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服务器又崩溃 车主遭遇刹车失灵 智能汽车安全谁来保障

智能汽车“断网惊魂”:一场刹车失灵暴露的行业隐忧

——领克两次服务器崩溃背后的安全拷问

最近,一则关于领克汽车服务器崩溃的消息在车主群里炸开了锅。有车主反映,开车时屏幕突然黑屏,刹车踏板位置莫名后移,差点酿成事故。这事儿可不是第一次发生,去年12月同样的问题就出现过。更让人着急的是,车企客服拖了6个小时才发公告,不少车主在停车场干等了半小时进不去车。这些糟心事背后,藏着智能汽车发展路上必须面对的难题。

领克服务器又崩溃 车主遭遇刹车失灵 智能汽车安全谁来保障-有驾

事情要从今年4月29日说起。早上八点不到,杭州的李先生准备送孩子上学,像往常一样用手机APP解锁领克09。可屏幕死活没反应,仪表盘显示“网络连接失败”。更诡异的是,他发现驾驶座自动往后滑了十几厘米,原本能踩到的刹车踏板现在够不着了。当时正下着暴雨,李先生硬着头皮摸黑启动车辆,手忙脚乱倒车时后视镜差点剐蹭到柱子。类似的情况在车主群里此起彼伏,有人被困在地下车库,有人高速上急得冒汗,还有人拍视频吐槽:“这哪是智能汽车,简直是电子镣铐!”

领克服务器又崩溃 车主遭遇刹车失灵 智能汽车安全谁来保障-有驾

其实早在半年前,同样的戏码就上演过。2024年12月13日,领克车主王女士准备去机场接客户,结果APP显示“云端连接异常”。她试着用机械钥匙开车门,却发现全车电子锁死。更让她后怕的是,当时车辆正处于倒车状态,显示屏突然跳出“定位失效”的警告,方向盘突然变重,吓得她赶紧踩死刹车。事后查看行车记录仪,发现停车位置离路边石墩只有不到20厘米。“要是再偏两厘米,我的车就得进修理厂了。”王女士心有余悸地说。

面对质疑,领克官方回应称“云服务器基础网络异常”。这话听着专业,但车主们并不买账。有技术爱好者翻出数据:领克900车型上市当天,服务器宕机导致3000多辆新车无法激活,客服电话被打爆。更让人费解的是,第一次崩溃后,车企没有公开道歉,只是悄悄修复了事。直到第二次事故引发舆论风暴,副总裁才在微博上发了个“正在抢修”的简短声明。这种处理方式,和手机死机后厂商只会说“建议重启”有什么区别?

领克服务器又崩溃 车主遭遇刹车失灵 智能汽车安全谁来保障-有驾

智能汽车的云端依赖症,本质上是个“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矛盾。车企为了省成本,把本该本地处理的计算任务都甩给云端。比如自动泊车系统,需要实时分析摄像头数据,结果数据传到云端绕一圈回来,黄花菜都凉了。更糟糕的是,这种设计把用户隐私置于危险境地。有黑客曾演示过,通过入侵车机系统,不仅能远程解锁车门,还能获取车主的导航记录、音乐播放列表甚至聊天记录。

对比其他行业,这种安全隐患简直不可想象。银行系统崩溃顶多耽误办业务,但汽车断网可能要命。2023年某品牌充电桩集体死机,导致车主在高速服务区排起长龙,最长的等了4小时。今年初,某国产车机系统被曝存在漏洞,黑客能通过蓝牙劫持方向盘。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当汽车变成“智能终端”,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

领克服务器又崩溃 车主遭遇刹车失灵 智能汽车安全谁来保障-有驾

不过也有车企在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特斯拉的“末日模式”就值得借鉴——断网时自动切换本地控制系统,保留方向盘、刹车等核心功能。比亚迪投入20亿建设双活数据中心,北京和深圳的数据中心实时同步,一个出问题另一个立马顶上。吉利则给车主发了实体钥匙卡,关键时刻能像U盘一样插进车里应急。这些做法虽然会增加成本,但换来的是真真切切的安全感。

说到底,智能汽车的发展不能只顾着堆配置、搞噱头。领克两次崩溃事件就像一记警钟:再酷炫的大屏,也比不上刹车能踩下去;再多的语音助手,也比不上安全带系得牢。最近工信部已经启动智能汽车安全专项行动,要求车企在2025年底前完成系统冗余设计。希望这不是应付检查的走过场,而是真正把用户安全放在首位。毕竟,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赌运气的。

领克服务器又崩溃 车主遭遇刹车失灵 智能汽车安全谁来保障-有驾

站在普通车主的角度,我们期待三点改变:首先是车企别再把用户当“小白鼠”,重要功能必须经过极端环境测试;其次是建立透明的应急机制,出问题别光在微博上发声明,得给车主实实在在的补偿;最后是行业要形成统一的安全标准,不能让消费者用生命为企业的激进买单。就像网友说的:“我们不怕车机偶尔卡顿,就怕关键时刻掉链子。”智能汽车的未来,终究要靠可靠的技术和负责任的态度来支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