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尤其是咱们国产车的进步,那真是一天一个样。
以前大家伙儿要是手里攥着十来万块钱想买台家用车,基本上就是看看那些合资品牌的入门款,配置不高,动力也就刚够用。
要是想买个省油的混合动力车,那预算就得再往上提一大截,丰田、本田那些混动车,落地没个十五六万下不来。
很多人都觉得,技术好又省油的车,就得是这个价。
但就在前不久,吉利汽车推出了一款叫“银河L6”的新车,一下子就把这个老观念给打破了,让很多人都开始重新琢磨,现在这个价位的家用车,到底能好到什么程度。
这款吉利银河L6一亮相,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吉利这次是下定决心要在家用轿车这个领域里,跟那些合资老牌子掰掰手腕了。
咱们老百姓买车,最关心的无非就那么几样:价格、油耗、空间、安全,还有就是现在越来越多人看重的,车子够不够智能。
那咱们就从这几个方面,一点点来看,这台银河L6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首先说的就是价格,这是大家最敏感的地方。
吉利银河L6的官方指导价定在了11.58万元到14.98万元之间。
这个价格一出来,很多人心里可能第一反应是,比想象中要高一点,没到十万以内。
但是,咱们得看它对标的是谁。
它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丰田的卡罗拉双擎和本田的思域混动。
这两款车,都是混动市场上的老将了,口碑不错,但价格也一直不低,起步价基本都要比银河L6贵上一两万,高配车型就更不用说了。
吉利这么定价,意思很明确:我用比你合资品牌更低的价格,给你一台在技术、配置上全面超越你的车。
这就不是简单的拼便宜了,而是要拼“质价比”,让消费者觉得花这个钱,买到的东西更值。
那么,它到底值在哪呢?
咱们先看最核心的省油技术。
这台车用的是吉利最新的“雷神电混8848”技术,这个名字听着挺唬人,但说白了,就是一套非常高效的混合动力系统。
它的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4.26%,这个数字可能大家没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烧同样多的油,它能把更多的能量转化成动力,而不是浪费掉。
反映到实际油耗上,官方公布的馈电油耗是百公里4.55升。
这个数字,已经和以省油著称的日系混动车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工况下表现更好。
更重要的是,它加满一箱油、充满一次电,综合续航里程能达到1370公里。
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你从北京出发,一路开到上海,中间可能都不用进服务区加油,这对于经常需要跑长途的家庭来说,省心又省钱,大大缓解了续航焦虑。
说完了省油,再来看看空间。
银河L6虽然定位是紧凑型家轿,但它的轴距达到了2752毫米。
这个尺寸在同级别里绝对是优等生水平。
更长的轴距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车内空间,尤其是后排的腿部空间会非常宽敞。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都明白,后排坐着舒不舒服太重要了。
银河L6就是抓住了这个痛点,让坐在后排的人不会感到憋屈,长途旅行也能有个舒适的姿态。
再加上车里设计的各种储物格和舒适的座椅,它在努力营造一种“花A级车的钱,享受B级车空间”的感觉。
开起来的感觉和安全性,同样是吉利下功夫的地方。
很多人觉得国产车开起来“发飘”,底盘不扎实。
为了改变这个印象,吉利请来了世界著名的跑车品牌路特斯的团队来帮忙调校底盘。
有了专业跑车团队的加持,这台银河L6在操控性和舒适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开起来既有欧洲车那种稳重感,过弯、并线都很有信心,同时又能过滤掉路面大部分的颠簸,保证了日常驾驶的舒适。
安全方面,更是重中之重。
针对大家对新能源车电池安全的担忧,它用上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从物理防护到智能温控,给电池上了好几道保险,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电池发生热失控,也就是大家最怕的自燃。
这种在看不见的地方下本钱的做法,才是一台负责任的家用车该有的态度。
最后,就是这台车的“大脑”——智能系统。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对车机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就跟用手机一样,最怕卡顿和操作复杂。
银河L6搭载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这是目前车机系统里顶级的处理器了,保证了中控大屏的运行速度和流畅度。
配合上吉利和魅族手机团队共同开发的“银河N OS”系统,整个操作界面非常清爽,逻辑清晰,用起来就跟一个大平板电脑一样顺手,语音控制的识别率和反应速度也很快。
此外,它还配备了比较高阶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比如在高速上能帮你保持车道、自动跟车,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这些智能化的体验,在以前的同价位合资车上是根本不敢想的。
综合看下来,吉利银河L6的出现,确实给十多万的家轿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它不再是单纯地用低价去吸引人,而是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实力,在省油、空间、安全、智能这几个消费者最关心的核心领域,都做到了同级领先的水平。
它就像一个班级里突然冒出来的“全科优等生”,不仅学习好,体育、文艺也样样行。
它的出现,一方面是给咱们普通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让我们能用更合理的价格,买到技术更先进、体验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它也给所有的竞争对手,特别是那些合资品牌敲响了警钟:靠着品牌老本过日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再不拿出更有诚意的产品,市场份额被咱们中国品牌抢走,只是时间问题。
这背后,反映出的正是中国汽车工业这些年来的厚积薄发和强大自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