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有时候一睁眼刷手机,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没睡醒,还在哪个平行宇宙里飘着呢。
我这正喝着豆浆,琢磨今天中午是吃黄焖鸡还是猪脚饭,结果一条新闻直接给我干沉默了。
保时捷,就那个在我们梦里当了无数次座驾的德国老铁,利润暴跌99%!
然后呢?
你猜怎么着?
人家压根没打算打折促销哭着喊着求你买,反手就是一个王炸——宣布要涨价!
这操作你品,你细品。
这已经不是什么商业奇才了,这简直是当代行为艺术家。
我脑子里瞬间跟放烟花似的,噼里啪啦全是问号,感觉我那点可怜的经济学知识受到了史诗级的侮辱。
咱们先把镜头拉回不久前。
保时捷还是那个浑身散发着“我很贵,但我很牛”气质的精英范儿。
可这张刚出炉的财报,简直就是一张无情的卸妆湿巾,把脸上的粉底、高光全擦没了。
第三季度,直接亏了快80亿人民币。
这么一搞,今年前九个月的总利润,跟去年同期那40多亿欧元一比,直接从珠穆朗玛峰掉进了马里亚纳海沟,只剩下区区4000万欧元。
哥几个,这是个啥概念?
就等于你上个月还拿着四万月薪,这个月老板笑眯眯地递给你四百块,还拍着你肩膀说“好好干,公司看好你”。
这哪是腰斩啊,这分明是直接给你送走。
放一般公司,这会儿CEO的办公室估计得烟雾缭绕,连开三天三夜的会,商量着怎么扑上去抱住消费者大腿。
可保时捷的脑回路,那叫一个清奇。
他们的财务大佬面对镜头,一脸“你们凡人不懂”的表情,说,美国那边的关税太狠了,所以嘛,我们打算在美国市场上调售价。
这话你听听,翻译过来不就是:“我房东把房租涨了,所以我回家跟我爸妈说生活费得加钱。”
这逻辑,简直是天衣无缝的闭环,就是有点费爹。
当然了,把锅全甩给关税,那可真是太小瞧保时捷了。
人家最近的“烂摊子”可不止这一个。
之前吹得天花乱坠的纯电动车,临门一脚,说不玩了,延期!
之前信誓旦旦要自产的电池,拍拍屁股,说算了,不搞了!
这一通骚操作下来,又是二十几亿欧元的真金白银打了水漂。
这感觉就像你那个信誓旦旦要创业的富二代朋友,昨天还在朋友圈发誓要开一家超越米其林的餐厅,今天就告诉你,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厨子,所以决定先在楼下盘个沙县小吃,结果发现装修费还不够。
那把裁员的大刀,也早就磨得锃光瓦亮了,几千个家庭的饭碗,说端走就端走。
当我们还在键盘上敲着“保时捷牛逼”的时候,可能想不到,斯图加特工厂里,那些拧了几十年螺丝,手上全是老茧的德国大爷,心里是什么滋味。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保时捷疯了,准备破罐子破摔了?
诶,别急。
咱们换个角度,万一,是我们这些凡人的格局小了呢?
保时捷卖的到底是个啥?
是那四个轮子和一个方向盘吗?
不全是。
它卖的是一个梦,一个身份标签,一种“你看我,再看看你”的社交货币。
这么一想,涨价这事儿,非但不蠢,反而可能是步绝户棋。
你瞅瞅那些奢侈品包包,经济越不好,爱马仕涨得越欢。
为啥?
就是要用价格这把最锋利的筛子,把那些真正有钱的、对数字不敏感的核心客户给筛出来。
对他们来说,“性价比”三个字,有时候听着跟骂人似的。
涨价,恰恰是在巩固自己“神坛”上的位置。
这就像一场德州扑克的决赛桌,保时捷手里捏着“品牌信仰”这张最大的底牌,但桌面上发出来的,却是“转型不利”“销量下滑”这种烂牌。
它现在选择全押,就是一场豪赌,赌的就是那帮铁粉的忠诚度。
听着是那么个理儿,可问题是,大哥,时代变了。
如今的汽车江湖,早就不是欧洲那帮老贵族说了算了。
特斯拉那条电鲶鱼搅得天翻地覆就不提了,咱自家后院的比亚迪仰望U9,原地掉头,螃蟹横行,那套技术组合拳打出来,谁看了不说一句“卧槽牛逼”?
当一个昔日的王者,家里米缸都快见底了,还非要坚持用祖传的银筷子吃饭,那这份体面,就显得有那么点滑稽了。
保时捷如今的窘境,让我想起那些晚节不保的老艺术家。
大家尊重你过去的辉煌,但不会为你的情怀无限买单。
你得拿出新东西,拿出真本事。
可保时捷现在能拿出的,是啥?
是跳票的电动车和一堆“经典复刻”的燃油车。
这显然不够喂饱这个时代的胃口。
所以说,这场利润暴跌99%后的离奇涨价,说白了,就是一个传统豪门,在身份认同和市场现实之间,一次痛苦的撕扯。
它有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骄傲,也带着点“我不听我不看”的鸵鸟心态。
咱们这些普通人,也就只能泡杯枸杞,搬个小板凳看戏了。
看看保时捷这位老牌巨星,是能靠着这剂猛药起死回生,还是会在一片“看不懂”的惊呼声中,把自己彻底玩进沟里。
下一次,当一辆911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时,你听到的可能不只是引擎的轰鸣。
那迷人的声浪里,或许还夹杂着一个巨人,在时代路口进退两难的、沉重的喘息。
至于那个价格标签,你觉得你买的是一辆车,还是一个史上最贵的、近距离观察商业大戏的VIP座位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