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

今年,中国新能源市场迎来关键的分水岭和“淘汰赛”:主流自主品牌强势突围,新势力日益分化,而曾经雄踞市场的合资品牌,依然在艰难转型中。

但沉寂之下,一股力量正在蓄势。继宝马和奔驰在慕尼黑车展上推出新世代iX3和全新GLC纯电后,9月15日,别克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的首款量产轿车——至境L7在上海正式亮相。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这不是又一款“赶晚集”的电动产品,而是合资阵营中首个真正以中国为主导、百分百中国本土研发的智能电动轿车。它瞄准20-30万级主流豪华市场,直面小米SU7、小鹏P7等一众新势力悍将,业内将其称为“合资新能源反攻的旗帜车型”。

回溯“至境”的诞生之路,其战略意图清晰而坚定。从上海车展的品牌官宣,到成都车展三款先导概念车的惊艳亮相,再到此次首款量产车的亮相,别克一步一个脚印,向市场展示其转型的决心与实力。

如今,随着至境L7的到来,标志着别克至境正式坐上新能源市场斗争的“牌桌”,而其打出的“中国定义、中国研发、全球标准”这张牌,也让新能源市场的牌局再次悄然生变。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产品方面,至境L7携三大行业首发“黑科技”而来:解决行业痛点的“真龙”增程技术,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的“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以及全球首发高通最新一代SA8775P座舱芯片。

用最前沿的技术配置正面回应市场的期待,别克旨在与新时代用户共同迈向豪华智电出行体验的“新境界”。

1、“真龙”出鞘:增程发明者,如何再次定义增程?

在新能源的浪潮席卷中国车市后,短短几年时间,牌桌上的玩家早已换了又换。新势力们以颠覆者的姿态高歌猛进,将智能化、用户体验奉为圭臬,一度让传统合资品牌显得步履蹒跚。然而,在市场的喧嚣中,这股沉默但强大的力量也正蓄势待发。

过去一年,当外界的目光聚焦于新势力的周报销量与流量纷争时,别克——这个在中国市场深耕28年、拥有超过1400万用户的“老朋友”,却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

2024年8月,“卢薛组合”接管上汽通用后,通过对GL8家族、全新君越、昂科威Plus等核心车型的焕新升级以及“一口价”政策,快速完成了对燃油车“大后方”的梳理与稳固。

最新数据显示,8月别克品牌销量为35457辆,环比增长2.0%。其中,别克GL8家族单月销量破万,稳居MPV市场首位;别克昂科威Plus、别克君越相比上年同期均有明显增长。

当然,相较于销量的企稳回升,对于别克品牌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重整旗鼓,为品牌的全面转型积蓄的宝贵资源与底气,以及在新能源战场发起总攻积蓄力量。

9月15日,这股力量终于迎来了爆发的时刻。别克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的首款量产轿车——至境L7迎来了全国首秀。这不仅是一款新车的亮相,更像是一份宣言,一份百年别克在新能源时代关于智能豪华轿车的“答卷”。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是一台肩负别克品牌形象转型的力作,它完全是“中国定义,中国研发”,将产品定义、设计研发的主导权完全交予中国团队。这意味着,未来的别克将以上汽通用强大的本土研发体系(如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为核心,深度链接国内顶尖的新能源供应链,实现与新势力同频的研发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这种“全球工业经验”与“中国创新智慧”的深度融合,也是别克打造新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因此,别克也将至境品牌定义为“能造出新时代智能、科技、豪华领先新能源车的品牌”,引领合资车企“中国定义,中国研发”新模式。

而从至境L7技术和产品升级层面,也能佐证以上论点。

如果说本土化研发是“软实力”的变革,那么100%由中国团队自主定义和研发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就是别克硬核技术的体现。作为合资车企中第一个真正立足中国、面向电动化与智能化时代开发的全域融合型整车架构,它代表了本土自研能力的新高度。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在当下的中国新能源市场,超级增程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赛道,它以“可油可电”的灵活性精准击中了广大消费者的核心痛点,无数自主品牌蜂拥而至,也将这片蓝海迅速染成了一片竞争惨烈的红海。

