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老总:比亚迪Shark不适合硬派越野车!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套用在汽车这行,尤其发人深省。

近来,车圈又刮起一阵“舌战”。擂台上,一边是长城,另一边是比亚迪。导火索是长城技术中心副总王超撂下这么一句,大致意思是:比亚迪Shark 6这类新锐电驱皮卡,在都市里代步尚可,真要负重致远、跋山涉水,恐怕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长城老总:比亚迪Shark不适合硬派越野车!-有驾

这事儿,得从电驱皮卡的崛起娓娓道来。往昔,皮卡给人的印象是“老黄牛”,挣饭吃的家伙什儿。而今,随着绿色动力的精进,皮卡也开始走“文艺范儿”路线,用上了纯电、增程、油电混合等动力总成。比亚迪Shark 6正是这股风潮的弄潮儿。

王超的质疑,实则直指一个命门:电驱皮卡,究竟能否担纲“硬派”角色?他笃定,那些仰仗电机驱动、增程器襄助的皮卡,在高速巡弋、重载运输、极限越野这些工况下,续航里程会断崖式下跌,动力输出也会时有不济。反观长城旗下的Cannon Alpha Hi4-T,采用并联混动,辅以机械四驱与差速锁,方能臻至“全域覆盖”。翻译过来,就是长城认为,比亚迪的Shark 6不够“扛造”,不如自家的炮系列扎实。

长城老总:比亚迪Shark不适合硬派越野车!-有驾

这好比什么呢?好比咱们寻摸手机,配置表看着琳琅满目,但实际用起来,电池续航拉胯、成像效果欠奉,那也枉然。汽车亦然,不能尽信厂家的一面之词,而要看真刀真枪的较量。

实则,这种“技术路线之争”在车圈里司空见惯。譬如,当年论战纯电与插混孰为圭臬,再譬如,当下争执激光雷达和纯视觉方案谁更胜一筹。每一次争鸣,都催生着技术的迭进。

长城老总:比亚迪Shark不适合硬派越野车!-有驾

犹记数年前,有个朋友购置了一辆增程式SUV,平日里在城里通勤确实省油。可有一次,他载着一家老小去远郊游玩,谁知半路电量告罄,增程器又力不从心,动力直接“脱档”,险些爬不上坡。这事儿让他对增程式车型心生疑窦。

还有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些电驱皮卡为了博取加速性,把电机功率调得很高。可实际上,持续输出能力却差强人意,宛如短跑健将,爆发力惊人,但跑不了长途。这样的皮卡,在真正需要绵延动力输出的场景下,就会显得左支右绌。

长城老总:比亚迪Shark不适合硬派越野车!-有驾

是以,评判一辆皮卡的优劣,不能唯峰值数据马首是瞻,更要看整车的动力系统是否珠联璧合,持续输出能力是否稳如磐石。正如长城标榜的,要看“随时可战”的严苛考验。

那么,此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反思呢?依我看,它警醒我们,在遴选电驱汽车时,切忌人云亦云,而要量体裁衣。倘若你只是在都市里通勤,偶尔去郊外小憩,那么纯电或增程式车型或许足矣。但倘若你经常需要运载重物、驰骋于崎岖山路,那么可能还是传统的燃油车或油电混合车型更为稳妥。

长城老总:比亚迪Shark不适合硬派越野车!-有驾

诚然,技术在日新月异。或许假以时日,电驱皮卡就能攻克续航、动力输出等瓶颈,真正成为“六边形战士”。但至少当下,消费者在抉择时,还是要多一份审慎,少一份盲从。盖因,购车并非儿戏,要兼顾实用性,更要重视安全性。

我们期许,汽车厂商在推介产品时,能够更客观、更透明,不要言过其实,更不要误导消费者。归根结底,消费者才是汽车市场的终极裁判。唯有敬畏消费者,方能赢得市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