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招根掌舵星途,高端突破遇阻,E08停滞支援智界

其实最近关于黄招根的动向,坊间一直在传,有人说他要离开星途,有人说他可能会被调岗,反正风声很乱。

我看了看这几年星途的表现,说实话,确实没到让人特别满意的地步。

大家都知道,黄招根其实是奇瑞很看重的一员大将,之前在凯翼、哪吒这些品牌也干了不少年,经验有,能力也不差,结果三年坐镇星途,感觉这个高端品牌还没闹明白,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迷失方向了。

当年星途出来的时候,奇瑞寄予厚望,冲击高端其实就是奔着那些合资品牌去的,想着能打个翻身仗。

黄招根掌舵星途,高端突破遇阻,E08停滞支援智界-有驾

可是这一打,打的过程就特别艰难。

其实大家都清楚,奇瑞本身就是走性价比路线起家的,想要一下子转型做高端,难度很大。

你看星途这些年新品不断,什么星纪元、瑶光、揽月、凌云、ES、ET,名字乱七八糟,很多消费者都分不清谁是谁。

其实品牌规划就已经乱了,命名、定位、价格,弄得大家都很懵,产品出来了,消费者不买账,市场自然不认可。

销量其实就是最好的反馈。

根据公开数据,9月份星途一共卖了一万多辆,看着还行,但你仔细一看,支撑销量的是海外市场,国内市场那几个主力车型就几百辆。

像什么星纪元ET、凌云,一个月才卖七百多辆,其他车型也都差不多。

你要是和风云系列、捷途一比,差距太大了。

风云T11才上市两天大定两万多,捷途纵横G700全球大定也过万。

星途呢,产品一堆,月销还不如风云一个车型。

所以说,冲击高端基本是半死不活,失败的概率很大。

黄招根掌舵星途,高端突破遇阻,E08停滞支援智界-有驾

其实我觉得,奇瑞在自己家里搞了太多品牌,品牌太多,定位也不清楚,消费者根本搞不明白你到底哪个是高端哪个是性价比。

要是像丰田,本田,人家一个车企就搞两三个品牌,每个品牌定位清清楚楚,买了也不容易混淆。

奇瑞倒好,风云、捷途、星途、智界,全部砸在一起,反而把自己搞晕了。

你说想做高端,那你得有高端的气质、高端的体验、高端的服务,可这几年下来,星途除了产品堆堆堆,服务、体验、口碑都没跟上,这样做高端,消费者肯定不信任你。

要说星途最让人失望的,就是去年提出要做奇瑞的奥迪、雷克萨斯,这口气确实大,结果现实啪啪打脸。

你说你是奥迪,雷克萨斯,那得有相应的销量跟认可度呀。

结果星纪元ES上市后,月销才一千辆,说出去谁信?

尹同跃喊口号喊得挺响,黄招根也跟着打气,结果实际销量连目标的零头都没摸到。

后来星纪元ET四驱版上市,黄招根还说要月销破万辆,现实是每月几百辆,别说破万,五千都够呛。

其实星途最让人头疼的,不光是销量不行,更关键是内部策略混乱。

你看这次E08 MPV项目,本来星途预热了一阵子,产品也下线了,结果临上市前又说项目搁浅,转到智界那边去了。

这让人很困惑,研发这么久,资源投入这么大,就这么一转手,前面那套高端布局根本就没搞明白。

黄招根掌舵星途,高端突破遇阻,E08停滞支援智界-有驾

其实这跟奇瑞和华为合作有关,智界本身因为之前S7销量不理想,后来R7表现稍微好点,奇瑞肯定不想放过这个窗口期。

于是就把星途的项目直接转给智界,想借华为的势,再冲一次高端。

但我觉得这种做法其实挺伤品牌的。

你说你搞高端,一会儿在星途,一会儿在智界,消费者到底应该信哪个?

