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经被嘲讽为“脱裤子放屁”的增程式技术,如今竟成了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破局者?
两个月内,零跑D19和智己LS9两款“怪物级”产品接连亮相,一个塞进80度电池实现500公里纯电续航,一个用66度电池做到400公里续航并标配800V高压快充 。
更颠覆的是,它们把价格砸进25-36万元区间,却配齐了双腔空悬、激光雷达等曾经百万级豪车才有的配置 。这场由“大电池增程”引发的风暴,正逼着整个行业重新思考:纯电真的是唯一终点吗?
曾几何时,插混和增程车型靠着“可油可电”的标签成为市场香饽饽。但用户很快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多数车型纯电续航仅100-200公里,充电功率低,导致日常通勤仍需频繁充电 。
尤其在没有家充桩的场景下,车主陷入“纯电不够用,用油又不划算”的尴尬。数据显示,2025年增程车型渗透率已超10%,但其中纯电续航超过250公里的车型占比仅20% ,短板显而易见。
零跑D19和智己LS9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直接堆高电池容量。D19的80.3度电池甚至超过部分纯电车型,配合800V高压快充,充电15分钟可补能310公里 。
智己LS9则凭借“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在66度电池基础上实现402公里纯电续航,并将预售价拉至33万元以下 。这种策略彻底颠覆了增程车的使用逻辑——用户90%的日常场景可用纯电覆盖,增程器仅作为长途兜底 。
智己LS9的定价被业内称为“撕下大六座SUV溢价遮羞布” 。在其之前,理想L9、问界M9等车型已通过“冰箱彩电大沙发”建立高端标签,但LS9以32万元左右的起售价,直接标配3个零重力座椅、激光雷达和双腔空悬 。
零跑D19则更激进,预计25-30万元的价格却提供5.3米车长和双高通骁龙8797芯片 。这种“高配低价”打法让传统豪华品牌措手不及——奔驰GLS、宝马X7等车型在尺寸和配置上已无优势可言 。
大电池增程的崛起,让多挡插混技术的市场空间急剧收缩。相比结构复杂的多挡变速箱,增程技术的单挡设计成本更低、故障率更少 。
例如理想L9凭借增程路线,在2025年10月交付3787辆,累计销量稳居豪华SUV前列 。而业内专家指出,在30万元以上市场,用户更看重平顺性和纯电体验,多挡插混的“性能优势”已被大电池增程的“体验优势”反超 。
社交媒体上,智己LS9被称为“陆家嘴揽胜”,零跑D19被戏称“浙江迈巴赫” 。这背后是消费者对传统品牌溢价的理性审视:2025年前9个月,4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滑20.4%,而中国品牌在3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的份额已增至37% 。
问界M9更是在50万元以上市场连续18个月销冠,累计交付25万辆 。用户不再为车标买单,而是执着于“实际获得什么配置” 。
中国新能源供应链的成熟让高端配置下放成为可能。激光雷达从选配变为标配,成本逐年下降;800V高压平台从百万车型普及到30万元级 。
零跑D19和智己LS9的成功,本质上得益于电池成本下降(从2013年2000元/千瓦时降至300元/千瓦时左右)和供应链规模化 。这种“技术平权”使得车企能更聚焦用户真实需求,而非盲目堆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