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月销超25万辆、连续6个月环比、同比双增长、连续12个月单月销量超20万辆……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咬定车市不放松 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吉利汽车,一条增长线,一直向上攀,按照自己的节奏,展现出韧性发展观。
吉利汽车9月1日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8月份,吉利汽车销售25.02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5%,连续6个月环比、同比双增长、连续12个月销量超20万台。其中,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浓墨重彩,成为增长极的一抹亮色,销量超过14.73万辆,渗透率达到59%。
今年1-8月份,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89.71万辆,同比增长47%,达成全年300万辆销售目标的63%。
无论是销量增速还是新能源渗透率,吉利汽车均跑赢乘用车大盘。据乘联会预估,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约为194万辆左右,同比增长2.0%,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10万辆左右,渗透率56.7%。
套用股市中的一句话,牛市多股神,熊市验实力。在汽车市场中,要想在需求放缓的淡季实现销量增长,硬功夫与真本事缺一不可。而吉利汽车能在8月这一车市传统淡季中,实现“淡季不淡 销量劲增”,进一步验证吉利汽车优异的竞争力,以及体系实力构筑起的高质量稳健发展路径。
8月份,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连创两项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车型(含吉利银河、领克、极氪)销量超过14.73万辆,月销量位居历史高点,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13%。吉利银河以11.07万辆的月销量成绩刷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3%。
相较于其他车企依靠单一爆款车型驱动销量短期爆发,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速增长来自多款爆款车型合力驱动。
具体看,吉利星愿凭借4.8万辆的月销量刷新历史新高,并且连续3个月销量超4万,历史累计销量已突破35万辆;吉利银河E5延续月销过万趋势,8月销量近1.37万辆;吉利银河星舰7
EM-i以1.14万辆的销量成绩,领跑A级电混SUV市场;吉利银河星耀8销量达1.02万辆,累销突破4万辆;8月上市的吉利银河A7两周达成万辆交付成就,上市首月销量超过1.2万辆。
同时,极氪品牌在多款爆款产品合力推动下,8月交付量达到1.76万辆,环比增长4%,前8个月累计交付新车12.5万辆,同比增长3%。领克品牌8月单月销量超过2.72万辆,助推领克品牌今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23%,领克900快速完成产能爬坡,上市百天用户超2万,单周销量跻身高端全尺寸混动SUV第一。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多品牌、多车型、多核驱动,成为吉利汽车销量劲增的“护城河”,助力吉利汽车销量与品牌,口碑与美誉度“更进一步”。
与此同时,多款重磅新品的亮相、发布、预售、上市,将让吉利汽车提前锁定全年“好收成”。预计三季度上市的吉利银河M9,开启预售24小时订单超4万辆;成都车展开启预售的极氪9X,预售1小时订单达4.27万台;将于9月8日上市的领克10
EM-P,预售24小时订单即超万台。
前8个月,吉利汽车旗下新能源产品销量迈入“双百”时刻,新能源总销量达100.26万辆,同比劲增120%。随着新产品陆续上市,叠加新能源市场年末翘尾效应,相信吉利汽车新能源产品销量表现有望再创新高。
8月份,吉利汽车海外出口销量达到3.61万辆,环比增长2%。前8个月,吉利汽车海外累计销量25.5万辆。
吉利汽车海外市场销量趋稳的背后,是其正从“产品出海”的1.0时代全面迈向“品牌出海”的2.0时代,以全链条的本土化出海加速全球化进程。正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所说,海外发展列入到吉利汽车优先级项目,产品出口坚持油电并举的产品策略,根据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产品策略。
基于“比本地人更懂本地”的本土化策略,吉利汽车在部分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如产品力本就出众的吉利国际EX5,在澳洲市场对续航、底盘等进行本土化改造,加上切合消费习惯的用户活动,仅用两个半月的时间便跻身纯电汽车销量榜第三位,7月份再次斩获纯电车销量全品牌Top3。同时,吉利国际EX5登陆阿联酋首月,便凭借产品实力与本土化策略,销量表现跃居细分市场全品牌TOP3。
依托全球化研发体系以及本土化出海策略,吉利汽车全球化本土逐步扩大。8月份,吉利汽车在中国香港市场投放吉利国际EX5车型,后续将引入吉利星愿、吉利银河星舰7
EM-i车型。在埃及市场,吉利一方面投放新产品全新吉利Cityray(吉利博越),扩充产品矩阵,另一方面则依托CKD工厂,持续强化Emgrand、Coolray、Starray、Coolray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尼加拉瓜市场,吉利品牌亮相本地大型展会Feria
