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530公里后才发现,雷克萨斯ES与丰田亚洲龙在品牌定位、用料细节和舒适性方面差距明显,适合追求品质和豪华体验的消费者

开了530公里后,我才真切感受到雷克萨斯ES和丰田亚洲龙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这两车虽然都用上了TNGA-K平台的基本架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核心部件几乎是兄弟关系,但品牌定位和用料上的差异,还是让我挺震惊的。

先说动力吧。两台车都用的2.5升自吸发动机,马力都在200多点,混动版差不多也是一样的配置。其实这套动力在一汽丰田的亚洲龙和广汽的凯美瑞上都能见到,原装进口,底子没得说。其实动力调校的差异更明显。ES更注重平顺,静谧性做得不错。亚洲龙则偏向于平衡油耗和驾驶感受,有一点点偏运动,底盘调校更加偏硬朗点。

开了530公里后才发现,雷克萨斯ES与丰田亚洲龙在品牌定位、用料细节和舒适性方面差距明显,适合追求品质和豪华体验的消费者-有驾

这让我想到一个场景。早上送娃去学校,一个朋友说:你这个ES静得像个图书馆。我笑了,的确,静音和隔音都在一档,双层隔音玻璃、厚厚的隔音包裹着整个车身,主动降噪技术也是亮点。相反,亚洲龙的悬架调教更偏向于运动感,滤振虽然细腻,但颠簸感会比ES明显一些。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如果日常上下班走城市大街,感受更加平稳的ES更合适?这是我的猜测。

品牌溢价也是差距。ES定位豪华中大型车,起售价差不多29万多一点,到手价可能还会更高。亚洲龙只要17.88万,现在线上还跌到12万左右。价格差,本质也是品牌和用料、服务的差异。一辆车中配的内饰用料,ES上几乎都是半苯胺皮、实木饰板,摸起来确实高端感爆棚。亚洲龙的中低配就用塑料皮革,仿皮居多。有人会问:那用料差别大吗?其实我觉得还看个人需求,如果你对细节特别敏感,那差距就很明显。

开了530公里后才发现,雷克萨斯ES与丰田亚洲龙在品牌定位、用料细节和舒适性方面差距明显,适合追求品质和豪华体验的消费者-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内饰的舒适性也是一大差异。ES配备宽大柔软的座椅,记得修理工一句话:这车坐起来就像沙发。亚洲龙的通风加热功能,只有高配才有,小配置基本只有座垫。静音方面,雷克萨斯用的是双层隔音玻璃,还采用了主动降噪技术。亚洲龙虽然调教得不错,但跟上面比起来,静谧性确实有差。

不过说到这儿,是不是还有点偏题了?其实这里我也要自我更正。有时候我一味强调豪华用料和隔音的区别,忽略了其实亚洲龙在动力和价格上,是很有性价比的——完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对家用车的需求,尤其预算有限,又看重耐用性和保值率。哎,难说是不是我太偏心雷车了?好像没有考虑过有些人其实追求的只是够用。

找我朋友聊过这个问题。他说:我还是看重品牌的服务,毕竟雷克萨斯售后稳定,免费保养挺方便。的确,雷克萨斯的品牌承诺、售后体系做得很扎实。昨晚我翻了个相册,看到自己之前的维修单,2年前买的ES,除了正常保养和更换轮胎,没有出什么大问题。维修点的技师说:用料是真的扎实,不用担心渗油漏油这些事。

开了530公里后才发现,雷克萨斯ES与丰田亚洲龙在品牌定位、用料细节和舒适性方面差距明显,适合追求品质和豪华体验的消费者-有驾

这让我想到一件事。很多开过德系豪华车的朋友,尤其是宝马、奥迪,印象都不是太好——烧机油、渗漏、零件贵、保养折腾。有时候,我在加油站听到旁边的车主 complaining说:这个OPC(奥迪店)真难搞,要排队,价格还贵。相比之下,雷克萨斯的售后服务让人觉得轻松,不用怕被宰。

但我也要反省一下:很多年轻人上天台喜欢雷克萨斯,觉得豪华又省心。我就纳闷了,他们有没有试过德系的操控感?我没细想过,或许是因为雷车的安逸感让他们觉得靠谱。有个朋友曾经说:跟这个比,德系太烧心。可能有点偏激,但我明白他的意思。

开了530公里后才发现,雷克萨斯ES与丰田亚洲龙在品牌定位、用料细节和舒适性方面差距明显,适合追求品质和豪华体验的消费者-有驾

最后回到重点。两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其实高度共享,成本也因此下降。这也是为什么亚洲龙可以做成平民版ES的角色。雷克萨斯通过更细致的调教、更高端的用料和品牌溢价来保持它的高端感。这是不是一种拼价格和拼体验的平衡游戏?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

从购买角度看,预算有限,又想要个品牌和品质都不错的,亚洲龙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差异主要体现在用料细节、品牌认知和工艺打磨上。你会更偏向性价比还是品质保障?

开了530公里后才发现,雷克萨斯ES与丰田亚洲龙在品牌定位、用料细节和舒适性方面差距明显,适合追求品质和豪华体验的消费者-有驾

六个问题——如果你现在在衡量这辆车,是不是更看重有点豪华感但平价还是低调豪华、无忧用车呢?我挺好奇。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