在这场几乎由中国品牌主导的盛宴中,别克至境L7的入局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主流合资品牌推出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增程车型,更承载着“增程发明者”再次定义行业标准的野心与实力。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面对早已“卷”到极致的市场,别克的技术优势何在?这应该是大多数消费者心中的问题。

而答案,就藏在其全栈自研的“真龙”增程系统之中。这套系统的核心逻辑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以一种近乎偏执的工程师思维,系统性解决当前市面上增程车型的四大核心痛痛点——亏电性能衰减、纯电续航短、电池寿命焦虑以及发动机介入的NVH问题。

首先,它直击用户感知最强的“亏电性能焦虑”。当前市面上增程车型的体验饱受诟病,“满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亏电状态下零百加速拉长2-3秒、高速超车性能“断崖式下跌”等反馈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驾驶激情,更关乎行车安全。

而“真龙”增程系统做到了零百公里加速和高速超车满亏电差异小于0.1s,日常驾驶过程中完全“感知不到”。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这种自信源自于强大的硬件冗余与协同:最大功率高达252kW的增程最强单电驱提供了充沛的动力基础;而基于奥特能2.0平台打造的增混专用高性能电池,即便在亏电状态下也能持续提供260kW的强劲输出,完全覆盖驱动电机的功率需求;再加上一颗油电转化效率高达3.6kWh/L的高效1.5T混动专用发动机,确保在任何工况下,动力系统都能拥有从容不迫的能量供给。

在解决了性能一致性的问题后,“真龙”增程系统将目光投向了能耗与续航的极致平衡。它拥有同级最长的302公里纯电续航,这一数据并非简单的炫技,而是对用户日常通勤场景的深刻洞察,足以支撑绝大多数用户实现“一周一充”。

如果有长途远行焦虑的用户,近60L的超大油箱带来了超过1400公里的综合续航,则更大程度消解了里程焦虑。凭借整车高效能耗管理,至境L7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0.5L,真正实现油电优势的融合最大化。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更深层次的焦虑则在于用户看不见的电池寿命与安全。增程电池高频次的充放循环,使其寿命衰减与长期安全性成为用户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对此,别克给出的答案是源自奥特能平台的严苛标准与深厚积淀。至境L7的增混电池可实现纯电续航64万公里的低衰减,真正追求“车电同寿”。

最后,发动机介入时的抖动与噪音,是破坏增程车型高级感的最大元凶。“真龙”增程系统则通过Silentium静驱技术与专属声学附件,从源头到传播路径对NVH进行全方位抑制,实现了发动机介入噪声小于0.5dB、方向盘抖动加速度小于0.04g(低于人体感知阈值)的“无感介入”,守护了别克品牌深入人心的“图书馆级”静谧基因。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这些技术亮点并非单项突破,而是建立在极其严苛的研发标准之上——至境L7在安全、耐久与品质验证上都超过国标数倍,历经650万公里耐久测试、370+种路况、120+种工况覆盖,两年极寒极热环境双循环验证。奥特能平台两年零自燃的安全纪录,也为“真龙”增程的电池安全性提供了底气。

某种程度上,“真龙”的出现,既是别克在新能源领域一次体系化技术释放,也是合资品牌在增程市场上的一次提前卡位。明年,南北大众等合资巨头的增程车型也将陆续投放市场,届时合资阵营在这一细分领域的竞争将全面打响。

而别克选择此时率先“亮剑”,不仅是为了抢占用户心智,更是要用真实可感的性能与体验优势,把“真龙增程”的定义提前锁定在一个足够高的水平。对于行业来说,别克不仅定义了行业最强的增程系统,更是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极高的技术与体验标杆。

2、“智取”未来:百年车企拥抱“最强大脑”

如果说“真龙”增程是至境L7的强劲心脏,那么其智能化系统则是它洞察未来的“超级大脑”。这一次,别克不仅补齐了短板,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反超。

智驾层面,“逍遥智行”联手Momenta,不止模仿人,更要超越人。 别克深知,智能驾驶不能闭门造车。它选择与全球领先的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深度合作,将泛亚“最强的驾驶肌肉”与Momenta“最强的驾驶大脑”相结合。

