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嘛,最近有一台车实在太火了,火到啥地步呢?朋友圈、短视频、甚至家里的家庭群,全都在聊它。就是那台刚上市7天就卖了1.8万台的丰田新SUV,连本田CRV也快被压得喘不上气了。实不相瞒,我一开始有那么点不信的意思,毕竟现在嘛,各种营销手段多了去了。但话又说回来,有次去杭州一个四S店,我光是停车都差点和一群刚提车的小哥哥小姐姐抢车位,那瞬间我心里就有点“一个字,服了”。
丰田这次从外观上就开始玩票大的,没再走那个一贯“安全牌”的路子了。你瞧车头那道LED大灯光带,晚上点亮的时候,简直和霓裳巡街的夜行者似的,这感觉确实挺炸场子,比对手比如本田CRV,那种中规中矩的造型,可要耐看又耐玩多了。侧面线条也收得利索,整个运动感拉得足足的,我听我们摄影师评了一嘴:“哟,这次可以,真的不难看了。”这已经是他对丰田设计的最高评价。以前,他老藏着掖着,宁愿拍日产奇骏也不爱进丰田的镜头。
不过好看的车不少,但外观能让人三五年后开着还觉得舒服,这个才叫合格。丰田这回吧,勉强算是过关了,但真凭颜值硬怼豪车那种特别抢眼,又似乎仍差点火候。
接着说内饰。这也是家用车绕不开的一部分。坐进车里,空间是很敞的,后排“大字躺”没压力,腿脚自由不多说,就连扶手箱又宽又深,什么iPad啊、小玩意儿,直接往里一塞,妥妥家里能开出仓库感。不过这塑料感是割舍不掉的,你摸到门板的一瞬间就明白,丰田这调性,它是真的喜欢看起来普通的用料。和啥理想、小鹏那些“软包高级感”的风格对比,差距确实有。第一次坐,谁都会觉得:还可以吧。第二次、第三次来了,估计会想,“要是再来点质感会不会更舒服?”
这车你不得不服它的实用属性吧。尤其是空间这块。车内后排角度可调,高地台纯平,带娃出门,哪怕塞满亲戚都不压腿,后备箱又宽又规整,别说外出度假放行李箱了,随手还可以扔点“小秘密”,是真的“人性化”。
动力呢?丰田这混动用起来编都不敢编。官方号称油耗低到只有4.3L,没车主信它?我亲测了一次,从杭州开到武汉,整个路段,油表几乎没动弹。再加城市通勤,不用担心堵车费油烦心事。它的动能回收真的舒服,特别适合那些对速度没啥追求,但开车又爱平稳的朋友。爽点其实不在于动力过剩,而是它让城市开车有了种“无惧起步没油”的愉悦。有些人可能心里会嘀咕,“满油满电,那肯定是稳赚不赔”。但哥真劝一句,凡事千万别迷信厂家数字,自己开车可没那么见官说官,开狠了,油耗能给你跑到6个;要是慢悠悠温柔点,那确实能贴近官方的“理想状态”。
科技感这事儿,家用SUV就别太苛责,你要求它是个啥顶级电动车,可不现实。不过丰田真是够意思,CarPlay无线连接、手机当车钥匙、L2级别安全驾驶,这些标配几乎都有。光是这个手机解锁功能吧,丢钥匙、或者低头翻兜的见鬼时刻,全给你解决完了。再加什么急刹预警、雨天识别这些“细小但安全”的科技细节,日常开车绝对够用,不拖腿。啥高深的科技定义用不到,你体会起来它的好用和耐用,那就没错了。
说优点说美了,不吐槽感觉不甘心。内饰,这里得再说一嘴,真的塑料感太扎心;越低配隔音表现越单薄,跑高速风噪动静估计挺烦人。另外车机系统,这智能程度虽然让很多老款车汗颜,但说到流畅度,别给我扯什么吊打外企,跟特斯拉相比还真是有东西需要补课。我跟销售聊了一嘴,说不是不能解决,而是丰田向来不做无所谓的“花里胡哨功能”,反正驾车的人多数图个舒适、省事、实用嘛。
买这车能不能放心?其实圈子里下来,它适合那些“认准省心、不蹭挑剔”的家用党,能过工具车的关,带娃回老家,老婆孩子都舒服那种。混动车型附带的保修政策也是塞给家庭用户的镇心剂,别管这八年里值不值,起码厂家在给你吃定心丸。
你心里是不是也想到那句,它到底好到这个程度,还是人家营销过了头?毕竟买车这件事,老产品也好,新车也罢,到底是否对胃口最重要,你认同这个才有感觉对吧?写这么多,也没啥,就是让大家来聊聊呗,你会在候选单里放它吗?还是直接跟它说拜拜?好了,这就是我的体验与观察,剩下的,就看你的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