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最近又整了个大活儿,宣布要一口气冲进欧洲五个国家,什么瑞士奥地利匈牙利,听着就像是中世纪骑士团要去东征,区别是他们骑的不是马,是G6和G9。
这事儿吧,你乍一听,特别高大上。全球化,深耕欧洲,听着就让人感觉PPT上金光闪闪,仿佛何小鹏下一秒就要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一边指挥交响乐,一边宣布自动驾驶算法又迭代了。但你仔细咂摸一下,这味儿就不对了。现在国内这个市场是什么情况?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是今天你发布会明天我就要把你埋了的修罗场。前有小米天神下凡,后有乐道掀桌恶战,中间还夹着一群虎视眈眈的老炮儿。讲真,在国内多卖一台车,那都是从别人嘴里硬抢下来的带血的肉。这时候,小鹏老师高调宣布“爷去欧洲玩儿了”,这是什么行为艺术?
这不叫扩张,这叫战略性转进。
本质上,这就是一场表演,一场给资本市场看的,充满了“不务正业”气息的盛大表演。在国内卷不动了,或者说卷得心态有点崩了,怎么办?最好的办法不是在红海里继续拼刺刀,而是开辟一个新战场,哪怕那个战场鸟不拉屎,但只要故事够新,就有人信。这就好比一个修仙小说里的主角,在新手村被各路大佬和氪金玩家打得鼻青脸肿,眼看就要道心破碎,突然他大喊一声:“我不跟你们玩了,我去海外寻找上古遗迹了!”你看,逼格是不是瞬间就回来了?至于遗迹里有没有宝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路上”这个状态。
这个“在路上”的具体表现,就是跟奥地利的麦格纳合作。麦格纳是谁?车圈的富士康,万能的代工厂,是汽车界的“修仙大能”,只要你给够灵石,它就能帮你炼制法宝。从奔驰G级到宝马5系,都从他家那个“炼丹炉”里出来过。小鹏找它合作,这个动作就特别有灵性。一方面,是给自己贴金,你看,我和奔驰宝马用的是同一个“炼丹炉”,我造的车能差吗?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品牌玄学碰瓷。另一方面,也是最真实的,就是自己搞定一条欧洲产线,太慢了,也太贵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态,就是有些事吧,自己干也行,但花钱找人干,省心,还能吹牛。这就是成年人的智慧。
所以,小鹏在欧洲的这套操作,本质上不是去打一场“闪电战”,而是去打一场“公关战”。核心诉求不是马上要卖爆多少台车,而是在国内的财报电话会上,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在欧洲有布局,我们在本地有生产,我们的故事是星辰大海。”就问你怕不怕?这个故事一讲,股价一稳,投资人的信心一足,就能续上一口气,回头再在国内的血池里继续厮杀。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更深层的逻辑,就是对“技术”的重新定义。我们总觉得,智能汽车,核心是自动驾驶,是智能座舱,是那些花里胡哨的AI大模型。但小鹏跑到欧洲去,面对的是一群开了几十年手动挡、觉得收音机就是车内最大娱乐的欧洲大爷。你跟他讲NOMI,讲XNGP,他可能觉得你脑子有问题。这就好比你跟一个钻研了一辈子“金钟罩铁布衫”的武林高手说,大人,时代变了,现在流行激光炮。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小鹏出海比作修仙渡劫,好像有点用力过猛。但你再想想现在这个车圈,哪个不是在渡劫?哪个不是在发疯?
真正的挑战在于,小鹏试图用一套互联网思维的“降维打击”,去攻击一个还处在工业文明巅峰的堡垒。欧洲人买车,买的是什么?是品牌,是信仰,是那个三叉星徽标带来的社交货币。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奔驰这两个字本身。特斯拉为什么能成?因为它把自己活成了一种宗教,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们聊别的都没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小鹏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一个欧洲人放弃对奔驰、宝马的肌肉记忆和品牌信仰,转而去相信一个来自中国的、屏幕比方向盘还大的“新物种”。
这难度有多大?约等于让一个三体人去理解什么是爱。
所以,小鹏在慕尼黑搞研发中心,在麦格纳搞生产,这些都是必要的“本地化”动作。但这些动作更像是一种“输诚”,是在向欧洲市场表达一种姿态:你看,我很尊重你们的规则,我甚至在你们的地盘上建了“道场”,我不是来掀桌子的,我是来交朋友的。但问题是,现在的汽车市场,不存在交朋友,只有你死我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在这种掀桌子式竞争法则下,任何温情脉脉的“深耕”,都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别扯什么全球化了,活下去才是唯一的真理!
那么,小鹏在欧洲这盘棋,到底能不能下活?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个行为本身,比结果更重要。这就像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一个东方修士在西方大陆的求生实录”。他必须表现出挣扎,表现出努力,表现出对未来的憧憬。至于最后是成功渡劫,飞升上界,还是灵力耗尽,身死道消,那都是后话了。
至少在当下,当何小鹏站在欧洲五国地图前的时候,他可以告诉所有人:你看,我不光能在国内卷,我还能去国外卷。这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精神,从东莞卷到了多瑙河。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这就是最好的故事。而在这个时代,故事,就是一切。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