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长假结束看车圈战报,都像是在开一个大型的盲盒。
一边是问界国庆订单近五万,遥遥领先直接上强度;另一边是比亚迪订单二十几万,感觉车子不是用钱买的,是路边扫码免费领的。气氛都烘托到这了,场面搞得比双十一还热闹,好像人人都在国庆喜提新车,消费主义的镰刀闪闪发光。
结果真实的上险数据一出来,好家伙,整个新能源市场周销量环比暴跌37%,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堪称车圈的“量子力学”。你问车到底卖没卖出去?卖了,但又没完全卖。订单量存在于车企的宣传稿里,存在于销售的朋友圈里,但就是不存在于车管所的系统里。这不叫卖车,这叫“预售信仰”,先把你的钱和情绪都锁定,至于交付上牌,那是另一个次元的故事了。
这就跟我们小时候玩的压缩毛巾一样,看着一小坨,遇水就膨胀。车企的订单就是那个压缩毛巾,真实销量就是那个水,国庆车管所放假,等于没水,那自然就膨胀不起来。大家都是演员,都在遵守这个表演规则,不装了,摊牌了,但又没完全摊牌。
在这场大型魔幻现实主义戏剧里,比亚迪依然是那个不讲道理的主角。
就算环比跌了37.3%,周销量依然有5.79万,是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还多。这就很恐怖了。这不叫龙头,这叫“道诡异仙”里的司命,直接修改了游戏规则。别人的目标是活下去,比亚迪的目标是“你们谁都别想好好活”。它不是在跟你竞争,它是在进行物种清理。
其他人呢?吉利五菱这些传统巨头转身,属于大象跳街舞,虽然笨拙但力道十足,一脚下去也能踩死几个小朋友。新势力里,零跑问界小米杀成一团,属于新生代蛊王争霸赛,主打一个“我比你多卖一百辆,我就要在你坟头蹦迪”。
但最有意思的,还得是特斯拉。
环比暴跌74.3%,周销量只剩0.5万辆。这个数据,简直是行为艺术。三体人看了都得从飞船上跳下来给你点个赞,这也太抽象了。
官方解释是“季末集中交付,期初放缓”,叠加假期效应。是是是,你说的都对。这套说辞我听了八百遍了,就像渣男的借口一样,每次都一样,但你还就得听着。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我懂那种感觉。买特斯拉,买的从来不是那个车,而是一种“玄学”。一种“我用科技改变世界”的参与感,一种“我是少数派精英”的自我认同。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的核心价值不是那块电池,也不是那个自动驾驶,而是“我开的是特斯拉”这个事实本身。所以它的销量波动,跟产品力关系不大,跟信徒们有没有空去“朝圣”(提车上牌)关系很大。国庆节,信徒们都出去旅游了,谁有空去给你贡献“香火”啊?特斯拉的香火,说断就断了。
但跌74%就纯属离谱!
这就暴露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在掀桌子式竞争法则面前,一切品牌玄学都是纸老虎。当比亚迪把价格打到十万以内,当小米把流量玩到极致,当所有人都开始发疯的时候,你那点所谓的“信仰”就显得特别脆弱。说实话,我有时候看这些数据,就想起当年排队买iPhone 4,那种狂热好像再也回不来了。人到中年,就图个省心。
更有意思的是乐道和极氪,环比只跌了百分之十几,简直是这场泥石流中的两块磐石。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没把宝押在假期那一哆嗦上,人家是靠日常的肌肉记忆在卖车。这才是最可怕的,当大家都在靠“灵感爆发”或者“信仰充值”的时候,有人已经把卖车做成了一日三餐,稳定得让人害怕。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企比作修仙门派,可能有点侮辱修仙的。人家修仙好歹是凭真本事,渡雷劫飞升。这帮哥们是天天渡“公关劫”,比谁的嘴更硬,谁的故事更好听。
最后,所有文章都在说,别慌,这只是短期波动,你看,新能源渗透率都到50%了!历史性节点!大趋势不可逆转!
每次看到这种结论,我就想笑。
渗透率50%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以前是新能源车从燃油车嘴里抢饭吃,属于外部矛盾,大家可以一致对外。现在开始,是新能源车自己跟自己抢饭吃,是内部矛盾,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所以,50%不是胜利的号角,而是大逃杀开始的钟声。接下来的市场,不会有温情脉脉,不会有技术探讨,只有最原始、最血腥的白刃战。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新能源车的决胜点也不在实验室,而在谁能先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
所以,别被什么周度“暴跌”吓到,也别被什么“订单喜报”忽悠瘸了。
真正的混乱,才刚刚开始。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