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朋友圈里吵翻了天,起因是老张把开了不到三年的电车给卖了,换回了一台燃油车。好几个哥们不理解,说他这不是开倒车吗?老张也不辩解,只丢了一句话:“算过账就知道了。”这事儿听着挺个别的,可你要是看看去年的数据,会发现老张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去年六月份,有个专门研究汽车市场的机构扔出来一份报告,把不少人看傻眼了。全球燃油车的销量不降反升,半年时间里涨了三个多点。你以为这是哪个小地方的偶然现象?错了,印度那边更猛,直接飙到快九个点,东南亚也有六个多点的涨幅。这些地方的人不傻,他们算的明白账——充电桩还没加油站多,出门找个充电的地方比找牛棚还难。
说白了,大家兜里的钱才是最诚实的投票器。你可以在网上把电车夸上天,说它多省钱多环保多智能,可到了掏钱买车那一刻,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续航焦虑这玩意儿,在真金白银面前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有意思的是,那些传统车企也没闲着。宝马在年初的科技展上直接亮出了新招——老款燃油车底盘加上三级自动驾驶系统,今年就能买到手。这招够狠的,直接戳破了一个泡泡:谁说智能驾驶就得是电车的专利?油车照样能玩得转。你花几十万买个电车图的就是个智能?现在油车也能给你配上,还不用担心电池衰减的问题。
丰田那边搞得更绝,人家在氢燃料内燃机上下了狠功夫,热效率直接干到四成五,碳排放比传统发动机砍掉三成。明年就能装车上路,环保这张牌照样打得响。你看,人家根本没打算放弃内燃机这条路,而是换个思路继续玩。
最扎心的还得看二手车市场。那些二手车贩子手里的数据最真实,燃油车开三年还能卖到六成五的价,电车只能剩五成出头。更要命的是,像奔驰E级这种车,三年后还能卖七成价,电车车主看到这数据估计得哭晕在厕所。你想想,买车的时候都说电车省钱,可三年一过,光保值率这一项损失,就能把省下的电费全搭进去,还不够。
再说补能这事儿。全世界的加油站有六十多万座,快充桩才不到八万。在欧美那边,平均三十公里就能碰到一个加油站,快充站你得开八十公里才能撞上一个。这还是人家基建好的地方,要是去趟郊区、走趟山路,电车车主的心能提到嗓子眼。我一个朋友开电车回老家过年,提前三天就在研究沿途哪有充电桩,结果到了服务区发现充电桩坏了两个,另外两个在排队,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轮上。那会儿他就想,要是开油车,加满油五分钟搞定,哪用得着这么折腾?
美国有个做消费调查的机构,专门统计了老车的故障率。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开了十年的燃油车,故障率比电车低三成七。动力系统出问题的概率,油车只有电车的五分之一。你想想,电车那套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点毛病,维修成本都不是小数。燃油车发动机虽然零件多,可技术成熟啊,修起来便宜,配件还好找。
价格战打得更凶。B级燃油车在终端能给你打八折,豪华品牌直接七五折甩卖。电车刚想涨点价回回血,立马就被按在地上摩擦。经销商那边也看得明白,燃油车库存周转快,电车放那容易砸手里,所以油车的优惠幅度越来越大。普通老百姓买车,谁不希望便宜点?同样的预算,油车能上更高配置,电车还得凑合着。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在走的完全是两条路。发达国家那边政策补贴给力,充电桩铺得密,绿牌到处都是。发展中国家这边还在拼命建加油站,电网都不一定稳定,哪有那么多闲钱去搞充电桩?两边的差距越拉越大,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缩小的迹象。
传统车企也没放弃技术升级。48伏轻混系统、插电混动、氢内燃机,油车的技术树点得满满的。你去看看越野车市场、性能车市场,九成以上还是烧汽油的。为啥?因为这些场景对动力、续航、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电车目前还真干不过油车。你开着电动越野车去穿越沙漠,半路没电了往哪充去?拖车都不一定找得到。
有个老司机跟我聊天时说得挺实在:“我不是反对电车,可我每个月得跑两三趟长途,来回六七百公里,电车真不够折腾的。高速服务区充电要排队,快充也得大半个小时,回来一算账,省下的电费还不够我在服务区买杯咖啡的。油车呢?加满油十来分钟,想走就走,踏实。”
说到底,技术进步固然重要,可消费者买车图的是什么?方便、实用、保值。电车这几年吹得挺响,可实际用起来坑也不少。电池衰减、充电难、保值差,这些都是硬伤。油车虽然看着“老土”,可架不住人家皮实耐用啊。就像你买鞋,新款看着好看,穿着硌脚;老款虽然样式一般,可穿着舒服。你会选哪个?
市场的选择最诚实。去年燃油车销量涨了,不是因为消费者守旧,而是他们用真金白银投票,选了更适合自己的产品。电车想要真正取代油车,光靠补贴和政策还不够,得把充电桩铺到位,把电池技术搞上去,把保值率提起来。这些问题不解决,再怎么吆喝也白搭。
我那个换回油车的朋友老张,前两天又跟我聊起这事儿。他说:“我不后悔卖了电车,三年亏了七八万,换来的教训是——买车得看实际需求,别光听人忽悠。现在开着油车,加满油能跑八百公里,心里踏实多了。省下的那点电费,早就被保值率的损失抵消了,还不如图个方便。”
你看,这就是普通人最真实的想法。汽车市场这么大,电车有电车的优势,油车有油车的长处。非得分个你死我活,没那个必要。关键是,厂家得搞清楚消费者到底要什么,别老想着教育市场。市场会用销量数据告诉你答案——今年油车能卖得动,不是偶然,是必然。
你呢,如果现在让你选,会买电车还是油车?或者你已经买了,用下来感觉怎么样?评论区聊聊,说说你的真实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