样不是个大新闻?今天就来扒一扒,这换车潮,到底是怎么个大动静。
政策正式上场,时间轴往这摆,9月1日成了分界线。你看这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一句话说明白:以后二轮电动车设计时速死死卡在25公里。可还没完,厂家一律得加持一套小心眼子 —— 防改装的限速神器,材料、电池,还都得防火。这次可不是随便说说,市场监管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场,这场面,看着就有点官方“壁咚”的味道。
咱们聊新政策,得讲究节奏。不是说马上一刀切、当场宣判生效。人家给厂商留了活路,还专门开了8个月的缓冲区。换句话说,旧标准的车可以先照卖,直到今年11月底,12月想再割点便宜货?抱歉,过期不候!至于新标准下的产品,店家、厂家脚步慢点也没人催,全看谁库存消化得快。你想要清库存,三个月的小高潮,价格估计好说话;但你等着新货上架,估计得逛逛大牌看看动静。
实际下市场瞅瞅,风头正劲的雅迪、爱玛、小牛、绿源,哪一家不是货架上老国标货色一片?门店老板有点哭笑不得,“我们一屋子老款,国标样品还没上。”小牛这边也是,工厂都在慢慢切,产线还没完全倒向新标准。细品这氛围,大伙都不傻,先把库存榨干了再说,厂家磨磨唧唧其实挺正常。
那要问新国标图啥?其实一语破的:抓住了两头 —— 一个怕开太快飞出天际的速度玩家,一个担心小毛病就是一把火的安全警示者。设计25公里的上限没变,光明正大。但细节全升级了。限速装备必须原装上车,想私下拆改?很抱歉,限速一旦生效,想逆天改命?几乎不可能。再加北斗定位,车速、位置清清楚楚留痕。你琢磨着动点手脚?修理铺都瑟瑟发抖,“人间自有真眼在”。
其实以前准则里也说限速25,可谁不知道咱车主、修理铺私底下的小动作。手稳点的修车师傅,十分钟给你去个限速,飙到三十多都不带喘气。工信部年初专门有个答疑,承认市场上操作空间太大。新规见招拆招,从动力、电机、线路、指标全环节掐断。电机空载参数?电感值系数?写得滴水不漏。说白了,连工程师都开始跟拆弹专家一起琢磨,全面封堵一切可能。
你想象一下车行门口,老板摇头叹气说:“限速死卡在25,定位一上,谁都别想玩花样。车贩子想打游击,别开玩笑了。”而被采访的用户,小脑袋估计已经开始盘算花式躲避,最后发现真不行,只能无奈接受慢慢悠悠的通勤生活。其实这不也像当年高铁普及,刚开始大家掏心窝抱怨“怎么不能随心加速”,结果今天谁还纠结?都是习惯成自然。慢慢看,骑车大军不见少。
这里头还有个很有趣的点,就是市场有关速度的误会。设计时速25公里,你真能天天跑那么快?现实是,非机动车道本来限定15公里,厂家新车印着25,其实绝大多数骑手在路面上连20都摸不到。就像手机宣称后台八核、秒杀游戏,真到了手里大家拿来看微信。
聊聊安全,这次的升级绝对不是小打小闹。新标准从材料入手,电池、防火、阻燃都盯得死死的。这下不仅塑料配件、电线要防烧,连车座、皮革、缝在座垫里的毛绒,都有指标,看起来比老妈查孩子作业还细致。最狠的一刀是整车塑件总量,不能超过总重5.5%。同行估算,原来主流厂商8%~12%靠塑料撑场面,瞬间腰斩。别小看这点,材料一换,成本直线上升。雅迪门店老板的一句话点透:“材料贵了呗,这车最近都在涨价。”
你会不会疑惑,政策变得更严,花费也水涨船高,这到底图的啥?有人抱怨价格上涨,心里打鼓,最终受益的到底是谁?官方说得不急不躁,一算其实还算公道。虽然定位器、限速技术、新材料让成本直哆嗦,但你少了点塑料、去掉脚蹬,还能省下一截本钱。更别忘了各地以旧换新,政府补贴五百,旧车按况还能加个两到五百优惠,理论上最多能减个千把块。但细节五花八门,还真得去店里亲自打听。
换句话说,未来三个月,是个颜值与价格齐飞的混合战场。想薅老国标的羊毛?此时不捡更待何时!业内的预测也挺实际,等到12月窗口一关,地球再小也买不到一辆过气老款。新国标要想杀入性价比市场,短期内可没这么快。
说完材料,再拉回电池世界八卦。锂电、铅酸,谁才是老大?新规里面给锂电车留了老指标,55公斤。铅酸车一看被照顾到,体重“自由”解放到63公斤。大家都知道,铅酸就是便宜大碗、结实耐烧,就是续航掉价快。但锂电池轻小、跑得远、寿命长,贵点也是老百姓最爱。原来老规限定制下,实力门派偏锂电池。雅迪啊、爱玛啊、小牛啊、九号啊,新出的大多走锂路线。
但看数据,实际上到年底铅酸和锂电“内卷”,还是八比二。锂电池的火灾新闻年复一年亮相,可怜见的。国家消防救援局都说了,去年光起火事件,锂电池贡献了622起,占到总数八成多。铅酸也不是绝对安全,但比例只能仰望。行业里人就淘气预判,锂电池的强项是快充、长续航。铅酸价格低,随着这次重量限制放宽,未来一定还得是两条腿,谁也取代不了谁。锂电随着降价,未来市场份额估计只会扩大。
我们再看专业视角,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一个副所长就说得自信点:“放开铅酸,是为安全平衡;但未来,锂电才算王道。”想当年诺基亚一统江湖,现在智能机想都想不到能翻盘。电池格局,照样说不准。
话说回来,风景线要换新了。你上街以后估计能分辨,颜色都时髦、速度慢悠悠、材料坚实,哪怕拥堵个几公里也少了烧焦味(开个玩笑)。店老板双手合十,一边卖最后的老国标清仓,一边静候补贴车市新高潮。大家别忘了,换车、补贴、促销叠加,这波换新热潮挡也挡不住。
到这儿,谜底其实不难猜。新政策说到底,就是“慢一点,安全一点,贵一点,还环保一点”,你要问到底是谁得实惠?厂家、小修理铺、老百姓,谁都有点。但有一点逃不掉:这个潮水推着往前走,大家都跑不了。
想要更便宜?抓紧抢库存啊;等着尝新国标的未来感?准备多花点小钱、享受更安全的体验吧;要问“改变让不让人高兴”?可能一开始还真有点抱怨,但久了,安全和规范终究会变成习惯,谁也离不开。
这场换车大戏开幕,尘埃还远没落。你们觉得,今后的电动车,是不是该慢下来一点,老百姓兜里是不是又要多掏点?骑得更慢、烧得更少,到底值不值这个价?说说你的想法,看骑车的你、我、他,到底站在队伍哪一边?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