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让人没想到啊,这个曾经靠中国超级工厂火得一塌糊涂的特斯拉,居然开始在产业布局上“去中国化”了。马斯克最近的一波操作,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你还会考虑买特斯拉的电动车吗?
我给你整理一下,特斯拉最近都出了哪些新花样吧。有一个挺关键的动作,就是让所有供应商为美国工厂生产的车辆,得把中国制造的零件全部拿掉,打算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年里彻底替换完毕。
哎呀,你觉得这操作是不是挺像特朗普搞的关税大战啊?不让中国造的零件出现在特斯拉的车里,听着靠谱吗像是要跟中国“划清界限”似的,但真真儿的情况是不是如此,我们还得搞明白。
既然不让用中国制造的,那到底该怎么应对呢?老马也出点主意,说可以把零部件采购转移到墨西哥、加拿大啥的劳动力成本低的北美国家,再加上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比如越南。还鼓励中国的供应商把生产线也转到这些地方去。这一番操作,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那种吃完饭之后扔碗的感觉?
这次供应链转移的焦点之一就是电池,懂新能源车的朋友们都知道,磷酸铁锂(LFP)电池其实挺难被替代的,几乎成了硬骨头。我们在这方面早就走在了世界前列,但现在特斯拉已经不再在美国使用国产的LFP电池了,转而跟美国本土、韩国LG新能源、日本松下这些供应商合作,找了个替代方案。
看到这里你大概会问了,为什么原本合作挺顺利的马斯克,偏偏要这么折腾呢?说实话,特斯拉能在几年前销量火爆,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上海工厂帮他解决了产能的核心难题,通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让车型价格能一再下降。我 personally 有点体会,因为我有个朋友,还在2022年9月买了辆Model 3,结果买到一个月后就开始降价了,后来价格越跌越离谱。不过,特斯拉之所以能频频降价,主要还在于在制造端做出了很多优化,摊薄了成本。得提一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零部件本土化率超过95%,算是全球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掌控最好的工厂之一,真当之无愧是“扛把子”。
问题来了,马斯克到底傻不傻?明明享受过中国制造带来的巨大红利,为什么还要把产业链撤出中国?其实,这也是他的一个权衡取舍。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考虑到目前美国对华征收的高额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家都看到今年川普的各种操作,摇摆不定,下一步怎么搞没人说得准。所以,马斯克希望特斯拉的产能和供应渠道多一些选择,降低因为地缘政治或者突发事件而影响供应的风险。有点像,你手里有好多钱,也不会只放一个地方一样。
这事儿说起来容易,想搬就搬,实际上可没那么简单。毕竟,建立一个完整的产能和供应链,投入的时间和成本都不少,一时半会儿想换个地方,未必就那么顺利。有时候,前期的投入早已沉没,再要改道,可就得考虑各种风险和代价了。搬迁过程里,还得处理人员、设备、技术等一大堆问题,绝对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搞定的事。
你说加拿大墨西哥那些地方的产业聚集区,能跟咱中国那强悍的制造业比么?得明白,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可不只是价格便宜那么简单,它更靠的是深厚的技术底蕴、超级快的响应速度,还有那高度集成的产业生态圈。就拿一个零件厂来说,方圆50公里以内,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的配套企业,这效率在全球范围都算得上顶尖。你要在别的地方找到相似的规模和配套,欧美国家能复制吗?别逗,这几乎不可能的事。
你看,现在已经有经济学的报告出来了,揭秘特斯拉重组供应链带来的巨大成本上升,最后大概率会让这些费用转到买家头上。根据目前的估算,要是把中国那边的零件全部换掉,特斯拉在美国生产的每辆车成本可能会多出大约1000到2000美元左右。那谁都明白,涨价这事儿算是板上钉钉的事,最后让美国的车主们买单,没得商量。
要是特斯拉的价格不再那么有竞争力,他能不能继续吸引消费者就变成大问题了。想想看,要不是价格实惠,谁还愿意花高价买电动车呢?如果换做是我,看到车价一路飙升,我可能会考虑别的品牌或者等待优惠,毕竟预算有限嘛。毕竟,买车不只是看外表和性能,价格才是最关键的那个因素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