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打到无人驾驶出租车体验报告

38度的太阳把柏油路烤得直冒烟,老王站在浦东的马路边上,手机里的打车软件刷了十几遍都是"前方拥堵"。汗珠子顺着脑门往下淌,衬衫早就湿透了黏在后背上。这鬼天气,连出租车都不愿意接单了。

突然想起前两天听同事提过一嘴,说现在浦东能叫到无人驾驶出租车。老王半信半疑地点开那个叫"小马智行"的软件,没想到刚点下去就接单了,距离显示才0.8公里。老王心里直打鼓:"该不会是系统抽风了吧?"

在上海打到无人驾驶出租车体验报告-有驾

三分钟后,一辆白色SUV慢悠悠地停在他面前。车窗黑乎乎的,驾驶座上空无一人,方向盘自己在那儿转来转去。老王后脖颈子一凉,汗毛都竖起来了。手机突然震动,显示"车牌尾号7392,请上车"。车门"咔哒"一声自动解锁,老王哆哆嗦嗦地钻了进去。

刚坐稳,头顶的喇叭就响了:"请系好安全带,点击屏幕出发按钮。"老王手一抖差点把手机扔出去。后头的车一个劲儿按喇叭催,他心一横,手指头往屏幕上一戳。车子悄没声儿地滑了出去,后视镜里只看见老王张大的嘴巴。

第一个路口就遇上辆加塞的大卡车。老王条件反射地抓紧扶手,心里直喊完蛋。没想到这车跟跳华尔兹似的,轻轻往右一挪就躲开了。屏幕上立马标出个红彤彤的"危险源",连卡车司机探头骂街的嘴型都拍得一清二楚。

在上海打到无人驾驶出租车体验报告-有驾

后来才知道,这车装了四个激光雷达,七个摄像头,还有好几个毫米波雷达。别说卡车加塞,就是路边蚂蚁搬家它都能看得见。可一到复杂路况就怂得不行,前车稍微慢点就保持八米距离,结果被加塞了十几次。施工路段明明没车,非要降到三十码龟速前进,后头的司机按喇叭按得电瓶都快没电了。

车里头干净得吓人,座椅缝里摸不出半根头发丝,连常见的烟味汗味都没有,只有股淡淡的消毒水味儿。老王后来查了数据,这车里的PM2.5浓度才3微克每立方米,比医院手术室还干净。安全带都镀了抗菌层,据说普通出租车的安全带细菌比马桶圈还多七倍。

价格倒是便宜,七公里才十块钱,比普通出租车便宜将近一半。不过行内人都知道,平台每接一单就得倒贴二十块。一辆无人车的成本顶得上五辆普通出租车,现在就是在烧钱抢市场。

在上海打到无人驾驶出租车体验报告-有驾

有次在金桥等车,软件显示一公里外有车,结果等了十五分钟都没来。原来系统把车调去接三公里外的独客了。旁边的大妈急得直跺脚:"这破算法!还不如叫个真人司机,早到家啃西瓜了!"

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是那些出租车司机的眼神。有回在停车场,看见个老师傅蹲在路边抽烟,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无人车开过去,喉结动了动:"开了十五年出租,现在一天少赚三四单..."

老王下车的时候鬼使神差地摸了摸方向盘,冰凉冰凉的,没有人类手掌的温度。看着那辆白色SUV悄没声儿地开走,他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科技是越来越先进了,可有些东西,终究是冷冰冰的机器给不了的。

这篇文章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没法给你提供什么投资方面的建议哈。要是有侵权的情况,你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就行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