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与赛力斯三季报亮眼,技术创新与全球布局谁能领跑新能源赛道

10月30日晚,一纸三季报让比亚迪与赛力斯的表现再次吸引了整个汽车行业的目光。这场新能源领域两大巨头的财务“秀肌肉”不仅揭示了他们在市场中的地位,更展现了技术与战略布局对企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比亚迪与赛力斯三季报亮眼,技术创新与全球布局谁能领跑新能源赛道-有驾

先来说说比亚迪。从第三季度来看,比亚迪交出了1949.9亿元的营收成绩单,净利润达到78.2亿元,环比增长了23%。有人可能觉得营收大涨很“平常”,毕竟是车企的惯项,可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毛利率还攀升了1.6个百分点,这透露了一个关键——它不仅卖得多,还越卖越划算。更厉害的是,它在研发上完全不玩吝啬套路。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研发投入达到437.5亿元,比去年多了超过30%,而这个数字已经搞出了个特斯拉研发投入的“碾压式差距”,多出了整整109亿元!看来,比亚迪是真的从“不惜成本”,做到了“技术先行”。

这种以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策略下,比亚迪的创新犹如“大招连发”。无论是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还是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这些技术不仅代表未来趋势,而且早已落地成效。截至9月,搭载天神之眼的智能车型销量突破了170万辆,看来智能化的魅力确实吊打传统车型。比亚迪甚至还豪情承诺,“智能代泊车场景的所有损失,咱兜底!”这不是单纯的宣传语,而是真真切切的用户保障,信任感瞬间加满!

赛力斯也不甘示弱。它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突破了1105亿元,把利润搞到了53.12亿元,光同比增幅就超了31.56%。这背后,它的“软件定义汽车”战略功不可没,每次发布的创新技术平台总能令人眼前一亮。新车型像流水般涌出,从问界新M5 Ultra到家庭友好的问界M8,再到全面升级的问界M7,它的产品排布让消费者几乎忘了什么叫“选择困难症”。再看销量,问界9个月共卖了30万多辆,赛力斯的脚步快得简直让追赶者“喘不过气”。

不过,最让人佩服的还是比亚迪的海外市场表现。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海外销量冲到了70万辆,暴增了107%,一举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吹的,对比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基本就是“大哥屠榜”。目前,比亚迪产品已经覆盖全球117个国家,这几年叫得最响的“电动车全球化”似乎已被它玩出了新高度。主流预判甚至认为,比亚迪未来2年出口目标都有可能突破百万辆。可以说,在全球市场这场竞技中,它不仅跑在前面,还把它的最有力竞争者拉开了一大段距离。

赛力斯也在升级自己的“国字号”国际化影响力。就在几天前,它正式开启港股招股,预计很快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届时,这家“A+H”两地上市的车企,将为国际市场带来更多惊喜。毕竟新能源真正的豪华觉醒,赛力斯是要图谋更大的“国际棋盘”。

当然,这些华丽数字之下,还有一些不那么显眼但却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比如,很多人吐槽的账款拖延支付现象,现在终于开始有了强而有力的整治措施。今年6月,国家政策要求大型企业采购后60天内结清款项,这一重拳出击迅速让行业“反内卷”进入加速状态。比亚迪更是带头响应,将自家供应商账期统一到60天内,态度严肃且执行到位。三季报里,比亚迪应付款大幅下滑,这说明它正在用摆脱“拖延症”的行动,重塑供应链生态。这样的善举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更多正向能量,让市场群体里的小供应商舒心又安心。

这两家车企三季报豪气展示完毕,大众不禁要问: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巨头们都在拼研发、拼技术、拼市场,但是消费者还有什么新的期待?是技术彻底“甩锅”人工驾驶的可靠保障?是更环保更便捷的购买体验?还是能够真正形成全球性的价格透明化竞争格局?这些问题,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彻底的解答。但吃瓜群众看完本季报告,总算悟了一个亘古真理:赢家始终以努力为后盾,质变总是在量变中悄悄发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