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小哥挠头,把新车和去年第三代摆在一起,前脸同款大嘴,车尾同款假排气,不仔细看真分不清。 直到坐进车里,中控屏“浮”起来,他才挤出一句:“这回大屏够刷抖音。 ”
9月成绩单刺眼,CS75 PLUS全系只卖1.2万辆,连紧凑SUV前十五都没挤进去。 去年同期还能月销3万,现在直接腰斩,经销商库存堆到停车场外,遮阳布盖得严严实实。
新车改动清单短得可怜:中控屏从嵌进中控台变成悬在上面,尺寸官方没说,肉眼估12寸;座椅换成一体式,能电动前后;外加全景影像和电动尾门,没了。 发动机还是老熟人,1.5T蓝鲸138千瓦,300牛·米,爱信8AT继续打工,数据一字没改。
价格没公布,但现款11.39万到13.99万摆在那儿,业内赌1万块上下浮动。 可对手不讲武德,哈弗H6国潮版终端跌破10万,吉利博越COOL起步10.28万再送终身保养,CS75 PLUS想靠“小升级”维持原价,消费者先翻白眼。
更狠的是插混。 比亚迪宋Pro DM-i荣耀版直接杀到10.98万,纯电跑110公里,馈电油耗4.5升,绿牌还免购置税。 深蓝、启辰大V DD-i把门槛踩到10万边缘,年轻人进店第一句问:“能充电吗? ”销售摇头,人家转身就走。
懂车帝9月榜单显示,10-15万关注度前十里,新能源占七席,燃油车只剩三款老面孔。 社交平台热搜话题“10万买油车还是插混”阅读破3亿,高赞回答清一色:“除非跑滴滴,谁还买油? ”
长安不是没新能源,启源Q05、深蓝S7都带绿牌,可资源全给新品牌,主品牌CS75 PLUS只能原地踏步。 经销商透露,厂家给的宣传费砍三成,直播素材还是去年拍的老视频,弹幕刷“又炒冷饭”。
终端优惠也乱。 北京某店现金让1.2万,成都只肯让8000,老车主吐槽“刚买仨月亏两万”,保值率在二手车平台跌到55%,同级最低。 保值率越低,新车越难卖,恶性循环已经转起来。
燃油车大盘也在缩水。 乘联会数据,9月紧凑燃油SUV销量同比降18%,而插混同比涨92%。 市场规则重写,长安还在用老剧本:改改屏幕、加加配置、指望情怀,观众早换台。
产能端同样尴尬。 重庆工厂排班从两班倒变一班,工人轮休每月多四天,停车场出口拉上车衣的库存车一眼望不到头。 内部人士说,年底产能利用率可能跌破60%,再降就得放长假。
银行金融政策也收紧。 某国有银行车贷经理透露,燃油SUV首付比例普遍提高5%,利率上浮0.5个百分点,同价位插混仍享贴息,首付两成、利率3厘,月供差出200块,年轻人钱包直接投票。
就连保险公司也区别对待。 同一价位,燃油车保费比插混贵300-500元,理由是“零整比高、盗抢风险大”。 买车多掏几千,用车每年再贵几百,CS75 PLUS的性价比算盘越来越打不响。
线下活动同样冷清。 国庆车展长安展台被新能源品牌夹在中间,看车人稀稀拉拉,销售递出的宣传单被顺手塞进垃圾桶。 隔壁比亚迪展台排队体验车机,小孩蹲在踏板上看动画,家长边等边下订。
线上热度也靠“吐槽”维持。 抖音CS75 PLUS改款话题里,点赞最高的是一条对比视频,把2025和2026款同框,配文“找不同,找到算我输”,评论区两千条,一半@长安官方“认真点好吗”。
零部件供应商跟着受累。 南京一家座椅厂原本给CS75 PLUS做分体式座椅,订单排到年底,新款改一体式,模具全换,老板连夜裁掉临时工,“一条生产线说停就停,谁受得了? ”
二手车商同样头疼。 车商老李手里压着八台2023款CS75 PLUS,收车时均价9万,现在挂牌8.5万没人问。 “同样八万五,买家去看插混了,绿牌、省油、不限行,油车真卖不动。 ”
库存压力倒逼经销商“暗降”。 山东某店推出“包牌包税”特价,裸车价做到10万出头,还送十年基础保养,但条件是必须做金融,利息再赚一笔,消费者一算总账,还是比插混贵。
长安内部也在纠结。 研发口人士透露,高层对是否推PHEV版本分两派,一派主张“尽快上”,一派担心“冲击启源”,结果项目一拖再拖,预计最快也要明年中,远水救不了近火。
配套商已拿到风声的只有“轻混”。 48V电机加小电池,成本涨2000块,油耗降0.3升,绿牌依旧无缘,业内笑称“安慰式升级”,对销量几乎起不了浪花。
终端销售开始“曲线自救”。 有销售把2026款说成“三代半”,靠文字游戏吸引流量,直播弹幕立刻拆台:“三代半还是三代绊,绊住自己脚踝。 ”一句话把销量真相戳破。
就连忠实车主也倒戈。 CS75 PLUS车友群里,有人刚换宋Pro DM-i,跑市区纯电,出远途混动,百公里综合花费4毛,他把油车钥匙往桌上一扔:“真香,谁开谁知道。 ”
工厂排产计划泄露,11月CS75 PLUS系列日产量下调到160台,比去年峰值少一半,工人私下议论“再降就得做四休三”,库存车停车场出口拉上了“内部特卖”横幅,员工价再降5%,还是卖不动。
金融公司数据更直白,10月CS75 PLUS贷款申请量同比降35%,而宋Pro DM-i增42%,一升一降之间,年轻人用脚投票,长安账面数字越来越难看。
关键词搜索指数也断崖式下滑。 百度指数显示,“CS75 PLUS”近30天整体同比降28%,移动端降32%,而“宋Pro DM-i”同比涨41%,流量天平已经倾斜,长安想靠“小改款”拉回关注,难上加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