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29个月突破100万:25处风阻优化如何让续航提升8%

2025年11月,据吉利银河官方披露,品牌上市仅29个月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2025年1-10月累计100.3万辆)。这一成绩的达成,源于以设计为核心的产品战略,实现了审美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转化。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跟跑向设计引领的战略转型。

吉利银河29个月突破100万:25处风阻优化如何让续航提升8%-有驾

吉利银河设计战略的体系化落地,得益于核心管理团队的协同推进。设计负责人陈政与整体运营负责人淦家阅分别从审美内核构建和商业运营层面形成合力。淦家阅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设计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理念已渗透至产品研发全流程。

当行业普遍聚焦电池容量、电机功率等参数指标时,银河团队率先将用户视觉体验与情感共鸣纳入产品定义的初始环节,构建了差异化的设计驱动路径。

吉利银河对设计的重新定义突破了行业传统认知。从项目启动阶段,设计团队即深度参与产品开发全过程,形成了系统化的视觉语言体系。以E8车型为例,其采用的"涟漪美学"设计理念包含三大创新要素:首创"光之涟漪"律动格栅(采用158个发光窗口的微孔镭雕专利技术)、一体式发光前脸系统以及灵感源自"西湖十景"的6种专属车身色系。

内饰设计将悬浮音响、智能香氛、氛围灯光系统进行集成化设计,通过"三潭印月"的意境美学实现功能与美学的统一。设计总监陈政阐释其核心理念:"好设计不是后期装饰,而是产品与生俱来的气质"。

吉利银河29个月突破100万:25处风阻优化如何让续航提升8%-有驾

在工程实践层面,吉利银河建立了"设计-技术-体验"的闭环验证体系。银河E8的空气动力学开发过程体现了这一方法论:研发团队针对AGS主动进气格栅等25处关键部位进行低风阻优化,累计完成超过2000次CFD仿真模拟和150小时风洞试验,最终实现0.199的全球量产车最低风阻系数。

这种"功能型设计"思路使美学表达与实用价值形成协同,风阻系数的优化不仅提升续航里程5-8%,更塑造了更具未来感的车身比例。

文化元素的现代表达是吉利银河设计战略的另一重要维度。2023年,吉利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发布《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系统提出构建具有东方美学特征的汽车设计体系。

银河E8的"虎耀前脸"设计提取传统建筑斗拱结构元素,"旭日东升"尾灯灵感源自宋代青瓷开片纹样,这些设计避免了文化符号的简单堆砌,通过现代工艺实现了传统美学的转译。这种设计哲学在2025年都灵车展上获得国际设计界认可,17家中国品牌参展标志着中国设计开始影响全球审美格局。

市场数据验证了设计战略的有效性。根据乘联会统计,银河系列产品平均成交价达22.6万元,显著高于同级别新能源车型。用户调研显示,78%的购车者将"独特设计风格"列为首要决策因素,这一比例在35岁以下年轻消费群体中达到83%。设计驱动的产品策略使吉利银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建立了鲜明的品牌识别度。

吉利银河29个月突破100万:25处风阻优化如何让续航提升8%-有驾

从产业视角看,吉利银河的实践为中国汽车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设计创新需要建立从理念到技术的完整支撑体系;其次,文化自信应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而非传统符号来表达;第三,用户体验应贯穿产品开发全周期。这一模式的成功印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已从规模扩张阶段进入价值创造新阶段。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智能化、个性化转型,设计能力将成为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吉利银河的案例表明,当设计战略与技术创新、文化传承形成合力,中国汽车完全有能力定义新的审美标准。

未来如何平衡文化特色与国际接受度,仍需行业持续探索与实践。您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在原创设计过程中,应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与国际审美的有机融合?欢迎分享您的见解。

#吉利银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