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费、过路费、磨损费,友情也能算得这么明明白白?
真行。
那天下午,小雅一句“今年车辆磨损要不要摊开算”丢出来,办公室空气卡壳,比系统死机还让人尴尬。
键盘声都成了背景音,谁还敢敲得响点,怕自己多敲几下就成了那个“不讲武德”的人。
但要不是她开口,五年里我们仨还真把这事当空气。
轮胎换了多少,刹车片磨成啥样,我只在她朋友圈看到,配图还带滤镜。
其实每次自驾回来,人家车里那股混合着零食、脚臭和空调的味儿,都是小雅自己慢慢折腾干净的。
她车后座那靠垫,还是我去年手缝的,四个人的名字首字母绣得歪歪扭扭——那会儿我还觉得自己挺贤惠,谁想到,这温情牌现在成了谈判桌上的筹码。
每年自驾,出发前小雅都得提前半天收拾。
晕车药、暖宝宝、苏打饼干,备得比我妈还全。
她嘴上嫌弃咱们矫情,行动上却是全方位呵护。
可五年一过,车子不新了,友情也有点旧了。
你说AA制,真能一劳永逸?
真以为成年人的感情不怕算账?
那天,她老公在家里顺嘴一说,“你那车每年出去一趟,能顶我通勤三年。”
小雅脸上的笑,挂了还掉线。
老周是我们账本守门员,去年去山区,1200公里,轮胎直接下线俩。
车子账目全在他记事本里,友情账单谁记得准?
本来以为大家都是成年人,谁也别装“圣母”,结果关键时刻,还是得有人把话挑明。
AA制好是好,但真摊开,难免有点“拆台”的味儿。
小林就不装了,直接说:“租车呗,轮流开,保险全包。”
他的那副“我就不怕你们说我懒”的表情,还挺有说服力。
毕竟租车,刮了蹭了都能赖保险,坐着也放心。
很多人说,这种小风波不过是大伙面子薄。
其实不是,真要计较几百块,谁还混得下去?
关键是,这种话说出来,等于把友情放在了手术台上解剖,谁都怕疼。
你看C罗那次和队友聚餐,分账细节一出,网友就像捡到瓜一样乐此不疲。
可自己身边,谁没遇到过“多掏一份”的尴尬?
你说你不在乎,真到要掏钱的时候,心里能不咯噔一下?
租车那天,小雅下意识先检查轮胎,老周开始数里程,小林查导航,我在一旁打哈哈。
阳光透过玻璃落在头顶,大家凑一块的样子,跟五年前第一次出发没两样。
小林第一次开长途,导航都能走成迷宫,转错了三次。
小雅在对讲机那边喊得嗓子冒烟。
还记得前年暴雨天,她卷着裤腿推车,脚上的新鞋成了泥雕。
那会儿她感冒,还自嘲“免费蒸桑拿”。
这些事搁在账本里怎么算?
打包进磨损费,还是友情加分项?
其实成年人的感情,比体育圈的分账还棘手。
NBA球星分奖金能闹到媒体头条,咱们这点“磨损费”搁饮水机边就能炸开锅。
你看詹姆斯和欧文,奖金分配都能吵崩队友,咱这点钱就该装没看见?
五年8000公里,去过山,去过海,轮胎和友情都磨薄了皮。
AA制只是一层保护膜,真有事还得靠心疼。
说白了,AA制就是成年人最后的自尊,谁都不想欠着谁。
可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不做那个多掏腰包的“背锅侠”?
有的人习惯了主动,习惯了照顾,习惯了什么都不说。
可轮到自己委屈了,开口就像拆盲盒,谁知道里面是糖还是刀子?
山顶日落,老周抢着结账,说是“致敬小雅五年司机”。
小雅还想推,老周一句“你不收明年副驾给你留座”,直接堵住后路。
那场面,说不上煽情,但挺真实。
大家都不是圣人,算得清的账摊开,算不清的账留心里。
最后还不是该玩玩、该吃吃,遇到问题就摊开聊。
说到AA制,网上那些“友情账本”新闻,评论区比案头戏还热闹。
有人觉得算得清才舒服,有人觉得“算钱伤感情”。
其实旁观容易,轮到自己,谁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小时候踢球,球破了大家一起凑钱买新的,没人说半句。
长大了,轮到自己多掏一份,反而怕被说小气。
朋友之间,界限感像防盗门锁芯,一层一层。
你不说,别人真不一定懂。
小雅后视镜里,我们的身影有时并排,有时掉队,但没人真掉链子。
比起那些球星奖金分配的闹剧,咱们这点“磨损费”还真不算啥。
说到这里,真想问问:你们遇到过“友情账本”吗?
AA制你会主动提还是假装糊涂?
留言区别装,咱们掏心掏肺聊聊。
毕竟,谁不是在日常小事里边磨合边成长,一路磕磕碰碰,才把彼此的名字绣进了岁月的靠垫上。
别再说“算钱伤感情”这种老掉牙的梗了,摊开聊反而省心。
真心话都在账本里,哪天靠垫歪了,才知道友情早就开线。
说不定,下次自驾路上,副驾的位置轮到你,账也轮到你算。
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