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新规:超45天不更新,延迟OTA=失去保修?

“你没点更新,坏了不关我事?”——通用汽车这波操作,把车主逼成了IT运维。

2025年起,雪佛兰、别克、GMC、凯迪拉克的车主注意了:OTA系统更新推送后,必须在45天内完成安装,否则因系统老化导致的故障,保修直接不赔。这话放出来,美国不少车友当场炸锅:我车停地库里信号差,连不上Wi-Fi,转眼保修就没了?这哪是智能车,简直是“智能枷锁”。

我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是:OTA本是便利,怎么现在成了“免责金牌”?

一、45天倒计时:便利还是枷锁?

先说清楚,通用这新规不是凭空来的。据GM Authority和IT之家报道,2024年通用的保修支出暴涨3亿美元,其中软件漏洞和发动机召回是大头。他们现在用的Global B电子架构,主打的就是“软件定义汽车”,能远程修复漏洞、优化性能,理论上能省下25%的保修成本。

听起来很美,对吧?但问题来了——便利的前提是“用户必须配合”。

就像你手机总点“稍后更新”,结果某天微信打不开、相机崩了,苹果不会说“你没及时更新,自己修去”。可通用现在说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你没在45天内更新,系统出问题,概不负责。

那问题来了:谁来证明是“系统老化”还是“更新失败”?一位凯迪拉克XT5车主跟我吐槽:“我这车放地库两周,更新推送给不到,等我开出来,已经超时了。难道让我天天远程启动,就为了连Wi-Fi更新系统?”

更别说那些老年车主、不常开车的家庭用户,车机弹窗一闪而过,根本没人看。45天,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但对于一辆车来说,足够它在地库里“失联”好几轮了。

二、OTA的“双面性”:便利背后的责任划分

我试驾过通用新一代的凯迪拉克LYRIQ锐歌,那套基于Global B架构的车机系统,确实流畅。语音识别快,导航能预判路口,甚至空调会根据你常开的路线自动调节温度。OTA更新后,还能解锁新功能,比如新增一个露营模式。

但我也经历过一次“更新失败”:某次夜间OTA,信号不稳,更新中断,车机卡在98%。重启无效,最后只能拖去4S店刷机。技师说:“还好没动核心ECU,不然算‘人为中断’,可能影响保修。”

你看,车企留了后路:如果更新本身导致故障,通用承诺“全包”。可问题是——你怎么证明是更新出的问题,而不是你操作不当?

这就像一场“罗生门”。车主说“更新失败导致发动机报错”,4S店说“你没按时更新,系统已过保”。最后谁说了算?不是技术问题,是责任界定问题。

三、真实用户声音:有人点赞,有人怒退车

我在论坛翻了一圈,发现车主们态度两极分化。

一位别克昂科威S车主说:“我每月远程检查一次车况,OTA一来就更新,系统一直很稳。我觉得这规定合理,毕竟软件和发动机一样,需要‘保养’。”

但更多人不买账。一位雪佛兰开拓者车主在Reddit发帖:“我车停公司地库,Wi-Fi信号为零。更新推了三次,我都收不到。第46天发动机故障灯亮,4S店说‘超时未更新,不保修’,修了8000块。这算哪门子智能?”

甚至有车主考虑退车:“以前买车看三大件,现在还得当IT管理员。我花钱买服务,不是买麻烦。”

四、横向对比:其他车企怎么玩OTA?

通用新规:超45天不更新,延迟OTA=失去保修?-有驾

咱们拉几款主流车型比比看,就知道通用这招有多“狠”。

车企 OTA政策 保修关联性 用户友好度

特斯拉 强制更新为主,部分功能可延后 更新失败导致故障,特斯拉负责 ⭐⭐⭐⭐☆

蔚来 推送后7天内建议更新,超时不锁保修 明确区分“软件故障”与“用户延迟” ⭐⭐⭐⭐⭐

小鹏 可手动推迟更新,最长30天 超期不直接影响保修,但建议及时更新 ⭐⭐⭐⭐

通用(新规) 必须45天内完成 超期=放弃保修 ⭐⭐

你看,蔚来和小鹏的做法更人性化:提醒你更新,但不拿保修“要挟”。特斯拉虽然强制,但出了问题自己扛。

而通用,直接把“用户是否更新”和“保修资格”挂钩,等于把软件维护成本转嫁给车主。

有业内人士告诉我:“通用这是在学手机厂商,但手机坏了你换一台,车坏了可涉及安全和大额维修。”

五、技术趋势 vs 用户权益:谁该让步?

不可否认,软件定义汽车是大趋势。现在的车,ECU(电子控制单元)多达上百个,从车窗到刹车,全靠代码控制。一个软件漏洞,可能导致刹车延迟、电池过热,甚至远程被黑。

所以,及时更新确实重要。就像我试驾的GMC HUMMER EV,它的“螃蟹模式”和“自动调平悬挂”全靠软件驱动。一次OTA后,越野响应速度提升了15%,体验立竿见影。

但问题在于:车企不能一边享受软件红利,一边把风险全甩给用户。

举个例子:苹果iOS更新,会反复提醒你,甚至用“红点”逼你点开。但哪怕你三年不更新,iPhone坏了,苹果照样保修。因为他们知道——用户体验是底线。

而通用现在做的,更像是“用保修换成本控制”。省了3亿,却可能丢了用户信任。

六、未来会怎样?我的几点判断

45天规则可能松动

目前舆论压力大,通用或许会增加“宽限期”或“信号豁免条款”。比如地库、偏远地区用户可申请延期。

OTA提醒机制需升级

通用新规:超45天不更新,延迟OTA=失去保修?-有驾

光靠车机弹窗不够。应该像银行验证码一样,短信+APP+电话三重提醒,确保用户知情。

责任界定需第三方介入

建议引入“车载黑匣子”数据,由独立机构判断故障原因。是系统老化?还是更新失败?数据说话,别让用户背锅。

老年用户需特殊通道

对不熟悉智能系统的车主,4S店应提供“代更新”服务,或设置“家庭账户”由子女远程操作。

七、写在最后:OTA不该是“紧箍咒”

我理解车企的难处。软件维护成本高,召回一次动辄上亿。但把用户当成“免费运维员”,终究走不远。

OTA的初衷,是让车越开越好,像我的LYRIQ,半年更新了三次,每次都有新功能,像极了“养车”的乐趣。

可如果每次更新都像在“闯关”——45天倒计时、信号不稳定、更新失败还影响保修——那这辆车,开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

如果你的车因为没及时更新丢了保修,你会接受吗?

你觉得45天合理吗?还是该像手机一样,提醒但不惩罚?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顺便说一句,我最近在跟通用客服聊这个政策,如果有新进展,会在下篇文章里分享。也欢迎大家留言提问,我会尽量回复。

总结一下:

通用的新规,是车企在软件时代的一次激进尝试。初衷是控制成本、提升系统稳定性,但执行方式过于“一刀切”。

OTA本该是“增值服务”,不该变成“免责条款”。

技术进步不能以牺牲用户权益为代价。

期待更人性化、更透明的解决方案出现。

通用新规:超45天不更新,延迟OTA=失去保修?-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