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二手车市场上,有一条信息引起了不少家庭用户的关注:一台2021年上牌的本田奥德赛混动版,跑了还不到三万公里,现在的报价只要17万元。
很多人看到这个价格的第一反应是,这是真的吗?
要知道,这款车当年的新车含税价可是超过了32万元,三年时间就便宜了超过15万,这听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
对于那些家里人口多,正琢磨着换一台七座车,但又被新车价格劝退的家庭来说,这台车无疑像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好机会。
但是,面对这种远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我们心里也得打个问号,这究竟是一个难得的捡漏机会,还是一个需要我们擦亮眼睛仔细辨别的潜在风险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这17万的奥德赛,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普通家庭去考虑。
首先,我们得把这台车的基本情况弄清楚。
这是一台2021款的本田奥德赛,具体型号是2.0L 锐·尊享版。
这个型号信息很重要,它告诉我们三件事。
第一,它是2021款,在设计和技术上不算过时。
第二,带个“锐”字,说明它是油电混动版本,这也是奥德赛后期最受欢迎的动力系统,主打的就是一个省油和平顺。
第三,“尊享版”是当时车系里的次顶配,意味着它的配置相当高,并不是那种丐版的入门车型。
车辆的硬件条件摆在这里,是一台高配的混动MPV。
再看它的使用情况,2021年8月在南京首次上牌,至今行驶了2.9万公里。
平均下来一年还开不到一万公里,这个里程数对于一台家用车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少了,车辆的机械磨损程度应该很低,还处在一个比较巅峰的状态。
而且,信息显示它没有过户记录,说明很可能是一手车主直接卖出来的,车辆的使用历史相对单纯,这一点也能让人稍微放点心。
那么,为什么这台车会这么便宜呢?
新车32万多,现在17万,折价率相当高。
这其实也反映了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的一个大趋势。
一方面,新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大厂商都在降价促销,新车价格的下探,必然会带动二手车价格的整体走低。
另一方面,国产新能源MPV的崛起,像雨后春笋一样,它们在智能化、舒适性配置和价格上都非常有竞争力,给传统的合资品牌MPV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所以,像奥德赛这种曾经的“保值神器”,如今的价格也开始松动了。
这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其实是个好消息,意味着我们能用更少的钱,买到过去觉得高不可攀的车型。
抛开价格因素,我们来看看这台车本身的核心价值,它为什么会被称为“奶爸神车”。
MPV的核心就在于空间和舒适性,而本田奥德赛在这方面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它的轴距是2900毫米,虽然这个数据在同级别里不是最出彩的,但本田历来以“空间魔术师”著称,它非常擅长在有限的尺寸里挖掘出最大的使用空间。
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
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航空座椅,带腿托,可以前后左右大幅度调节,舒适性非常好,无论是长途旅行中让老人休息,还是安放儿童安全座椅,都非常方便从容。
这比很多七座SUV那个拥挤的第二排要强太多了。
而它的精髓在于第三排座椅,可以完整地翻转并收纳到后备箱的地台下面,形成一个巨大而且完全平整的储物空间。
这个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比如周末全家出游,儿童自行车、露营装备、大号行李箱都可以轻松放进去;偶尔需要搬个家电或者大件物品,它也能立刻化身为一台小型货车。
这种空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是很多同级别车型,尤其是SUV,所无法比拟的。
再来说说它的使用成本,这也是家庭用户非常关心的一点。
这台奥德赛搭载的是本田的i-MMD油电混动系统。
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市区里中低速行驶时,主要靠电机驱动,车辆开起来非常安静、平顺,就像一台电动车。
只有在急加速或者跑高速时,发动机才会介入工作,或者给电池充电。
这样的工作模式,使得它的燃油经济性表现非常出色,官方公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只有5.8升。
对于一台自重不轻的中型MPV来说,这个油耗水平和一台小型的家用轿车差不多。
这意味着,在日常使用中,它能实实在在地为你省下不少油钱。
按照估算,它一年的用车成本在一万一千元左右,在同级别车型里属于比较经济的水平。
省下来的钱,无论是给孩子报个兴趣班,还是全家改善一下生活,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然,说了这么多优点,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它的不足之处。
首先就是本田车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隔音表现一般。
奥德赛也不例外,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从底盘传来的胎噪声和车身周围的风噪声会比较明显,车内的静谧性不如以舒适著称的别克GL8等车型。
如果你对车内环境的安静程度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在决定购买之前,一定要亲自去高速上试驾体验一下,看自己能否接受这个水平。
其次,就是保值率的问题。
虽然过去奥德赛的保值率一直很高,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个优势正在减弱。
你现在以17万的价格买入,未来再出手时,可能还是要面临一定的折价。
所以,购买这台车,更多的是要把它看作一个满足家庭需求的消费品,而不是一个能保值增值的资产。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台车源信息里提到的一句话:“没有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这句话需要我们特别警惕。
在二手车交易中,一份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就像是车辆的“体检报告”,能够告诉我们车辆是否存在结构性损伤、泡水、火烧等重大问题。
而现在这台车,以一个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出售,同时又缺少这份关键的“体检报告”,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个低价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不愿意让人知道的问题。
比如,它是否出过比较严重的事故,导致车身框架受损?
是否是泡水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后续高昂的维修成本?
这些问题,单凭商家的一句“内饰良好,无明显瑕疵”是完全无法保证的。
因此,如果真的对这台车动心了,最稳妥也是最必要的做法,就是自己花几百块钱,请一个专业、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
从车身漆面到车架结构,从发动机舱到内饰细节,再到底盘悬挂,都仔仔细细查一遍。
只有在拿到一份详尽的检测报告,确认车况没有重大问题之后,这个17万的价格才真正具有吸引力。
否则,为了省几百块的检测费,而买到一台有严重问题的车,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