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发展氢能,菲律宾电动车占比6%,东南亚新能源布局加速

最近,咱们周边的东南亚国家,汽车市场可是热闹非凡,正在发生一些很有意思的变化。

当我们很多人还在关注国内哪个牌子的新能源车又降价了,哪个技术又突破了的时候,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这些地方,一场关于汽车未来的大戏也已经拉开了帷幕,而且每个国家的剧本都还不太一样,看点十足。

先说说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发展氢能,菲律宾电动车占比6%,东南亚新能源布局加速-有驾

提起马来西亚的汽车,很多人会想到他们的国产品牌宝腾。

这个牌子最近的日子过得相当不错,尤其是在被咱们中国的吉利汽车入股之后,技术和设计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就拿2025年8月份的数据来看,宝腾一个月就卖出了一万五千多辆车,这个成绩是他们近三年来最好的单月表现了。

特别是那款叫Proton X50的SUV,一个月卖了四千多辆,成了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SUV。

这说明,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马来西亚的市场需求还是很旺盛的。

可就在大家以为他们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时候,马来西亚政府却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决定。

他们在国家最新的发展计划里明确提出来,要把氢能源汽车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这就让很多人有点看不懂了。

现在全世界搞新能源,主流都是纯电动车,大家都在拼电池技术、建充电桩,怎么马来西亚突然要拐个弯,去搞技术更复杂、成本也更高的氢能源呢?

其实,他们有自己的考虑。

马来西亚政府看到的,可能不只是我们普通人开的家用小轿车。

马来西亚发展氢能,菲律宾电动车占比6%,东南亚新能源布局加速-有驾

他们更关注的是那些大块头的商用车,比如长途大货车、大巴车。

这些车要跑长途、拉重货,如果用纯电动,电池得做得非常大,又重又贵,而且充电时间也太长了,会影响运输效率。

而氢能源车,加氢就像加油一样快,几分钟就能搞定,跑得也远,排出来的还只有水,非常环保。

所以,马来西亚可能是想在纯电动车不太擅长的重型运输领域,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

当然,这条路不好走,投入巨大,对技术要求也高,所以马来西亚的汽车行业协会也提醒政府,必须要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合理的税收结构和给力的补贴,才能把这个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

再把目光转向菲律-宾,这里的情况就显得更加实际一些。

他们没有喊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口号,但是电动化的趋势已经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销售数据里。

根据菲律-宾汽车制造商商会的数据,2025年前八个月,该国的汽车总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几乎没怎么增长,但是电动汽车的销量却成了一个大亮点。

在这段时间里,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电动汽车一共卖出了一万八千多辆,占到了汽车总销量的百分之六点零四。

这个比例虽然和一些发达国家比还不算高,但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东南亚国家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了。

更有趣的是,在这一万八千多辆电动化汽车里,绝大部分都不是我们常说的纯电动车,而是混合动力汽车,卖了一万四千多辆。

纯电动车只卖了三千多辆。

马来西亚发展氢能,菲律宾电动车占比6%,东南亚新能源布局加速-有驾

这清楚地反映出菲律-宾当地消费者的心态:他们既想享受电驱动带来的省油和安静,又对充电桩的数量和充电的便利性感到担忧,不想有“里程焦虑”。

所以,这种既能用油又能用电、不用专门找地方充电的混合动力车,就成了最受欢迎的选择。

丰田作为混合动力技术的佼佼者,自然就成了这个市场的最大赢家。

为了让市场发展得更健康,菲律-宾政府最近还专门出台了规定,把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等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给了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和标准。

这就像是给市场立了个规矩,让厂家生产有标准,消费者购买有依据,整个市场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

接下来看看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尼的汽车市场正在刮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

在最新的汽车销量排行榜上,虽然丰田、大发这些日系品牌依然排在前面,但中国品牌的身影越来越显眼。

比如咱们非常熟悉的比亚迪,凭借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2025年前八个月在印尼卖出了一万八千多辆车,一下子冲到了销量榜的第六位。

另一个中国品牌奇瑞,也成功进入了前十名。

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说明中国汽车的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已经得到了印尼消费者的认可。

印尼政府的眼光还不止于此。

他们不光希望把好车引进来,还希望把印尼打造成一个汽车制造和出口的基地。

马来西亚发展氢能,菲律宾电动车占比6%,东南亚新能源布局加速-有驾

他们特别鼓励国内的汽车制造商,把在印尼生产的电动汽车出口到南美洲的智利去。

这步棋走得非常聪明。

因为印尼和智利之间有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两国之间的汽车贸易可以享受零关税。

这就意味着,在印尼生产的比亚迪或者奇瑞电动车,卖到智利去,价格上会比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同类产品便宜不少,非常有竞争力。

智利本身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很大,但本土生产能力有限,这正好给了印尼一个绝佳的机会。

通过这种方式,印尼不仅能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还能帮助中国品牌打开新的国际市场,实现双赢。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新加坡。

这个国家虽然不大,但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是很多高端品牌的必争之地。

最近,德国著名跑车品牌保时捷就宣布,要在新加坡樟宜机场附近,投资建设全东南亚第一家“保时捷体验中心”。

这个体验中心可不只是一个卖车的4S店,它更像是一个汽车主题公园。

里面规划了一条两公里长的专业赛道,还有专门用来玩漂移的场地,以及各种赛车模拟体验设备、主题展览和高档餐厅。

保时捷花这么多钱建这个中心,目的就是为了让客户能够亲身感受到保时捷的驾驶乐趣和品牌文化。

在未来的电动车时代,当很多车的加速性能都变得非常接近时,一个品牌所能提供的独特体验和文化认同感,就成了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保时捷通过这种方式,在东南亚地区的高端消费群体中,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品牌“护城河”,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