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涉水能力的背后,这些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经常能够看到新能源汽车“涉水”的话题被大家关注讨论,甚至有过“电动出租车漂浮过深积水路段”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那么新能源汽车的防水能力到底有多强呢?今天星河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为什么油车“谈水色变”?

在说电车车防水之前,星河先和大家聊一聊油车“怕水”的根源。

油车的“命门”是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发动机工作时需要持续吸入空气,因此车身会设置进气口。

不同油车车型进气口高度不同,一般来说,普通轿车的进气口位置距离地面在30厘米到40厘米,而SUV的稍高一些,在70厘米到80厘米,即便时路虎揽胜这种,在空气悬架升到最高后,它的进气口最大离地距离也就是90厘米左右。

电动汽车涉水能力的背后,这些真相你一定要知道!-有驾

进气口位置就是涉水深度差异的核心原因。当水位超过进气口,水会涌入发动机,导致汽油无法燃烧、车辆熄火;若此时强行二次启动,水在气缸内无法压缩,会直接造成连杆变形、缸体破裂。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这种“发动机进水报废”的情况,保险公司通常会拒赔,车主只能自己承担维修费用。如果大家买油车,一定要注意发动机进气口的位置。

电动汽车涉水能力的背后,这些真相你一定要知道!-有驾

除了进气口之外,油车排气口也是与外界联通的,因此也有可能在涉水时进水,所以很多时候油车涉水尽量不要熄火,这样还可以通过内外压力差防止排气口进水。

纯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型 在结构上与燃油车有很大的不同:

电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也就没有进气口、排气管这些进水通道,从根源上减少了涉水失效的风险,电动车配备的电动机理论上能做到完全密封。

电车的核心部件——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都经过较高等级密封防护,能在短时间在水中保持安全。

电动汽车涉水能力的背后,这些真相你一定要知道!-有驾

插电式混动、增程式混动车型虽然保留了发动机,但也通过“纯电行驶模式”和“封闭式前脸设计”降低了发动机进水的概率,涉水能力也比传统燃油车强不少。

二、深度解析:电车“不进水”的秘诀。

电车能够做到短时涉水,全靠三电系统的超强密封性,其中“IP 防护等级”是最直观的衡量标准。

1. 什么是 IP 等级?

IPXX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电子设备外壳防护等级标准,IP(Ingress Protection)是防护等级的缩写,由“防尘等级”和“防水等级”组两部分成。正如下图所示,第一位数字代表防尘等级,第二位数字代表防水等级,现在的电车电池系统普遍能够达到 IP67甚至 IP68的等级。

星河前段时间甚至在手机上甚至看到了IP69这个等级,代表着可以防高温水汽。

电动汽车涉水能力的背后,这些真相你一定要知道!-有驾

根据国家标准GB/T 21437的要求,电车的防水等级应当达到IP67级或更高,下面是IP67和IP68的具体要求。

IP67:防尘等级为6(完全防止灰尘进入),防水等级为7(可在1米深的水中浸泡30分钟,且不会进水)。

IP68:防水等级更极端(不同厂家的定义略有差异,通常指可在1.5米甚至更深的水中浸泡数小时不进水)。

电动汽车涉水能力的背后,这些真相你一定要知道!-有驾

咱再以以市面上的车型为例:

蔚来新能源汽车三电防水等级为IP67,可以承受1米水深、常温常压30分钟内的短期浸泡,(非全车)。在车速5km/h情况下,ES和EC车型最大涉水深度为45厘米,ET车型最大涉水深度是30厘米。(引用自北京青年报)

小鹏G3/G3i的电池系统达到目前最高标准的IP68级防水防尘能力,整车涉水深度达到30厘米,能保障极端情况下的电池安全(引用自北京青年报)

2. 电车密封技术

要达到IP67甚至IP68等级,各个厂家在密封材料和工艺上都做了大量研究。

电动汽车涉水能力的背后,这些真相你一定要知道!-有驾

特斯拉Model Y使用密封胶对电池包内部进行密封,其密封胶为浅蓝色,如下图。

电动汽车涉水能力的背后,这些真相你一定要知道!-有驾

宝马的供应商DRÄXLMAIER GROUP(德莱克斯迈尔)作为汽车行业的一名供应商, 使用Sonderhoff公司提供的双组份聚氨酯发泡技术, 来密封汽车系列零部件。此外雷诺ZOE E-tech的电池外壳也选用了该厂家的密封解决方案。

