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重卡对撞测试登热搜,车企公信力与安全测试再遭拷问

理想i8新车发布刚一亮相,就被一场“史诗级”重卡对撞测试视频推上了风口浪尖。

视频里八吨的乘龙重卡高高弹起,驾驶室几乎倒挂在理想i8的挡风玻璃上,而SUV本身全须全尾,气囊齐开、电池包无恙。

网友瞬间炸锅,直斥“现实中不可能”,质疑这碰撞有水分,乘龙卡车看到自家品牌深陷争议,更是连夜下场发声“被摆了一道”,法务部门火速介入。

理想i8重卡对撞测试登热搜,车企公信力与安全测试再遭拷问-有驾

理想一时无言,网友只觉得荒诞,这场关于汽车安全与真相的拉锯战,有点意思。

先说说现场的那段视频,理想硬气宣布自己最新的i8纯电SUV,“高于国标1.75倍”碰撞直怼重卡。

视频一出,连没兴趣买车的朋友都看呆了。

谁见过卡车四轮朝天弹起,驾驶室与货箱分家,甚至半悬在SUV玻璃前?

画面像极了那些不真实的游戏动画。

理想i8,车门自动解锁、门把手弹开,电池包依旧铁板一块,A、B、C柱健在,气囊还“九阳神功”全开。

看起来如此完美,几乎让人怀疑,这还是现实世界的物理法则吗?

有理想粉表示,这证明自主品牌造车越来越牛了,连大卡车都能刚一刚。

但很快,质疑的声音铺天盖地:真实场景下卡车会被弹飞这么夸张?

视频里乘龙卡车的车标原本清晰可见,等到网友们追着问了,理想后来又把车标打了马赛克,避嫌的意图不言而喻。

最尴尬的,是乘龙卡车的官方账号也被网友围攻,“后轮都撞飞了,这车还怎么买?”

“一觉醒来,名声全毁。”

乘龙卡车干脆回复,“聪明人一眼就知道是假的,这不是我们卡车的真实表现。”

更直接的留言,果断称“被摆了一道”——看来这家商用车大厂并不认账,反而有点被理想“秀了一把”的无奈和怒气。

熟悉汽车圈的可能还记得,2019年帕萨特在中保研那个著名的25%偏置碰撞里,A柱瘫软、车内假人伤到不行,舆论砸下来销量都掉了好一阵。

为什么?

因为那场撞击与真实道路风险很接近,藏不得一点猫腻。

理想i8重卡对撞测试登热搜,车企公信力与安全测试再遭拷问-有驾

再比如近两年流行的新势力测试:某品牌搞个高速追尾视频,看着挺靠谱,仔细看其实场景“微操”过多,被行内质疑“套路”之后,自家宣传立马也收敛了。

所以,这波理想i8撞卡车的操作,怎么看都有点“剧情过猛”。

从乘龙卡车的角度来看,自己本本分分做城际运输车,好端端被拎出来当“反派”,还搞得输得体无完肤。

于是,一边连夜发视频力证自己的驾驶室通过了30多次实测,拿出联合国ECE认证,一边也委婉质问,那场“表演”到底是不是合规、科学,背后导演到底在想啥?

别说网友不懂行,就连行业内专业人士都觉得,普通家用SUV再厉害,也不太可能物理层面稳赢重卡,“物理规律是尊重的”,这不是一辆卡车的自尊问题,更是对消费者认知底线的考验。

理想i8重卡对撞测试登热搜,车企公信力与安全测试再遭拷问-有驾

懂车帝和北京质检院最近做了个90次撞击的横测,清清楚楚点出,决定车辆安全的是用料和结构,不完全靠品牌溢价,也不是视觉刺激。

尤其在卡车钻撞这种极端情况下,绝大多数乘用车都属于“硬核硬伤”,安全能力是有天花板的,并非谁吹得响亮就是真王者。

这就是为什么,当理想i8那段“重卡四脚朝天”的视频出来后,大家反而不服气。

你可以说国产新能源技术进步,甚至用来给用户信心没问题,但如果涉及到测试标准和数据透明度,只靠一两条炫技式视频,很容易让人不信任。

乘龙卡车法务进场、网友刷屏、理想客服称已设专人对接……种种迹象表明,大家都认识到安全测试这事,绝不是营销秀场可以随意彩排的。

哪怕你想借机出圈、制造话题,恐怕也敌不过大众对真实、可靠数据的追求。

理想i8重卡对撞测试登热搜,车企公信力与安全测试再遭拷问-有驾

反观乘龙自己的动作,也很值得玩味。

被推上风口后的几十小时里,他们赶紧补发了自家“安全认证”的科普短片,强调龙骨驾驶室通过了国际标准,碰撞实验卷了30多次没问题。

一个做商用车的,突然不得不面对乘用车市场的流量冲击,一时间有点莫名其妙。

这也折射出如今新车“安全营销”的怪圈——大家热衷借重型车、极端碰撞营造安全感,似乎只有“横冲直撞式的极限场面”才能最大化量变成市场噱头。

但试问,有多少人买车时真的在意极限对撞能不能挺得住?

理想i8重卡对撞测试登热搜,车企公信力与安全测试再遭拷问-有驾

正常用车过程中,能有几回需要跟8吨大卡车正撞对线?

更多人恐怕还是希望车辆在常规追尾、侧撞、翻车之类场景下表现可靠,安全气囊灵敏、门锁机制实用、电池防爆防火,才是真正的“看得见的安全”。

夸张的极限场面,只能说是新势力汽车时代为了引流、抢热搜的“内卷”新花样。

再多看一步,实际上汽车安全测试的完整数据、全过程录像、权威第三方的参与,才是用户真正心安的底气。

就像那个帕萨特跌落神坛后痛定思痛,及时整改重新检验,公信力回暖,才有口碑复苏。

汽车行业终究绕不开真实和透明,营销套路再多,也敌不过一次公开、专业、严苛的实测。

理想i8重卡对撞测试登热搜,车企公信力与安全测试再遭拷问-有驾

理想i8这次事件之后,会不会像某些前辈一样,少点“秀场属性”、多点实打实的数据公示?

车企们是不是也该从极限场面“降温”,把更打动人的安全细节展示给用户?

对于这些问题,消费者乃至整个行业都在等一个答案。

最后说一句,技术确实在进步,中国制造也值得自信,但宣传和测试归宣传和测试,现实和规则不可逾越。

所有努力营销的企业,都该拿出敢面对争议的底气和数据。

只有这样,“安全感”才不会沦为纸上谈兵,才会成为我们每个普通消费者真正坐进车里,能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出行的底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