为此,至境L7将率先搭载“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以及全球首发搭载基于端到端“强化学习”的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这与传统的“模仿学习”有本质区别,它能在模拟环境中自我学习优化,从30亿公里实战里程提炼的7000万黄金数据中汲取经验,从而更从容地应对“鬼探头”、近距离加塞等极端路况。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最终呈现给用户的,是“无断点”的城市NOA、丝滑流畅的ETC自主通行,以及业内首批“不停车一键泊入”功能。这些不再是期货,而是实实在在的、超越老司机的辅助驾驶体验。

智舱层面,当市场还在以高通8295芯片为荣时,至境L7已经率先搭载了算力为其两倍的最新一代SA8775P芯片,NPU算力高达72 TOPS,车规级芯片的安全性能,使其在-40°C极寒到125°C高温等极限工况下表现更加稳定,还可支持智舱功能的快速迭代,实现车机体验的“智能成长”。

这颗专为智舱服务的强大内“芯”,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流畅与高清的交互体验。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50吋全景AR-HUD,将15组以上的驾驶信息与真实道路场景完美融合;15.6吋智能中控屏支持4K视频播放和自由分屏;10.25吋全液晶仪表盘拥有同级领先的SR渲染特效,杜绝盲区危险。

此外,至境L7还有荣获德国“红点”奖的车机交互界面,AI大模型加持的语音交互、手机场景式备车、低能耗哨兵模式等功能,让科技变得有温度、懂人心。

从智驾到智舱,至境L7展现了合资品牌在智能化领域的后发优势:不盲目追新,但一出手就是与顶级伙伴合作的、成熟可靠且体验领先的顶尖技术。

除了智能化,豪华品牌的质感也是至境L7的杀手锏。

与小米SU7、小鹏P7的运动路线不同,至境L7走的是“技术底蕴+豪华质感”的路线。如果说新势力的优势在于创新,那么别克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恰恰是“比新势力更懂造车,比传统豪华更懂智能”。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这份“懂”,源自百年造车的深厚积淀,是一种无法简单用配置堆砌的“隐形豪华”。

它更懂用户对“品质”的信赖。上汽通用28年来积累的750万公里中国用户样本数据,形成了国内首个基于中国道路的用户体验数据分析库。新车历经近650万公里的耐久测试,远超国标的碰撞安全标准,以及驱动系统70万公里、底盘15年24万公里的超长寿命开发标准——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别克对用户“历经千锤百炼的安心”的承诺。

它更懂用户对“豪华”的感知。别克深知,真正的豪华,是全感官的愉悦体验。于是,至境L7拥有C级中大型轿车的阔绰尺寸,5032mm的车长和3000mm的轴距带来行政级的宽适空间。其“水生美学”设计语言,从银河星空展翼大灯到势能流动的侧身型面,无不彰显着优雅与力量。

座舱内,同级首款四座全功能悬浮层座椅,采用轻柔NAPPA真皮,后座更是借鉴了劳斯莱斯同款悬浮层设计,内含12层支撑,将舒适性提升至全新高度。副驾的双120°零重力座椅,更是让休憩成为一种享受。

至境L7亮剑:别克新能源上桌-有驾

再加上27扬声器音响、大师定制三重香氛、同级最厚的双层静音玻璃,至境L7将豪华的定义从视觉延伸至听觉、嗅觉、触觉,营造出一个移动的舒享空间。

这份对品质的坚守和对豪华的深刻理解,是新势力品牌在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护城河。

结语

别克至境L7的到来,远不止是推出一款有竞争力的新品。它更像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宣告着以别克为代表的主流合资品牌,已完成了深刻的自我进化,正式吹响了在新能源主战场反攻的号角。

它以“中国定义、中国研发”的全新模式,解决了合资品牌“水土不服”的根本问题;以“真龙”增程和“逍遥智行”,在核心技术上站稳了行业第一梯队;以百年底蕴和对豪华的独到见解,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智能电动车的深层渴望。

从这个意义上说,至境L7不仅是别克递给这个时代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更是一封掷地有声的“战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