部分厂家选用发泡硅胶条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进行密封,能够达到IP67级防水。此外也有厂家的密封件使用价格更高的氟橡胶。

总结来看,这些密封技术主要可分为下面三种。

密封材料:电池包采用硅胶、丙烯酸胶、聚氨酯、氟橡胶等耐水、耐腐蚀的材料,这样既能防止电池内部电解液泄漏,又能阻挡外面的水、灰尘侵入。

封装工艺:电池盖板通过激光焊接与壳体紧密结合;电极柱与电池盖板的通孔之间,采用塑料封接、玻璃封接或陶瓷金属化封接技术(就比如比亚迪刀片电池就用到了陶瓷封接,密封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系统级防护:电机、电控系统同样也具备高防护等级,高压接插件的防水设计可以让进水概率极低;车辆还配备“高压断电”冗余设计,一旦检测到漏电,会立即切断高压电,避免人员触电。

三、把电车当船开需警惕!

虽然电车涉水能力要超过油车,但是呢,“把它当船开”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1. 不同部件防水等级不同

纯电动车型的低压系统,就像空调控制系统、娱乐系统、车灯线束这些,他们的防水等级有可能低于三电系统。要是长时间泡水,这些部件很容易就会发生短路、腐蚀等情况,导致中控屏失灵、车灯不亮、空调不能正常工作。下图是部分车型的不同位置的防水等级。大家在用车的时候一定也要清楚自己车辆的防水情况。

电动汽车涉水能力的背后,这些真相你一定要知道!-有驾

2. 积水环境难以识别

在水深的地方,谁也不知道水下面到底有什么,万一有碎石,井盖这些东西,电池在经过时,很容易造成底盘被剐蹭。要知道,电车的电池包一般都在底盘上。一旦底盘被破坏,里面的电池就有裸露出来的风险,防水也就失去了效果。

3. 官方定义是应急避险

车企对电动汽车涉水能力的定位很明确:仅作为极端天气下的“应急避险手段”,本意绝不是让车主主动挑战深水。以蔚来 ES8 为例,官方给出的最大涉水深度为450mm,超过这个数值,车辆的安全冗余会急剧下降。而且汽车在使用了几年后,其防水的等级会有所下降,这时候去故意涉水,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四、新能源车涉水后的处理指南

若是真的不幸遭遇积水路段,大家也不要担心,星河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能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1. 慢、稳、察

尽量保持低速匀速通过,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减少水花溅入车身和底盘的冲击力;

多观察水位变化和前方路况,如果发现水位快速上涨或有不明障碍物,立即倒车撤离;

若行驶中出现动力中断、报警灯闪烁的情况,切勿二次启动,应立即断电、撤离车辆,联系专业救援。

2. 检、晾、测

等到安全离开涉水区域后,大家需要做以下几点。

先检查车辆外观,观察底盘、电池包下面有没有剐蹭痕迹,车门、后备箱是否进水,要是进水了,尽快把水处理掉;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打开机舱盖,查看电机、电控系统有无积水;同时还要检查车厢内是否渗水,重点关注地毯下方的积水情况;

最后不要急于充电,把车辆停在通风处自然晾干,最好联系品牌4S店进行三电系统专项检测,确保电池、电机、电控无隐性损伤。

3. 理赔时要留证+及时报案

万一真的不幸车辆因涉水趴窝出现问题,我们要第一时间拍摄现场照片、视频(包括积水深度、车辆受损部位、周边环境等);

然后尽快联系保险公司报案,同时联系车企官方救援(如蔚来道路救援、特斯拉移动服务等,如果有的话);

最后千万要注意:如果车辆因为“二次启动”的原因导致发动机(混动车型)或三电系统严重损坏,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拒赔,因此不盲目启动是理赔的关键前提。

五、最后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防水能力比油车高不少,但是遇到暴雨内涝或者路面积水,咱最理智的选择永远是“能避则避”,这可远比考验车辆涉水能力更靠谱。毕竟,再强的防护技术也抵不过意外的发生,而生命安全,这才是我们出行的第一要义。
(本文仅用于技术交流,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