Granadera,并发布吉利Coolray Neo(吉利缤越超能版)和吉利Cityray(吉利博越)。
与吉利品牌一样,极氪也在加速海外市场布局。8月份,极氪品牌进军希腊市场,欧洲战略版图进一步扩张。同时,极氪7X分别在澳洲与泰国开启预售和上市。在墨西哥市场,Zeekr space Santa Fe在其首都墨西哥城开业。
油电并举与本土化出海产品策略,吉利汽车全球化进程稳健而迅速,为各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带来智能精品出行体验的同时,焕新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形象,成为中国汽车出海的“新名片”。
在智能汽车时代,空间与配置上的“量大管饱”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智能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以及包括电池在内的安全性,成为消费者最为看重方面。
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吉利汽车早早布局,包括智能座舱、出行生态、动力电池等领域的“科技树”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大幅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一个吉利战略指引下,吉利汽车聚焦“一个座舱”,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统一的AI Agent、统一的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打造全球首个实现“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并且宣布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聚焦“一个座舱”,并非是做简单的技术整合,而是在整合的基础上应用全新AI技术,让智能座舱更智能。吉利汽车将AI技术融入智能座舱底层架构中,形成独特的“五层AI座舱原生技术架构”,以AI边缘算力为基座,通过AI
OS原生架构,实现AI体验沉浸式交互,聚合丰富场景的AI智能体,最终通过一个超拟人AGI,呈现AI座舱的全新体验。
吉利AI座舱并非科技期货,而是能够上车的科技现货。基于“五层AI座舱原生技术架构”,吉利汽车推出了Flyme
Auto
2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将为用户带来情感交互、全维沉浸的AI座舱体验。该座舱操作系统将率先搭载于领克10EM-P、吉利银河M9车型上。拥有高感知的情感交互能力、强大的行动力以及AI能力的汽车超拟人智能体Eva,将率先搭载于吉利银河M9上。
同时,吉利汽车构建的“天地一体化”智能生态也有着新进展,以一箭11星的方式,将包括“千里浩瀚号”卫星在内的吉利星座第四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目前,“天地一体化”智能生态已拥有4个轨道面共41颗卫星,年内将完成共计72颗卫星的吉利星座一期部署。
吉利星座低轨卫星实现的卫星物联通信服务,已经应用到吉利银河、领克、极氪部分车型中,为用户出行提供“永不失联”的安全感。
事实上,吉利汽车通过科技创新为消费者带来安全感,不止于构建“天地一体化”智能生态,更在于新能源汽车最根本的动力电池安全。前不久,领克10
EM-P搭载的神盾金砖电池,顺利通过了中汽中心开展的全球首个“整包+整车混动电池带载”六大串行测试,以高强度的安全性打消消费者对动力电池安全方面的顾虑。
节节攀升的销量表现,使得吉利汽车业绩实现大跨步增长。据吉利汽车8月14日发布的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92.9亿元,扣除外汇汇兑税后归母净收益等非核心损益后,实现核心归母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
吉利汽车利润指标的倍数增长,是规模效应与战略整合的共同成果。“一个吉利”战略的落地,让吉利汽车的经营效率大幅提升,叠加多品牌高销量带来的规模效应,实现生产制造成本的下降,也能进一步摊薄汽车巨额的研发成本。
半年报中的部分财务指标,清晰反映出战略整合带来的费用降低。上半年,吉利汽车行政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1.88亿元至28.98亿元,降幅为6.10%;分销及销售费用为83.85亿元,同比增长6.39%,费用增速显著低于汽车销量及营业收入的增速。
吉利汽车超预期的上半年业绩加上持续增长的销量,得到包括招商证券国际、华西证券、东方证券在内多家机构的“好评”,多家机构普遍认为,随着吉利汽车整合协同深化,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将显著改善,持续看好吉利汽车后续量价齐升。
发展有韧性,但不任性。
坚持高质量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敬畏市场,满足需求,是吉利汽车的“发展观、方法论”。吉利汽车能够在8月实现淡季不淡,销量高速增长,遵从的就是这样的规律。
吉利汽车在产品与科技的“两手抓、两手硬”,不断夯实自身市场竞争力,多款新车型集中在金九银十上市,持续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产品,全力以赴为全年销量增长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回归一个吉利的规模效应与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也将推动吉利汽车交出一份更加亮眼的全年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