星途深耕高端多年,结果最后MPV还要给到智界去做,那星途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产品卖不动,项目被挪走,团队也要换人。

这次说黄招根可能会被刘赫宁取代,刘赫宁之前在长城魏牌管营销,资历其实没那么深。

奇瑞高管也是进进出出,团队稳定性也没了,星途的未来就更难说了。

其实从整个奇瑞集团来看,这几年是有点群雄争霸的意思。

风云系列打低端,捷途靠性价比起家,现在捷途一口气冲到三十万级别,风云也开始碰二十万级市场。

你说这两条线都在往高端试水,结果星途还在原地打转,推出一堆新车,销量却没起来。

黄招根掌舵星途,高端突破遇阻,E08停滞支援智界-有驾

其实车企做高端,除了产品力,还得靠品牌溢价、用户口碑和服务体验。

星途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认知低,产品定位乱,用户根本没有粘性。

你新车再多,月销不上千,根本没法支撑高端形象。

我觉得奇瑞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把品牌线理顺,把资源集中起来,别再搞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定位。

星途这几年虽然尝试高端,但实际效果很一般,反倒是风云和捷途借政策和市场快跑,销量上去了。

其实国内市场变化很快,新能源车一年一个样,用户越来越看重品牌和服务。

你说星途主打高端,结果售后、服务、体验都跟不上,产品力也没到质变,消费者肯定不买账。

你看看理想、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为什么能做起来?

其实就是品牌定位清楚,产品力和服务做到了位,用户感知强烈,口碑就起来了。

反观星途,三年新车不断,命名乱七八糟,定位也在变,用户根本没法建立信任。

其实高端品牌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和持续,让用户觉得值得信赖。

你新车老换,领导也换,项目还搁浅,用户还没建立认知就又变了。

黄招根掌舵星途,高端突破遇阻,E08停滞支援智界-有驾

这样下去,星途不仅冲不动高端,连原有的市场份额都可能丢掉。

其实奇瑞也不是没做过高端,当年瑞麒、威麟也尝试过,结果最后都没活下来。

这次星途重蹈覆辙,说白了就是没学到以前的教训。

要说星途还有没有机会?

我觉得如果奇瑞能把品牌线收缩,把资源集中到两三款核心爆品上,强化服务和体验,还是有机会翻身的。

但现在这种分散打法很难做起来。

尤其是现在风云和捷途都在往高端冲,星途的空间其实在被挤压。

如果领导层再换人,团队不稳定,产品策略继续混乱,恐怕星途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尤其是现在智界跟华为合作,资源和注意力都往那边倾斜,星途很可能沦为边缘品牌。

其实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新能源领域,每个品牌都在拼命创新,拼服务,拼体验。

你要做高端,光靠产品是不够的,要有品牌力,要有服务,要让用户觉得是身份认同。

黄招根掌舵星途,高端突破遇阻,E08停滞支援智界-有驾

现在星途还停留在堆产品、比配置的阶段,真正的高端体验感没做出来。

你看奥迪、雷克萨斯、宝马这些品牌,用户买的是一种体验和认可,不是单纯的功能。

星途要想做成奇瑞的奥迪,雷克萨斯,得先把用户体验和品牌认知做到位,否则喊再多口号也没用。

最后说说奇瑞的整体布局,现在风云系列和捷途都开始冲击高端,星途的角色其实越来越尴尬。

风云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捷途主打大空间、实用和价格,现在又开始往三十万级市场冲,投入很大。

智界跟华为合作,技术和营销上有优势,未来如果做起来,星途可能就成了夹缝里的品牌。

其实奇瑞应该早点收缩品牌线,集中资源打爆一两个品牌,别搞那么多定位模糊的子品牌。

不然每年新车堆出来,用户还是不认可,销量上不去,最后再多资源也都浪费了。

总之,星途高端梦这几年是有点迷失,各种项目搁浅、团队更迭、品牌规划混乱,都让消费者越来越没信心。

要说黄招根,三年下来也算尽力了,但现实确实不理想。

未来奇瑞得好好理清思路,别再一味堆新车,得把品牌和服务做深做透,才能让用户真正认可。

现在市场变得越来越卷,消费者越来越精明,想做高端必须得拿出真本事。

如果还是搞老一套,星途恐怕很难翻身,奇瑞的高端梦也难以兑现。

E08搁浅输血智界只是一个缩影,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整个奇瑞品牌战略的混乱。

未来能不能突围,就看奇瑞能不能真正做出取舍,把资源和注意力放到最有希望的品牌和产品上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