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破冰,家庭优先,拥堵难解
北京车牌政策正悄然转向
马小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七年了。他的车挂着外地牌照。每次进京都要办证。一年最多84天。奶奶看病成了难题。那一刻。他对京牌的渴望达到了顶点。
政策真的松动了?
2025年5月26日。北京家庭新能源指标入围分数线揭晓。最低42分。创历史新低。相比2024年的60分。大幅下降18分。340172个家庭争夺118400个指标。其中6万个是新增的。政策向无车家庭倾斜。明显。
今年3月14日。新版《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生效。核心变化之一:亲属间车牌转让范围扩大。从配偶、子女、父母扩展到祖父母、外孙子女等12类家庭成员。家庭内部可建立“共享车牌池”。
但这不是全面放开。只是结构性调整。
数字背后的博弈
2025年北京小客车指标配额10万个。普通指标仅2万个。新能源指标8万个。此外。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4万个新能源指标。新能源占比已达80%。
家庭积分制度设计精巧。三代同堂大家庭。8人申请。4人参与摇号。中签率可达个人首次申请的126倍。政策明显向多人口家庭倾斜。
但北京汽车保有量已超600万辆。全国最高。交通拥堵指数居前列。完全放开限购?不现实。
4S店的“抢单大战”
政策一出。汽车经销商立即行动。特斯拉推出指标用户抽奖活动。蔚来乐道提供三天免费使用权。极氪全系赠送3万积分。
北京某特斯拉销售徐辉说:“早上出分后。咨询的人特别多。目前手里已经有10多个订单了”。消费者怕错过优惠末班车。
叠加各区汽车消费券。以旧换新补贴。购车热情被点燃。若按每车15万元计算。11.84万个指标将拉动百亿元级消费。
为何不能全面放开?
成都汽车保有量超北京。但拥堵程度较轻。为什么?北京90%的人口居住在55%的土地上。路网密度仅5.9公里/平方公里。成都为8.6公里。
北京解决交通拥堵的难度更大。专家纪雪洪指出:一旦完全放开。需配套拥堵费、燃油税等措施。
公平性也是关键。摇号十余年未中签者众多。直接放开必然引发不满。
未来的路怎么走?
政策导向明确: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但实现路径是渐进式。
2025年修订版细则体现“柔性疏导”思路。从“刚性限制”转向更灵活的治理。家庭成为资源配置基本单元。
专家建议观察政策效果后微调。逐步尝试放开。同时发展智慧交通。智能驾驶车辆普及可能改变游戏规则。
王建摇了14年号。今年终于入围。他把喜讯发到朋友圈。这一刻。许多北京家庭正经历类似喜悦。政策在变。虽然缓慢。但确实在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