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冲击全球十大车企,安徽街头老车主也议论开了
前两天在小区门口碰见王师傅,他那辆2012年的奇瑞A3还在用,说起最近奇瑞的新闻,一边拍着引擎盖一边笑:“你们年轻人都看新款SUV,我这老A3,年检还没啥毛病。”说来也巧,这阵子不光是咱们小区的老车主聊得热闹,整个汽车圈都盯上了尹同跃带队要把奇瑞送进全球十大车企这事。
今年上半年刚过完,尹总就在省里那个高质量发展会场晒出了成绩单。听销售朋友讲,上半年卖出去126万辆,比去年多出十几万台。营业收入2800多亿,说起来比我小时候全村人加起来种地赚的钱都多得离谱。群里有个做汽修的小李,还专门翻出来去年的销量表格给大家算账——他说如果下半年真能冲到200万辆,那全年就差不多330万台,“和吉利肩膀碰肩膀”,他嘴里的原话。
其实咱身边开奇瑞的人不少,但对“十大”这个名头,大伙儿还是有点半信半疑。有次洗车的时候隔壁工位的大哥插话:“你别看丰田、大众那些牌子牛,其实日产、本田、通用这些年也跌得厉害,中国品牌机会大着呢!”后来我特意查了下数据(反正手机随手搜),日本三家,美国两家,还有德国、韩国、法国各一家,然后就是比亚迪和吉利已经混进去了。如果真按销量来算,只要年底再拼一把,奇瑞基本够资格排进去。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数字外行人看看热闹罢了。我记得前年试驾新出的那款新能源SUV,中控屏幕大到像平板电脑,可惜语音识别还有点“装傻充愣”。售后技师赵哥调侃说:“国产电动车智能化快归快,就是有时候叫它开空调,它非要给你导航回家。”但配置确实丰富,小天窗、座椅加热这些冷门玩意儿连低配都有。有次夏天跑高速忘关自动启停,下道时差点熄火,好在老司机提醒了一句,不然又是一顿抱怨。
还有件趣事,是前段时间邻居家的E5突然亮故障灯。他以为电池坏了急忙找4S店,人家检查半天发现只是传感器接触不良。这类小毛病其实挺常见的,用久了难免。但维修费用倒是不贵,有个微信群友自嘲:买国产品牌好处就是配件便宜,“哪怕一年换俩传感器,也比进口件省心。”
至于历史八卦,我爸当年买第一辆QQ的时候,还专门跑去合肥提的新车。他念叨最多的是油耗低,每公里几毛钱。“那会儿哪懂什么动力总成,全靠‘皮实耐造’四个字撑面子。”现在回头看,从燃油到新能源,从经济型轿车一路卷到高端市场,这步棋走得挺曲折,不过谁又不是磕磕碰碰长大的?
今年公司聚餐,同事还打趣说等IPO上市后,要不要考虑买点股票当纪念品。我琢磨着,以后可能连路口修理铺的小老板,都能吹自己是世界500强供应链的一环。未来咋样不好说,但至少从马路上的车型越来越花,到微信群吐槽声越来越少,看出来变化是真切的。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