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以为,汽车和老婆、手机一样,都是换得起的不叫刚需,只有看得上的才叫命根子。结果几年不见,汽车市场变得比电视剧还精彩。朋友圈晒豪车的朋友这一年换车频率都比换季还勤快,昨天问界,今天理想,明天蔚来,后天又说自己买不起。我怀疑现在但凡有个新logo,大伙儿都能像晒娃那样晒半个月,比风油精还上头。
说起来,现在开BBA,就跟二十年前的大妈拿着小灵通逛菜市场一样,别人看你有文化,实际上你只是跟不上潮流。BBA的滤镜碎了,以前多少人的面子贴在奔驰车标上,以后,怕是只能用空气清新剂贴补一下自尊了。再过两年,估计奔驰4S店可以改行卖煎饼果子,店外横幅写着“豪车打折,豪气不减”,也不知道问界的销售会不会主动上门推销:大爷,换个新智能车试试呗,不费油省心还自带AI段子手功能,比您家小孙子的段子还全。
说真的,这一切多亏了美国佬,硬核拉一把,才把国产汽车推进了决赛圈。你说美国制裁华为是为了遏制中国科技?我一点都不信。与其说美国怕华为手机,倒不如说美国在帮中国车企换赛道,气得BBA老板现在去Q群吐槽:“老美你放过点行不行?咱们是合作多年的难兄难弟啊!”至于比亚迪,本来对新能源笑得合不拢嘴,结果现在正冥想人生,“卖得多不如卖得贵,老子到底该不该降个价?”
要不是美帝封杀华为,华为现在还稳坐手机钓鱼台,拍照一条龙服务。可惜,这年头,条条大路通罗马,唯独华为这一条,硬生生被美国人在中途挖了个核弹坑,让它一头栽进了电动汽车的怀抱。华为哭也得造车,笑也得造车,同行一看,愣了,“你是来搅局的还是来救场的?”看着华为表情包刷屏,我唯一确定的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别说汽车还是“钢铁披甲”的江湖。
回想2014年特斯拉进中国时,谁能想到十年后,特斯拉成了中国车圈的充电宝,而不是信仰?马斯克躺赢了半年,然后国产车企就开始疯狂内卷,一个个恨不得把能装上的都装上,电机、电芯,谈恋爱都讲“能充电就行”。彼时新能源圈还是“造车三傻”打卡,“蔚来、小鹏、理想”,一水的洋名,投资人背后喜提电瓶车。再看如今,说句大实话,除了问界、智界、享界、尚界和一堆乱七八糟的“X界”,谁还care当年那几个不要命烧钱的“造车新势力”?感觉现在的汽车“界”比互联网还多,哪天华为要是发个“冥界”,我都不奇怪,说不定专供清明节祭祖用。
再翻回头看美国制裁华为那会儿——手机业务大好局面被砍了,只能咬牙认命。那批囤积的芯片口粮,一下子吃得紧巴巴,资本市场都在等着看热闹:“看你还搞些什么幺蛾子!”华为玩不转手机,不许造芯片,芯片吃得快断货了,眼看裤子都快掉了。怎么办?不如造个带轮子的手机试试。手机不让卖了,搞台智能汽车照样能发布PPT,还能上热搜。
车圈号称内卷,谁能想到内卷到最后,是外行卷死内行。洪水猛兽般杀入的华为不用自己造车,转身做官方“博世plus”,直接签供应商。打不过你就加入你,打不过人家就做幕后大佬。其他车企一看华为,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光剩个梦想。有的估算过,“反正都快死了,不如赌一把华为的东风”。东风小康就是这样一个励志典范,原本在重庆马路牙子上“自挂东南枝”,突然撞见华为这棵胡杨林,两人一拍即合,真是“革命的友谊来自于共同的失败”。
