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 分的 “糊涂”:高龄违法交通背后的装睡与侥幸,更需铁腕整治

河南漯河交警拦截的那辆小型汽车,载着的不仅是 76 岁的孙某某,更是一串令人咋舌的违法记录:自 2024 年 6 月至今,279 条违法未处理,其中 265 条是闯红灯,累计记分高达 819 分,车辆既逾期未检验,也未按规定投保强制保险。更荒唐的是,这位在马路上 “横冲直撞” 一年多的老者,压根没有机动车驾驶证,直到被民警拦下,才抛出一句 “不知道要考驾照,以为跟骑自行车一样”。

819 分的 “糊涂”:高龄违法交通背后的装睡与侥幸,更需铁腕整治-有驾

这番说辞,与其说是认知匮乏,不如说是赤裸裸的谎言。稍有常识的人都清楚,机动车与自行车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是重达数吨的高速交通工具,后者是靠人力驱动的代步工具,两者的安全风险与管理规范岂能混为一谈?更何况,孙某某能顺利买到汽车、完成车辆注册上牌,这一系列流程本身就藏着戳破谎言的铁证。根据车辆上牌的法定程序,车主必须先缴纳购置税、投保交强险,再携带车辆合格证、身份证等资料到车管所验车选号。他既然能走完这些手续,怎会对 “开车需要驾照” 这种最基础的法律规定一无所知?他的家人朋友也会提醒他的,难道他生活在外星球?交强险的投保凭证上明确标注着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与驾驶证同属机动车上路的核心前提,他能记得投保上牌,却 “忘了” 考证,这种选择性失忆未免太过刻意。

819 分的 “糊涂”:高龄违法交通背后的装睡与侥幸,更需铁腕整治-有驾

说到底,这不过是典型的倚老卖老、装傻充愣。孙某某未必不清楚自己的行为违法,只是笃定 “年纪大了没人敢管”,才敢肆无忌惮地闯红灯 265 次。他或许算准了执法者可能因高龄对其从轻处理,算准了 “不懂法” 的托词能博取一丝同情,却没算到交通监控的 “火眼金睛” 从不会因年龄网开一面,更没算到自己的任性会给其他路人埋下致命隐患。要知道,无证驾驶本身就可处 2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罚款,并处 15 日以下拘留,再叠加 279 条违法记录,其行为的严重性早已超出 “疏忽大意” 的范畴。若真如他所言 “不知道被监控抓拍”,那 265 次闯红灯的高频次,反倒证明他是明知故犯 —— 毕竟一次两次的疏忽尚可理解,一年多里近乎每日都闯红灯,这分明是把马路当自家后院,把交通规则当无物。

819 分的 “糊涂”:高龄违法交通背后的装睡与侥幸,更需铁腕整治-有驾

面对此类性质恶劣的交通违法,绝不能止于简单的普法教育与常规处罚,必须拿出 “零容忍” 的态度严厉打击,以儆效尤。从执法层面来说,对于无证驾驶、多次违法未处理且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应当严格依照法律上限处罚,即便涉事者年龄较大,也不能随意降低处罚标准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高龄绝不是违法的 “护身符”。此次孙某某被暂扣车辆、面临罚款,只是治理的第一步,后续还需紧盯其违法记录处理情况,若其拒不履行,应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让 “装糊涂” 者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堵塞监管漏洞,避免类似事件反复上演。一方面,交管部门可建立 “高危违法车辆” 动态追踪机制,对存在数十条以上违法未处理、逾期未检验的车辆,提前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多次提醒车主,若车主仍置之不理,立即启动路面精准拦截程序,而非等到违法记录累积到数百条才出手;另一方面,可联合车管所、汽车销售机构强化前置普法,在消费者购车、上牌时,通过签订承诺书、观看警示视频等方式,明确告知驾驶机动车需持驾照、投保交强险等法定要求,尤其针对老年购车群体,可提供一对一的法律讲解服务,从源头杜绝 “不知道要考证” 的借口。

819 分的 “糊涂”:高龄违法交通背后的装睡与侥幸,更需铁腕整治-有驾

同时,社区与交管部门还应加强对老年群体的交通安全宣传,通过社区讲座、上门普法、发放图文手册等形式,用孙某某这样的典型案例现身说法,让老年群体明白:无证驾驶不仅会面临法律制裁,更可能在事故中危及自身与他人生命。对于部分抱有 “倚老卖老” 心态的老人,要明确传递 “规则面前无特殊” 的信号,打破其 “年纪大就没人管” 的侥幸心理。

76 岁的年纪本应是沉稳谨慎的象征,却被孙某某用成了违法的 “挡箭牌”。他的案例撕开了一个残酷真相:有些老人的 “糊涂” 不是真糊涂,而是仗着年龄优势的刻意逃避。而严厉打击此类违法,既是对法律尊严的维护,更是对公众生命安全的守护。唯有以铁腕手段斩断 “侥幸链条”,才能让每一位交通参与者敬畏规则,让马路真正成为安全通行的通道,而非少数人肆意违法的 “无人区”。

819 分的 “糊涂”:高龄违法交通背后的装睡与侥幸,更需铁腕整治-有驾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