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E5英国上市,改名EX5,价格性能引关注

最近吉利银河E5要去英国上市了,英国那边还改了个名字,叫做“吉利EX5”。起售价是31990英镑,合人民币其实也就三十一万多,看着还挺美丽。你要问我怎么看这个事,有没有啥深意?那我得挠挠头问问:“为啥吉利要把这个车送去英国?”

说起来靠谱,吉利这些年真是在海外折腾得不轻,收购沃尔沃,玩路特斯(莲花),和奔驰勾勾搭搭,甚至英国的伦敦黑色出租车也整合了。你要说国内卖得多好吧,这车8月卖了一万来辆,按理说挺厉害。但问题是,国内新能源车的竞争那叫一个卷,到处都是降价促销,几万几万砸钱,你三十一万的价位,瞬间能买好几个国产“顶配大磁铁”。结果呢,跑到英国直接加价到人民币三十一万起,连顶配能卖到三十六万多,这能卖得出去吗?英国人会放下手里的特斯拉、奥迪、宝马,去买你国产来的吉利吗?

吉利银河E5英国上市,改名EX5,价格性能引关注-有驾
吉利银河E5英国上市,改名EX5,价格性能引关注-有驾
吉利银河E5英国上市,改名EX5,价格性能引关注-有驾
吉利银河E5英国上市,改名EX5,价格性能引关注-有驾

话说,这车和国内的设计基本一样,没什么新鲜玩意。外观上就是那套电车风格,封闭式前脸、贯穿式尾灯、隐藏式门把手,反正你要不告诉我,我以为就是国内哪家厂的“电动优等生”。内饰布局也别太奢望,无非就是带点物理按键,有打孔储物槽,能给手机找个窝。右舵在英国算是合格,但其他地方没做多大动静。所谓莲花(Lotus)调校,也只是官方嘴上说说:“以后上市的车型都会参考莲花给的报告,但这次上英国的第一批,是原封不动拿国内货去卖。”换句话说,莲花这盘菜还没进锅,就先端了出去,英国人喝的是原汤。

再来说性能,你要在中国卖个十万到十五万区间的电车,215马力,百公里加速6.9秒,续航420公里(WLTP标),这些指标不算啥满级装备。可是到了英国这三十一万的档次,你得和斯柯达Enyaq,起亚EV6,现代IONIQ 5这些欧洲老炮们正面刚。这几位选手哪个不是欧洲市场上的“爽快型选手”?斯柯达的大体量,现代的设计,起亚那劲头,再加上英国人对吉利的认知也不是太深,你把一辆在中国中端定位的车,去和别人家一众高端电车卷,难不难?你说难,那肯定难,你说不难,那说明你是吉利公关部的。

咱们中式电车走出去,到底靠啥?拼性价比?拼科技?还是拼品牌?英国人买车不一定光算环保不环保,更多时候,还认品牌、认传统、认服务。说到品牌,吉利虽然把路特斯(莲花)收了,但大部分英国人还没那么快把吉利和性能、运动奢华这些词绑定。你想让人家主动花三十万多买一辆没有传统认知的新电车,这得多大勇气?如果说吉利的牌子有沃尔沃在后面撑着,或许还能多点底气,但是手里握着莲花报告,也不能一蹴而就让英国老司机为你鼓掌。“中国产品”要打动海外市场,单凭把价钱拉上去可不够,还得有点故事,有点文化,有点实力。

我还得琢磨,现在英国油价、房价都高,通胀添堵,新能源补贴趋紧,消费者其实更纠结,买车得考虑眼前,也不能指望电动车一朝全都取代汽油版。号称“性价比之王”的中国车到了英国,起步价格改得那么高,是不是掂量一下自己到底要用什么优势去和欧洲邻居们掰腕子?英国路况和国内可不一样,雨多,道窄,弯多,行人还反着走,莲花调校或许真的有用,但这些改变实实在在落实到产品上了吗?目前的吉利EX5,看着就是国内的那一套移植过去。

