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特斯拉在北美官网上架了两款“廉价版”新车:起售价3.7万美元的Model 3标准版,和3.99万美元的Model Y标准版。价格是降了,但配置也直接“瘦身”到了骨感——全景天窗没了,氛围灯砍了,连方向盘都从电动调节变成了手动。
更绝的是,前排座椅通风、后排加热、后排娱乐屏、自动转向功能,统统取消。19英寸轮毂缩水成18寸,想升级?加1500美元。消息一出,美股应声下跌4.46%,市值一夜蒸发6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30亿元。
可资本市场在哭,网友却在笑。国内社交媒体上,段子已经刷屏:“特斯拉终于听懂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手动方向盘,主打一个原始驾驶乐趣。”“以前叫‘科技平权’,现在叫‘配置平权’,把能砍的都砍了,就差把轮胎换成木头的。”
有人调侃:“这车开出去,别人以为我刚从2012年穿越回来。”还有人认真算账:“省下的5000美元,转头全花在选配上,最后发现我买的是个‘付费DLC套装’。”
最扎心的一条评论是:“马斯克说要造3万美元的车,结果造了个‘3万美元体验不到任何舒适功能’的车。”
其实,特斯拉这次不是降价,是“降维”。它想用最低成本触达价格敏感人群,但忘了,消费者要的是“便宜有尊严”,不是“便宜没人性”。当一辆车连基本的体面配置都开始收费,那它卖的就不再是出行,而是妥协。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不是因为车便宜,而是怕它既丢了高端形象,又抢不到大众市场——卡在中间,上不去也下不来。
朋友,下次看到“降价惊喜”,别急着心动。先问问自己:我买的到底是车,还是一个需要不断充值才能完整的半成品?有时候,真正的性价比,是不用为本该有的东西额外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