生死一线,东风小康更名赛力斯,大佬装小弟,问界系列爆火。这剧情堪比屌丝逆袭,赛力斯用实际销量和AI语音证明了华为命硬。M9车型排行榜上吊打BBA,一举夺冠,看得奔驰哭晕在厕所。M8一路坐上40万级售价王座,不管你今天开多少BBA,明天也是问界的小弟。长沙最大奔驰4S店老板,实在熬不过了,干脆改旗易帜,门口摆了一排问界Logo,一夜间,“尊贵感”跟车标一块下岗。
更可怕的是,华为并不满足于“问界”,现在四界齐飞。什么智界、享界、尊界、尚界,都是打BBA的“家庭桶”,汉堡配薯条,一口气吃倒奔驰宝马奥迪。全系列冲上销量榜,“90万台交付”,你说以前BBA的大哥大姐多风光,现如今门可罗雀,比失业券还凉。再过一年,BBA门店可能要和理发店抢地盘,装个洗头床顺便清洗天窗。
比起BBA车主“面子没了、车贷还没还完”的焦虑,比亚迪这波简直致命一击。本来年初意气风发,定了个550万台的长远目标,搞得大家都以为“自信满满源自真实力”,结果鸿蒙智行刚露头,比亚迪啪一下下调到460万台,多出来的90万去哪了?估计是车还没生产,人心先乱了。2023年全年卖了427万,今年八个月才286万,这剩下的四个月,不拼拼命都难填坑,产能跟不上,嘴上说着“目标不重要”,夜里却做着“遥遥领先”的梦。
你以为只是市场换了个老大?不,这是一场市井版的“权力的游戏”,国产车不仅证明了自己不再是BBA的廉价替身,反手就带着智驾、智能座舱、全场景互联一锅端。现在国内品牌的车标贴上去,消费者不单不嫌low,反而觉得“新潮高端”,BBA反倒成了“听故事长大的大龄文艺青年”:情怀是有的,要面子没用,没人买单。
有人说,这波鸿蒙智行是不是教科书级的逆袭?我倒觉得,倒霉催的美国佬真是汽车圈的东风,自己想着打压别人,结果光给别人送了个冠军奖杯。BBA和比亚迪一个冤种一个落地,赛力斯、问界们“雨露均沾”,谁都没见识过原来国产汽车可以这么不走寻常路。如果有谁还说“中国制造没创新”,请你看看问界销量榜,瞧瞧曾经高不可攀的BBA痛苦表情包,别的行业没学会逆袭,车企早就把“被封杀就是动力”这门课学了个通透。
有时候想想,也不完全是美国人“作”,其实最大推手还是消费者的毒嘴和钱袋子。智能化成刚需,AI唠嗑都赶超客服中介,开车不带个大屏,都不好意思下地库。BBA、比亚迪们还在研究怎么把发动机再叠一层滤芯,人家华为已经研究怎么和你聊天哄你开心了。有时也觉得自己怪可怜,中国技术和本地司机都卷成这样了,买台问界仿佛成了治愈焦虑症的新方法——其实只是在原有的焦虑里多加点智能自嘲而已。
至于问界和鸿蒙智行的“革命”,我是底层吃瓜群众,唯一的贡献就是找一辆更适合用来堵车的车,起步够快,打游戏不卡,堵着堵着还能来两句AI安慰:“堵归堵,别着急,超过前方那辆BBA咱又是赢家”。不得不说,这才是新时代的精神胜利法和心理按摩器。
说到底,风头正劲的华为车,从美国制裁到全民围观,从赛力斯逆袭到BBA跪地认“哥”,这出大戏要么再拍二十季,要么下回就该轮到特斯拉和比亚迪上头条。谣言和销量齐飞,“科技与狠活”一锅端,买得起最新的问界车,也未必买得起下一轮寂寥的笑点。谁能想到,某一天你最大的身份认同,居然会是一台自带AI陪聊的国产车?现实比段子荒诞,行业更替像脱发,不知不觉车市成了最离谱的“爽剧”,只不过主角如今是我们自己——笑着上车,哭着交首付。谁让我们赶上了“国产顶流”逆袭的时代呢,明天是不是又会逆流而上?或者,我只能在智能语音助手的温柔乡里反复追问:主驾驶,请告诉我,生活到底要往哪开?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