吉利银河E5英国上市,改名EX5,价格性能引关注-有驾
吉利银河E5英国上市,改名EX5,价格性能引关注-有驾

再看续航和充电,420公里续航说起来不低,但英国电网密度跟中国不一样,外加很多老城区,电桩建得慢,充电速度虽然最高能到100千瓦,但能不能随便找个地方插根线就开充,真说不准。你说极速从30%充到80%用20分钟,这在国内很多电车早已经做到,甚至更快,极端天气下能不能保持这个速度又是另一回事。在英国冬天早晚阴雨连绵,电池的耐寒抗衰减性能能不能抗得住,还得看后续反馈。欧洲人更在意的是实际表现,不是数据纸上的那几个漂亮数字。

想深一点,其实京东短平快的套路,和西方慢工出细活的节奏,原本就不一样。国内新能源车厂商靠“堆料”、靠价格战抢滩登陆,但到了欧洲你就不能一家伙砸个大礼包说“你买就买呗”。欧洲市场对安全、品控、售后、保值率、维修便利性有一箩筐要求,甚至还关心你零部件回收、后市场配套、二手车折价。你以为海外是卖一辆挣一辆,实际上售后体系、配件流通、服务人员培训,这些比卖车本身还累。中国车厂谁先吃到这个苦头了,谁先学到教训了,谁就有资格称霸下一轮海外竞争。

回头看吉利,把银河E5这么一个相对中端的产品用高端价去卖,一方面是策略,另一面也是无奈。这种“高开高打”,有可能是一种试探:看看英国有没有人愿意尝鲜,愿意用一种“新鲜的中国电车”体验,哪怕贵点,先占个坑。“新车上市,定个高价”,就像十多年前国产手机刚刚出国门一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是不是水太深,能不能搏一把,只能后面看销量和口碑。

吉利银河E5英国上市,改名EX5,价格性能引关注-有驾

但我也必须替广大中国厂商敲个小警钟,别光看短期宣传,关键还是创新和服务要跟上。把车型、配置做得跟欧洲同级别车旗鼓相当还不够,背后的生态跟不上的话,“中国产品”只能是“价格跳楼”,很难长久。你说路特斯牌子响,但现在英国人更认“真实体验”。路特斯说调校,报告一出,但你在英国市场真正落地前,性能和体验还是国内老一套,英国人会不会买单?会不会一年后冲销量、两年后降价促销、三年后被新玩家挤下舞台?这都是需要思考的。

再说回价格,这三十一万人民币算高不算高?你要在国内买吉利银河E5,顶配用不着十五万就能拿下,去到英国净价“加倍”,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要说运费、关税、渠道、认证这些都得加,可是如果未来中国电车真想打破天花板,还是得靠品牌提升和产品创新,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国内新能源车已经不缺“便宜好用”,大家拼的是体验、艺术、智能,拼的是让用户愿意为你买单和口碑转介绍。到了海外,这条路更难,只能靠慢慢积累。

其实如果你是吉利高层,你也不能坐等国内市场饱和才开拓海外。一个厂子想要活得长久,光靠国内肯定不够,全球化本来就是趋势。英国只是个开始,欧洲本来就是电车高端市场的桥头堡。如果能真正把莲花调校、沃尔沃安全、吉利价优三者结合,再加一点“中国智慧”,或许别人不买账,你的产品也多了几份底气。而不是说“听说莲花参与了”,实际还是一份中国本土调校的车,“数据早就告诉你答案,只是你不信。”

最后留个问题,你说国产车出海,到底应该追求的是“品牌认同”还是“价格吸引”?是不是只有当中国电车自己在技术、体验、服务上有绝对话语权,才能真正用三十万卖出去让人买得心甘情愿?还是说现在只是一个摸索期,谁先打破瓶颈,谁就有资格站在舞台中央,得意洋洋地说:“世界市场,我来了”?也许答案就在三个月后英国的销售数据里,也许在五年后中国电车的海外发展历史里。总归一句话,走出去比想象的更难,真正让别人服气,靠的不仅仅是牌子,更是底蕴。

吉利汽车能否靠银河E5在英国撬动新局面,不是看几句公关稿能否吹起来,而是看产品和服务是否能站得住脚,用户体验能不能超过当下的欧洲劲旅。让我们拭目以待,别光看表面热闹,真正的赢家往往是在细节里下的功夫最多。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