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方政府对造车是又爱又恨?用地指标太大,内部还挑肥拣瘦

提到车企,可谓是很多地方政府的心头爱,因为在如今这个大背景下,除了房地产外,也就是汽车能对拉动经济和带动就业有着非常庞大的能力,再加上税收啥的,很多车企很自然成了地方政府的心头爱,可是,如果我这时候告诉你一件事情,就是地方政府对于车企的态度,其实是属于又爱又恨,你对此敢信吗?

为什么地方政府对造车是又爱又恨?用地指标太大,内部还挑肥拣瘦-有驾

最大的问题,肯定是用地问题,不同于那些手机厂和其他工厂,汽车工厂对于用地指标是非常庞大的,因为汽车上下产业链十分长,而且还分散极大,我整理了一张表格,各大车企随便拉出来了一个工厂,就是成千上万亩地的使用,像比亚迪郑州合肥基地,上汽集团一个上海工厂就2万亩地,还有一汽集团和奇瑞汽车等等,那占地面积都很大。

为什么地方政府对造车是又爱又恨?用地指标太大,内部还挑肥拣瘦-有驾

也就是说,打造一个车企的汽车工厂,需要非常多的工业用地指标,往往还不是一个市级政府就能搞定的产业,需要省级政府来协调指挥才可以,因此,省级政府这边的安排就非常到位,要知道,这时候,内部就容易打架,因为一个省的工业用地指标是非常有限的,这时候,难免会出现内部分配不均的情况,毕竟给了这个城市,其他城市得主政一把手怎么办?

为什么地方政府对造车是又爱又恨?用地指标太大,内部还挑肥拣瘦-有驾

一个车企就有可能用掉整个一年工业用地的指标,这对于其他城市的发展和官员政绩来说,大概率是不太好的,要知道,万一其他城市招商引资了一些来建厂,结果,市政府手里却没有工业用地指标怎么办?他们很自然会不满意,这时候,就需要省政府的人来协调这件事情了,此时,这也非常考验执政一把手的能力和协调力度。

为什么地方政府对造车是又爱又恨?用地指标太大,内部还挑肥拣瘦-有驾

即便如此,省政府协调好了这些,可问题也跟着来了,这个车企在一个市里面设立汽车工厂了,在其他市或者县里面设立配套工厂,遵循他吃肉我喝口汤的原则,人家也不一定满意,要知道,整车厂和配套厂之间,也不一定是肥瘦之间的比较,因为汽车里面很多配套都是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工厂,配套的城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去处理,真的有点得不偿失的味道。

为什么地方政府对造车是又爱又恨?用地指标太大,内部还挑肥拣瘦-有驾

但很多地方政府为啥又对车企爱的飞起呢?很简单,三个原因,一个是就业,不开玩笑地说,一个车企能带来的就业,真的是天文数字,我整列了一张表格,把主要车企的员工总数算一算,最少的奇瑞汽车也有5万,而最高的比亚迪能给弄到96万人,上汽和一汽加起来也有30万就业,随便一个工厂就能解决上万人就业,再加上周围配套就业,少说两三万人就业就上去了。

为什么地方政府对造车是又爱又恨?用地指标太大,内部还挑肥拣瘦-有驾

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地方财政的支持了,不同于其他一些行业的税收不稳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车企的税收非常大,而且还是十分稳定,就拿行业龙头比亚迪来说,近五年来,人家每年纳税都在几十亿到上百亿不等,到了2024年,更是纳税达到510亿,如果再算上汽车工厂周围带来的消费税,那更是天文数字,直接解决地方财政的所有问题都是有可能。

为什么地方政府对造车是又爱又恨?用地指标太大,内部还挑肥拣瘦-有驾
为什么地方政府对造车是又爱又恨?用地指标太大,内部还挑肥拣瘦-有驾

所以,哪怕地方再难,如果有一个车企愿意到本地来设厂投资,他们都会想尽办法解决工厂的难题,省政府这边也会出现协调,尽可能确保车企能够顺利落地,记得比亚迪当初在郑州航空港区建立工厂时,当时可是省委一把手和省长亲自会见并主持项目,如今,郑州基地都已经是比亚迪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带来的就业和税收都相当不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