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咱们身边开新能源车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绿色牌照都快成了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车子是换了,可大家心里头的一些老疙瘩,好像一直就没解开。
尤其是住在咱们国家北方和南方的朋友,感触肯定特别深。
一到冬天,尤其是在东北、内蒙古这些地方,气温动不动就降到零下二三十度,那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就跟股票大盘似的,哗哗地往下掉,车主们的心也跟着拔凉拔凉的。
本来充满电能跑五百公里的,一出门发现只能跑个两三百,出个远门都得提前规划好充电桩,生怕在半路上“趴窝”挨冻。
而南方的朋友呢,夏天也一样不好过。
像重庆、武汉、吐鲁番这些地方,夏天跟个大火炉似的,车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拉开车门那股热浪能把人顶个跟头。
这时候最想的就是把空调开到最大,可一看那蹭蹭往下掉的续航,又得心疼地调小风量,真是开也不是,不开也不是,左右为难。
可以说,极寒和酷暑,就像两座大山,实实在在地压在了新能源车主的心头,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就在大伙儿还在为这事儿犯愁的时候,有个老牌豪华品牌沃尔沃,带着他们家一款叫全新XC70的混动车,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他们没在发布会上讲太多花里胡哨的故事,而是直接把车开到了中国两个气候最极端的地方去“受罪”——一个是中国最冷的地方之一,内蒙古牙克石;另一个是中国最热的地方,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
他们这是想干嘛?
其实目的很直接,就是想告诉大家,你们担心的那些冬天夏天用车的难题,我们这台车能不能解决,咱们直接拉到最恶劣的环境里试一试,用事实说话。
这一下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毕竟敢这么公开“自讨苦吃”的厂家,要么是真有底气,要么就是对自己太自信了。
那么,这台车在冰天雪地和烈日炎炎下的表现,到底怎么样呢?
咱们先说说在牙克石的测试。
那地方的冬天,零下三十七度都算是正常操作,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冰冷刺骨的味道。
在这样的环境下,别说是车了,就是人待在户外都受不了。
测试团队就把这台XC70在露天停车场放了一整夜,让它彻彻底底地“冻透”。
第二天早上,很多人都以为这车就算不完全启动不了,也得反应迟钝半天。
结果是,测试人员坐进车里,一按启动键,车子很顺畅地就启动了,仪表盘、中控屏都正常亮起,就跟在普通天气里一样。
这一点就相当不简单了,因为它直接证明了这台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非常厉害。
它就像是给电池穿上了一件智能温控的“羽绒服”,在极度寒冷的时候,能主动给电池加热,让它保持在一个比较适宜工作的温度,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电池活性降低而导致的续航大减或者无法启动的问题。
光能启动还不够,还得看开起来怎么样。
在满是冰雪的湿滑路面上,驾驶安全是第一位的。
测试中,这台XC70在冰面上加速、刹车、转弯,都表现得很稳定。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甚至关闭了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在雪地里玩起了漂移,车身的姿态依然控制得很好,没有出现那种让人害怕的失控感。
这就不光是电池和电机的事了,而是体现了沃尔沃这个品牌在底盘调校上的深厚功力。
它通过前后电机的精准动力分配,实现了比传统机械四驱更快的响应速度,能在一瞬间就判断出哪个轮子需要多大的力,哪个轮子需要减力,牢牢地抓住地面。
这种在极端路况下的从容和稳定,对于生活在北方多雪地区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看完了冰天雪地,咱们再把视线转到酷热的吐鲁番火焰山。
那里的夏天,地表温度能达到将近五十摄氏度,空气都是燥热的。
高温对新能源车同样是巨大的考验,一方面是电池怕热,温度太高容易影响寿命甚至引发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空调的制冷效果和能耗。
沃尔沃XC70在这里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比如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就是手机远程控制。
在你准备出门前,可以提前在手机APP上把车里的空调打开。
等你拉开车门的时候,车里已经是一个凉爽舒适的温度了,完全不用再忍受那种“蒸桑拿”的痛苦。
据说,只需要十分钟左右,就能把暴晒后的车内温度快速降下来,这说明它的空调系统效率很高,而且电池也能很好地支持空调大功率运行。
同时,在这样高温和风沙大的环境下,车子的各个部件,比如密封条、内饰板材等,也都经受住了考验,展现了豪华品牌应有的做工和耐用性。
那么,这台沃尔沃全新XC70之所以能在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中表现得如此出色,它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技术呢?
根据官方的说法,核心在于一套叫做SMA的超级混动架构。
咱们可以把它理解成这台车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
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非常智能地管理全车的动力。
这台车有一个发动机,还有前后两个电动机,加起来就像有四个“引擎”一样,可以实现四轮驱动。
这个“大脑”会根据你开车的具体情况,自动在这几个动力源之间切换组合,据说有多达七种工作模式。
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你在城市里上下班高峰期,走走停停,堵得不行,这时候“大脑”就会让车子主要用电来驱动,既安静又省油,发动机基本不工作。
当你上了高速,需要长时间稳定行驶,“大脑”就可能会让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因为这是发动机效率最高的区间。
而当你需要急加速超车的时候,“大脑”会立刻下令,让发动机和前后两个电机把所有的力气都使出来,给你提供最强的动力。
整个切换过程,开车的你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一切都进行得非常平顺自然。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个聪明的“大脑”和强大的“四肢”,这台车才能在任何工况下,都让动力系统工作在最高效、最可靠的状态,从而从容地应对了极寒和酷暑的挑战。
其实,沃尔沃这次兴师动众地把车拉到中国最南辕北辙的两个地方进行测试,背后也反映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现在的国际汽车大品牌,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了。
咱们国家幅员辽阔,从黑龙江到海南岛,气候环境差异巨大,人们的用车需求也千差万别。
过去那种拿一款车卖遍全球的策略,在中国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
只有真正深入了解中国用户的痛点,针对中国的实际路况和气候去开发和验证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
沃尔沃的这次测试,可以说就是这种思路的直接体现,它不再是停留在宣传口号上,而是用最真实、最严苛的中国环境,来证明自己的产品力。
这也说明,中国的消费者正在用自己的需求,推动着全球汽车工业为我们做出改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