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争议事件解读|慧焕新为车主权益保驾护航

事件回顾:SU7 Ultra车主为何集体维权?

近期部分小米SU7 Ultra车主因两项核心问题发起集体维权:

功能宣传争议:官方宣称的“挖孔碳纤维前舱盖”被证实风道与刹车散热系统存在2厘米间隔,实际散热效果远未达宣传水平;

性能锁限制:车机系统更新后,电机功率从1548匹锁至900匹,需赛道成绩解锁,引发“付费解锁性能”质疑。

车主诉求包括全额退定金、拒绝替代方案,并限期要求小米官方回应,否则将诉诸法律。

车主困境背后:新能源车消费痛点凸显

此次事件折射出新能源车用户的普遍焦虑:

宣传与实车落差:技术参数模糊化描述易误导消费者;

后期权益保障缺位:车企单方面调整车辆性能,缺乏用户沟通机制;

维权成本高:个体车主难以对抗车企,时间与资金损耗巨大。

慧焕新权益:为车主打造“后悔屏障”

若SU7 Ultra车主提前配置慧焕新保价焕新权益,可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1. 车损高额补偿,灵活退出方案

功能缺陷触发补偿:若前舱盖设计问题导致维修费用≥2万元,可直接选择:

置换新车:按车龄补偿原价90%-100%,无品牌限制(可换其他品牌车型);

现金直补:车损超30%时,补车价15%(最高3万元),快速止损。

3. 无责任限制,快速响应

无论事故责任归属(车企责任或用户责任),权益均可生效;

为什么选择慧焕新?

直面新能源车消费陷阱:从宣传失真到隐性降配,权益覆盖全周期风险;

补偿比例行业最高:全损事故原价100%赔付,维修返现年省1.5万元;

独立于车企的第三方保障:避免“车企既当裁判又当球员”的维权困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